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岐
很多人一說到養(yǎng)生,就容易想到是給自己補補身體。養(yǎng)生并非只是單純的“補”,“泄”也是養(yǎng)生中常見的手段之一。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火大了,吃點泄火的藥,泄泄火,身體也就自然舒服了。
說到人參,很多人無不蹺起大拇指連說三個“補”。然而有些時候,補并不能解決問題,有時候得靠泄的作用。相傳有一年,有一個大夫給皇上看病時發(fā)現(xiàn),根據(jù)病情根本不應(yīng)該開人參這味藥,可是御醫(yī)們連連給皇上開,致使其病情愈加嚴重。后來還是用萊菔子解決了問題。萊菔子是什么呢?就是蘿卜子。我們都知道蘿卜有理氣下氣的功效,蘿卜子的功效更強。這位皇上吃人參無異于“雪上加霜”,致使身體補得有點過了。而服用蘿卜子則可以把這些多出來的“營養(yǎng)”給排了出去,保證身體的陰陽平衡,自然也就藥到病除了。
所以,我們不要一想到養(yǎng)生就動不動地來點人參補補,這樣很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像生活中有些老年朋友經(jīng)常買一些人參或者鹿茸來補腎,卻從來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如果陽虛的話還行,說明火小了,給加把火。如果是腎陰虛呢?再補這些火大的營養(yǎng)品無異于火上澆油,使原本已經(jīng)很少的陰液更少了。
中醫(yī)認為人的情志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給身體帶來不小的傷害。有研究表明,痛苦時的眼淚含有毒素,可以殺死小蟲,而高興時的眼淚卻沒有這種現(xiàn)象。因此痛哭流涕,也是排毒的一種有效方式。所以對于那些抑郁或者情緒低落的人來說,不要整天壓抑著自己,要把這些“苦惱”說出來或哭出來,不發(fā)泄出來是很容易得病的。
中醫(yī)認為,怒為肝志,悲為肺志,因金能克木,而肝屬木,肺屬金,所以可用“悲”來治療各種由“怒”引起的疾患。在《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中有“怒傷肝,悲勝怒”的說法,也就是說經(jīng)常生氣往往會傷肝,如果這個時候悲傷了,哭出來了,那么怒氣自然也就沒有了。
在門診中,我常常會遇到一些患有前列腺疾病或者男性性功能障礙等疾病的患者。究其原因,這些疾病很大程度上都是硬“撐”出來的。
作為中年男人,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妻子兒女,加之工作上的壓力和無休止的應(yīng)酬,身體的疲勞和心理的疲勞交相出現(xiàn),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自然導(dǎo)致了諸多疾病。長期壓力過大往往會讓一些男性朋友頭疼、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還有耳鳴、胸悶、心慌等癥狀。最常見的便是前列腺病及性功能障礙。
在這里借著一句歌詞告訴那些正在咬牙撐著的男人們:男人哭吧不是罪。為了自己的健康,用幾滴眼淚把那些壓抑在自己心中的壓力排泄出去,何樂而不為呢?要知道,把壓力卸掉可比吃多少補藥都管用!
(摘自“搜狐讀書” 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