潘佳婷
腦海中,是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眼前所浮現(xiàn)的,是那個追著風箏而遠去的少年。
卡勒德·胡賽尼筆下的少年阿米爾不僅帶給了我對友誼的全新認識,更有對人性的認知。他用筆拂去阿富汗人民內(nèi)心的陰霾,讓他們感受那背后靈魂的悸動。
這本書,我讀了三遍,然而這三次的閱讀,帶給我的卻是三種不一樣的感受。
起先,我曾為友誼而閱讀,我發(fā)現(xiàn)阿米爾對于他的背叛與救贖有著深深的執(zhí)念。那風箏的線,是割不斷的友誼,是血濃于水的親情。然而,當我再一次翻開這本書時,讀出的是熱愛、是信仰。哈桑是不被阿富汗人所認可的民族中的一員,但即使受盡凌辱,他依舊在阿富汗面對存亡危機之時緊緊地守護著這片他生長的土地。這,便是愛,是他對這土地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同樣的,阿米爾,以及許多逃亡的人,雖然他們遠離了祖國,但是他們在異國他鄉(xiāng)仍然保持著阿富汗的風俗與傳統(tǒng)。這,便是信仰。最終哈桑為守護土地而死,阿米爾則重返故土。我想這便是他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吧。
然而,當我第三次翻開曾經(jīng)的書頁,又回到那熟悉的場景時,我體會到的,與曾經(jīng)已完全不同。我看到那個為阿米爾追逐風箏的少年——哈桑,沒有揭穿阿米爾的謊言,用善良去原諒阿米爾,即使多年以后,他的口中,仍然是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阿米爾被謊言所折磨,一生追逐的是那人性的救贖,是背后靈魂的悸動。
我想,其實人性的本質(zhì),是善良,是寬容。然而,世俗總讓人有所改變,所以世界上才會有形形色色的人存在。
在華麗外表包裝下的社會,不僅有著光鮮亮麗、追名逐利、瞧不起他人的狂妄的人們,也有著與世無爭、默默無聞的平庸的人們,還有著勤勞自強、寬容淳樸的善良的人們。但是現(xiàn)實正在悄悄地磨滅這些人,越來越多的碰瓷事件,讓孩子不再敢攙扶老人;越來越多的街頭假乞討,讓原本善良的人們不耐煩辨認誰是真正的困難者;越來越多的欺騙逐漸蒙蔽了人們的心靈,人性在漸漸地消失。
那么,我們所要追逐的,其實就是那人性最初的善良本質(zhì),讓這風箏的線化為無形,緊緊聯(lián)系著我們的,是那背后的深深的靈魂的悸動。
行動,是用來檢驗真知的,還記得我們曾去探望過生病的蓉蓉姐姐,曾去與患自閉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將歡樂帶給他們,做他們與世界溝通的窗戶。
所以,請世界褪去那華麗的外表,不要追逐那只有表面的名和利,其實,我們更應該追逐的是我們心靈的力量,是人性的力量,是被我們一直放置在背后的靈魂的悸動。
我想,我愿意做哈桑,我愿意用善良和寬容去原諒,去守護。我也愿意是阿米爾,因為在謊言下的他愿意去彌補,愿意去追逐失去的那一部分靈魂。
我呼吁著這個世界,回歸善良的本性,并愿意獻出我的力量,就如書中那句話——
“為你,千千萬萬遍!”
(指導教師:李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