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晚,聶樹斌案代理律師李樹亭和聶樹斌的母親張煥枝抵達濟南。山東省高院孟庭長特意叮囑李樹亭,要讓聶母吃降壓藥,早點兒休息,還關切地問是否需要安排人幫忙安撫其情緒。
6月8日,山東省高院向聶樹斌的母親送達了再審決定書。之后,新華社發(fā)布報道,最高人民法院已于6日決定依法提審原審被告人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一案。
從濟南回石家莊的路上,幾年來,李樹亭第一次見到張煥枝開懷大笑。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陳衛(wèi)東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多年來,聶案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相比其他案件,該案影響力更大,審理起來更難,“聶案的事實更加撲朔迷離,到底是不是冤假錯案(還不能說)。因為還出現了個王書金,已經經過了河北方面的審理,所以最高法親自提審聶案是比較恰當的?!?/p>
“該來的,總會來”,原《南方周末》記者劉長第一時間發(fā)了朋友圈,回憶關注聶案五年來的點滴,并感嘆“幾代媒體的接力,幾代法律人的接力,我們親歷其間者,雖覺得這一天來得太晚,但這一天真到來了,仍然感覺到欣慰”。
豈止媒體與法律人,一樁21年前的舊案能迎來再審,背后的推動者,甚至為此付出代價的體制內外的人士,所在多有。
1995年,未滿21歲的聶樹斌被槍決了。此后十年,他的家人接受了公檢法三方共同認定的事實:1994年夏秋之交,聶樹斌在一片玉米地中奸殺了一名38歲的女子。這位康姓被害女工當時正騎車途經此地。
這一結論在開庭之初,就受到了康家人的質疑——他們的申訴甚至比聶家還早了整整十年。
據《南方周末》報道,1995年3月,聶樹斌案在石家莊中院一審開庭,康家人作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出庭。庭上,康家人提出了五點質疑:1.現場衣物、場外衣物、自行車擺放位置以及現場痕跡等,均與罪犯作案時間、過路行人的干擾不能吻合;2.受害人康某生前曾習防身術,聶樹斌正常狀態(tài)下難以制服康某并予以殺害;3.康某的門牙脫落;4.遺體和衣物不在同一地點,懷疑案發(fā)現場非第一現場;5.懷疑是雇兇作案。
庭審中,康家人質問聶樹斌,“是否受人指使作案?”但法官以“這些事不屬于你問的事”,制止了康家人的發(fā)問,對康家的五點質疑也未予重視。
1995年3月15日,石家莊中院一審判處聶樹斌死刑,賠償受害人家屬喪葬費等計2000元。聶樹斌以量刑過重提出上訴,而受害人康家也以一審法院未能查清案件的諸多疑點、民事賠償過低,上訴至河北省高院。
上世紀90年代,正值全國“嚴打”,且當時的死刑復核權在地方?!皣来颉敝醯倪\動式執(zhí)法下,“命案必破”的口號更成為懸在公安機關頭頂上的利劍,有些地方實行破案率末尾淘汰制,每年破案率低的派出所所長可能會丟掉飯碗。常被拿來與聶案相提并論的呼格吉勒圖案,亦是那個時期的產物。
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關于此案的質疑聲顯得無比微弱。
一個月后,河北省高院不開庭審理此案,維持了一審法院的判決。1995年4月27日,聶樹斌被執(zhí)行槍決。康家主張的6萬元民事賠償等訴訟請求,亦被一并駁回。
此后,康家開始了漫長的申訴之路。在其家中,康父寫的各種申訴材料已從地面堆到了屋頂,足有2米多高。2005年初,王書金被抓獲,聶案出現“一案兩兇”,聶家得知兒子可能并非真兇后,也和康家一樣,一次又一次申訴。
如果不是警察鄭成月,“真兇”王書金恐怕早就改了口供。
1995年,邯鄲市廣平縣南寺郎固村發(fā)生一樁兇案,公安人員從井里撈出一具失蹤婦女的尸體。經排查,基本確定嫌疑人為王書金,隨即,公安局發(fā)了通緝令。
這一等,就是十年。2005年1月18日,王書金在河南滎陽落網。
審訊中,王書金交代了四起強奸殺人案,其中三起在廣平,另一起在石家莊西郊玉米地。廣平縣公安局副局長鄭成月等人讓他在玉米地指認犯罪現場時,帶路的孔寨村村干部挺驚訝,說兇手在十年前就槍斃了啊。鄭成月一聽,這下麻煩大了,趕緊聯系當地警方。剛開始,對方只說協助查查,再后來,干脆不接電話了。
2005年3月,迫于輿論壓力,河北省政法委出面協調,鄭成月被叫去匯報。
匯報中,鄭提到,王書金準確地指認了現場,更詳細的是,他說奸殺過后,在那個女子身邊發(fā)現一串鑰匙,拿著走時,死者是頭東腳西的。他走到小道上,想拿了鑰匙怕被警察發(fā)現,又回去扔在了女的腳后大概一米遠處。這個細節(jié)不是作案人員是說不清的。
時任河北省政法委書記劉金國追問,現場有沒有這串鑰匙。公安廳的人說有。劉金國又問:“聶樹斌交代了嗎?”
“沒有?!?/p>
鄭成月在會場,只聽到沉重的呼吸聲。
劉金國當即宣布成立兩個專案組:由省公安廳刑偵局牽頭,廣平縣公安局配合,對王書金案進行嚴格調查;由河北省高院牽頭,石家莊中院配合,對聶樹斌案進行復查。那場匯報后不久,劉金國調任公安部副部長。接著,河北省政法委2005年第37號會議紀要決定,對聶樹斌案不起訴。
由于牽扯進聶案,49歲那年,鄭成月被離崗了。臨走前他去看守所看了王書金,告訴他別有壓力,不管到哪兒都如實說話。
“這些年在體制內有不少助力聶案的人,鄭成月是比較典型的一個”,一位多次采訪過聶案的記者透露,更多人在暗中推進著聶案的重審。
2014年,中國司法體系刮起了一場平反冤假錯案的“東風”。坐了八年冤獄的念斌得以昭雪,內蒙古的呼格吉勒圖案進入再審程序,各級法院對518名公訴案件被告人和260名自訴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無罪,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再審改判刑事案件1317件。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表示,將積極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推進庭審實質化,防止庭審“走過場”,堅持罪刑法定、疑罪從無。
這一年年底,張煥枝收到消息,聶案移交山東省高院異地復查。
2015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破天荒在全國人大面前表達歉意,對錯案的發(fā)生表示“深感自責”“深刻反省”。而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分組討論“兩高”報告時,多次提到聶樹斌案。
“一案兩兇”的吊詭事情最早被《河南商報》捅了出來。
2005年2月底,《河南商報》跑公安口的記者楚揚得到消息,告訴了代行總編輯職權的馬云龍。學法律出身的馬云龍當即拍板要做,并加派了機動部記者范友峰一起去河北采訪。
3月15日,《一案兩兇,誰是真兇》一文出現在《河南商報》上。在互聯網并不發(fā)達的年代,馬云龍擔心報道迫于壓力無法傳播,在報紙排版時,讓編輯把稿件同時發(fā)給全國一百多家有通聯關系的媒體,同時附上八個字,“不收稿費,歡迎轉載”。第二天,報道同時出現在全國多家媒體上,網易、新浪上的帖子一天之內就跟了七萬多。
河北省政法委隨即向媒體表態(tài),說要立即成立由省委政法委牽頭、省公檢法司機關參與的聯合調查組,一個月內公布結果。
其他媒體也緊隨其后,開始了前赴后繼的接力賽。
2013年7月10日。在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王書金在庭審筆錄上按手印
3月24日,《南方周末》發(fā)表了《“聶樹斌冤殺案”懸而未決 防“勾兌”公眾吁異地調查》一文。記者趙凌繼《河南商報》之后迅速跟進,采訪了幾乎所有涉事人員,還原了諸多細節(jié),編后語則呼吁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準權。
這之后的11年,《南方周末》從未放棄過對聶案的關注。
“每年都在找各種角度想辦法報道這個案子”,“85后”記者劉長在2012年入職《南方周末》,并從趙凌等前輩手中接過了聶案的“接力棒”,“雖然大家嘴上不說,但心里都覺得這個事情就是我們報紙的事情,有這個責任感,也都在等著(真相)這一天”。
越來越多的媒體人加入到關注聶案的隊伍中。劉長記得,2013年王書金案二審開庭時,各路媒體云集邯鄲。開庭前一天,邯鄲下了一夜雨。第二天,記者們舉著牌子在邯鄲市中級法院門口要旁聽證。最終,他們并未被允許進入庭審現場。
若干年后,媒體已經從當年報紙領軍的時代,進入了微博、微信的時代。那些當年舉著牌子在法院門口要旁聽證的記者們,有人轉型,有人創(chuàng)業(yè),有人出國繼續(xù)深造。但當最高法院提審聶樹斌案的消息傳來時,大家還是在社交網站上刷屏了,“正義不在當下,但我們必須要得到”,“來得遲了些,但終于等到了”。
媒體人接力的同時,律師們也紛紛加入到聶案中來。從張思之到李樹亭、陳光武,接手過聶案的律師亦經歷了幾代人。
早在2005年《河南商報》第一篇稿子見報后,李樹亭就接手了聶案。
“我有個天大的案子你敢不敢接”,2005年,聶母張煥枝在電話里問李樹亭。不久,張煥枝和記者楚揚登門拜訪。
成為聶案代理律師后,李樹亭開始了馬不停蹄的調查取證工作。
他走訪了聶樹斌的工友,找到帶班師傅、車間主任,并多次走訪受害人康家。在工人們的描述中,聶樹斌老實,不愛說話。至于當天的出勤表,則被警方拿走,至今下落不明。在受害人康某的工友處,李樹亭拿到一個細節(jié):康某的尸體第一時間被工友們發(fā)現時,牙齒被打掉,赤裸下身,短背心被撩到脖子處,臉上有蒼蠅,但沒有人提到一件花上衣——這在之后被檢察官認為是勒死康某的物證。
康父告訴李樹亭,警方從他們家里拿走過花上衣和連衣裙,之后又不知從哪兒拿來件花上衣讓康父辨認。而據他的分析,用繩子勒死人容易,但用衣服并不容易。且在王書金的供述中,也沒有提到什么花上衣。
“聶樹斌的案子,沒有任何一個直接的人證,也就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舉報他強奸殺害了康某;也沒有物證,沒有精斑、體液、毛發(fā)等,受害人衣物上監(jiān)測不出來,現場也沒有聶樹斌留下來的任何東西。強奸都不成立,又何以殺人?”李樹亭用“漏洞如篩”四個字形容此案。
而聶樹斌直到被槍決,他的家人都沒有收到過一審和二審的判決書。沒有判決書,也就無法進行申訴。2007年,李樹亭找康家要判決書。第一次,他被罵出了門。幾次造訪后,康父終于被打動,把判決書給了他。李樹亭一激動,一下子復印了20份。這一年底,案子轉到河北省高院處理,但仍然沒有進展。
由于難有新的進展,聶案的關注度一降再降,幾近被遺忘。
到了2011年9月11日,山東幾名律師再次就聶樹斌案發(fā)起研討會,請來多位專家學者及聶樹斌的家人,希望讓案子再回到公眾視野。劉長和幾名記者從北京趕往石家莊。主辦方先在軍區(qū)賓館訂了個會議室,因為已經預計到這個會議室可能用不了,又在對面賓館開了另一間會議室備用。
2015年3月16日,全國“兩會”結束后的第一天,李樹亭和另一位代理律師陳光武先后接到電話:律師可以閱卷了。自從2005年王書金出現以來,這是中國法院系統首次向律師公布聶樹斌案偵查、一審、二審的全部卷宗。此前,許多律師、學者乃至社會公眾認為卷宗一旦披露,聶案便會毫無懸念地得到平反。
當晚,關于聶案閱卷的新聞鋪天蓋地。以至于第二天一早,律師們繼續(xù)查閱、復制卷宗前被要求簽署保密承諾,其中包括不能泄密,不能向媒體單方通報案件。
3月17日上午,張煥枝帶著律師們趕到濟南時,聶樹斌案卷宗3本、王書金案卷宗8本、河北政法系統復查卷宗6本,已由法院準備妥當。對李樹亭等人來說,王卷已屬“可望而不可即”的申請范圍,復查卷完全是意外收獲。
如此完整的卷宗讓為聶案奔走數年的律師們興奮不已。4月30日,63歲的陳光武再也坐不住了。他把對山東高院的保密承諾拋諸腦后,一夜連發(fā)10篇博客,披露出卷宗中的多幅照片、多處文字記錄。
在山東省高院,只要有聶家親屬、聶案律師出現,他們就會有一整套“隆重的儀式”。除法官外,會見過程中一定會有兩名全程記錄的書記員、兩臺全程跟拍的攝像機,以及山東省內媒體大眾網的記者。
對這套充滿儀式感的行為,山東高院的解釋是,這是中國的重要案例,要保存歷史,留下檔案。
和之前在河北高院屢屢碰壁相比,李樹亭對山東高院的工作很滿意,“基本上他們有的東西都給我們看了”。
2009年11月,趙凌在《南方周末》上刊登了一篇報道,《“聶樹斌案”翻案渺?!?,其中語調悲觀地寫道:“真相可能永遠死去?!钡谶@篇報道中,法學教授賀衛(wèi)方依然在急切呼吁:“現在這個案件對整個體制是一個考驗,讓國民對這個國家有信心,不再是草菅人命的做法,不再恐懼蒙受冤屈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我相信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希望有關部門能抓住這個機遇?!?/p>
自“真兇”王書金出現后,聶案成為賀衛(wèi)方傾注心血最多的案子。
2007年,他在《南方周末》上發(fā)表評論文章,呼吁公開透明再審聶樹斌案。兩年后,在新疆石河子大學支教的賀衛(wèi)方在博客上稱自己“身在石河子,心憂石家莊”。2011年,賀衛(wèi)方參加了石家莊舉行的聶樹斌研討會,60多名與會律師和學者,通過了致最高法院和河北省高院的呼吁書,要求重審聶案。
與此同時,以聶案為主題的研討會、法律沙龍在法律人中持續(xù)進行著,一些新的計劃也因此衍生出來。2014年5月23日,律師張青松和學者吳宏耀共同發(fā)起“蒙冤者援助計劃”。在它之前,還有律師李金星發(fā)起的“拯救無辜者洗冤行動”,學者徐昕發(fā)起的“無辜者計劃”,和律師楊金柱發(fā)起的“冤弱法律援助中心”。這些名稱不一的項目有著共同的主旨:從層出不窮的疑似冤案中選出最為重大的案件,免費為那些“重罪案件中的貧弱者”提供法律援助。
聶樹斌案在幾個計劃中同時出現。在學界和律師們看來,這不僅緣于聶案自身的標本意義,更像是一起呵護著一盆炭火,不滅,不盡,就能熬過寒冬。
2016年6月8日,聶案終于迎來轉折。山東省高院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在全面復查的基礎上,經合議庭評議、審判委員會討論認為,原審判決缺少能夠鎖定聶樹斌作案的客觀證據,在被告人作案時間、作案工具、被害人死因等方面存在重大疑問,不能排除他人作案的可能性,原審認定聶樹斌犯故意殺人罪、強奸婦女罪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因此已建議最高法依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重新審判聶樹斌案。
6月8日上午,山東省高院。
張煥枝從書記員手中接過再審決定書,靜默了幾秒,強忍著沒哭出聲。
從王書金出現后,她的生活已經簡化為“申冤”。
馬云龍第一次見到張煥枝時,她只是“一個精神上被摧垮的農村婦女”。聶樹斌被執(zhí)行死刑后的十年里,盡管不相信兒子是兇手,但她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彼時在下聶莊,因為出了“強奸犯”、“殺人犯”,聶樹斌的父母飽受歧視。張煥枝一度拒絕對外人透露兒子“不在了”的原因,蜂擁而至的記者們讓她更是不安和警惕。
2005年以后,她開始以每月至少一次的頻率去河北高院。從下聶莊到河北高院,大約有15公里遠。張煥枝要上訪,必須先從村里騎電動車3公里多,到了石家莊市動物園,再寄存電動車,坐旅游5路公交車,15站之后,再換乘一站公交車,最后再步行數百米,到達河北高院。
負責案子的法官王琪態(tài)度挺好,說您大老遠來了不容易,高院沒有把聶樹斌的案子放下不管,回去等著吧。張煥枝就這么等著、上訪、再等、再上訪,久而久之,這似乎成了她做母親的儀式。
十幾年下來,馬云龍發(fā)現,張煥枝成了一個“社會活動能力很強、能講很多法律條文的人”。她會學著記者、律師們的思維方式和說話語氣,會引用中央領導“依法治國”的講話。她害怕自己說錯話,說出沒質量的話。
“這個結果跟我想的一樣!”從濟南回石家莊的車上,張煥枝又接到媒體的電話,她高聲說,“我知道法律會還給我兒子一個清白!”
2013年6月23日,河北省石家莊市下聶莊,聶樹斌的母親張煥枝
資料來源:新華社、《法制日報》、《中國新聞周刊》、《南方周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