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云
?
語文教學要構建傳統文化教育體系
◎柏 云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新課程標準及其評價體系構建的逐漸完善,語文教學面臨著巨大變化,從呆板走向靈活,從書本走向生活。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標卻收效甚微,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健全人格的發(fā)展非常有限。筆者認為這與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日漸式微有很大關系,因此,語文教學要構建傳統文化教育。
著名學者龐樸在《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中指出,傳統文化即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制度的、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包括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價值觀之類,她是人類共同體的品格和精神。后人對其有分析、批判和繼承的任務。而實際上除一些專業(yè)的學者外,能真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寥寥無幾,這是當前社會出現的一種不可忽視的現象。究其根源,傳統文化教育應在學校。以中國傳統節(jié)日為例,清明節(jié)那天,教室門窗上插了一束柳枝,教室內彌漫著一股雞蛋的香味,當筆者走上講臺問同學們清明節(jié)的由來時,卻無人知曉。甚至連門上插柳枝是為紀念柳樹下燒死的介子推母子都不知道,更別提吃雞蛋的意義了。傳統的春節(jié)在某種程度上也只是作為一種形式流傳下來,其內涵正在逐漸淡化。
大多學生不懂中國儒、道、佛思想的內涵,不懂何謂“中庸”、“無為而治”、“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懂傳統文化中的“春”、“花”、“月”、“柳”等意象的象征意義。更讓人擔憂的是,校園內不時發(fā)生學生無禮謾罵同學,頂撞老師等不良現象,這與我國古代傳統的“仁、義、禮、智、信”精神是相悖的。由此可見,部分學生的道德水平日趨下降,從這些簡單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出,傳統文化正逐漸缺失,傳統文化教育日漸式微。
語文作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其構成部分就包含著傳統而悠久的民族歷史文化,這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文教育具有保存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功能,傳統文化通過語文教育來傳承就成為其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全發(fā)展
教育不只在傳授知識,更在于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培養(yǎng)其健全的人格。新課程改革已將教學重點從關注學科轉移到關注學生身心上來,要以人的發(fā)展為本,服務于人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的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然而人的健全發(fā)展與綜合素質的提高都離不開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文化中“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的基本精神以及中國傳統的“整體綜合的直觀思維”、“對立統一的辨證思維”、“類比推導的聯想思維”、“觀物取象的象征思維”等思想,更是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持續(xù)不絕的精神支柱,它對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審美情操和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對人的成長、成才與處世都有很大影響。因此我們要以此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教會學生去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人”。
(二)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民族精神文化建設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具有博大精深的內容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曾為世界文化做過重要貢獻,這在世界各國中是不多見的,但中國自身的民族文化建設卻不盡如人意。當中國的端午節(jié)被韓國注冊時,大家在憤怒的同時,不妨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中國國民文化觀念的淡漠以及中國人缺少對其保護并發(fā)揚的意識,都導致目前傳統文化的困境。章太炎曾說:“若能明了中國的歷史文化,我想即使是全無心肝的人,那愛國愛種的心,必定風發(fā)泉涌,不可遏抑的?!睔v史上之所以會出現那么多的賣國者,正因為他們不懂中國文化;在國家危急的關頭,之所以有一批仁人志士為國家挺身而出,這正是源于他們內心熾熱的愛國情懷與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堅守。民族文化代表著一個民族的強大生命力,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加強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我們悠久歷史文化的傳承、弘揚,有利于民族融合力、創(chuàng)造力與凝聚力的加強,這也與語文課程標準相吻合。當每一個國民都看重自己國家的文化并崇敬她的時候,這個民族的強盛便是必然。
(三)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創(chuàng)造特色的中國教育
中華民族有著獨具的悠久歷史文化與燦爛的文明。作為教育者,我們應當將這一文化傳承并發(fā)揚。當現代科學發(fā)展色彩已重于哲學、文化的時候,當西方的實證主義在某些領域取代了東方的辨證主義的時候,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出路在何方?筆者認為,作為一個民族的特色只能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一個民族的人民所具有的應是其民族賦予他們的特有的文化氣息與文化精神。這些民族文化與精神的宏揚都應得益于教育,而一個國家的教育則關系千萬子孫后代的發(fā)展與民族振興、繁榮。因此,我們應于教學中倡導我們特有的傳統文化教育,構建、創(chuàng)造獨具特色的中國教育和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思想文化教育,讓中國教育以獨特風貌走向世界。
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長期的過程,我們應當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研究,以確立正確而行之有效的實踐途徑。筆者就其方法試述四點。
(一)提高教師素質,言傳身教感化學生
作為教學的實踐者與主導者,教師在教學中的責任重大,新課標對新時期的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中需要方法技巧,但更需要的是為人師者的思想與精神,學校里真正育人的不是知識,而是靈魂,為人師者的靈魂。教師在追求自身業(yè)務素質提高的同時,更要注重自身思想、道德與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要做到真正以自身的良好品行、道德情操與豐富的文化內涵去影響、感化學生。
語文教育關及人學,教師尤應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做品德高尚的人,做知識豐富的人。生活中的很多禮儀規(guī)范,都來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因此,讓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教師首先要懂得中國文化、民族精神,要不斷讀書、虛心求學,提高自身文化修養(yǎng),豐富自己的思想文化內涵,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言傳身教。
(二)轉變教育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將傳統文化教育納入到教學目標之中,轉變傳統的以應試為目的的教學,提倡素質教育?!耙越瘫窘?,而非教教本”,在傳統文化教育中真正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開掘知識廣度與深度;真正落實課本教學目標中的德育與文化修養(yǎng)教育,堅持學科滲透,在傳授其他科學現代文化意識與知識的同時,堅持傳統文化教育,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要著力培養(yǎng)的是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者;讓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而不是考試制度下的好學生。因為只有人的綜合素質提高,才能取得其專業(yè)、科研等方面的成就,否則,便是勞而無獲,或誤入歧途。因此,學校與教師都應以這一理念為前提,建立合理的教學機制,將傳統文化貫穿、滲透到教學過程之中,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完善評價機制,進行傳統文化考核
新課改標準結合當代學生實際,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科學評價觀,建立與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相關的評估與考核制度,不只僅限于考核書本知識,更要考核素質能力,這就意味著要將人格、品德、人文素養(yǎng)與生活能力等內容都納入考核范圍。因此,與人文素養(yǎng)相關的傳統文化教育自然不可或缺。對此,江蘇語文高考中已有了鮮明體現:《木版年畫與漢學》,極富傳統文化色彩;《一幅煙雨牛鷺圖》、《麥天》、《侯銀匠》、《溜索》《比鄰而居》等現代文閱讀選文,都有著厚重的文化內涵;語言表達題中的仿寫題要求學生完全了解我們傳統節(jié)日的文化底蘊。這無疑對我們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的滲透起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同時也凸顯了高考對素質教育的考查力度。
當然,作為基礎學科,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應從小開始,不同年級、不同層次應賦予其不同的內涵,隨著其學歷的提高再逐漸加深,將傳統文化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對于考核,我們可觀察其日常生活、記錄其表現,適時采用多種多樣的與之相應的評估方式檢測,以真正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四)輔以豐富活動,優(yōu)化傳統文化教育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方法直接影響教育的形式與教學過程,直接影響學生的發(fā)展。為此,有關教育部門或校方可以組織編寫一些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小冊子,作為學生讀本。同時,學??啥ㄆ冢ㄈ鐐鹘y節(jié)日)或不定期以圖畫、文字等形式開展一些相關傳統文化的宣傳活動,或舉辦一些演講、征文、書法與歌詠比賽等,給學生營造一個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讓學生在這些文化活動的熏陶中不斷豐富傳統文化知識、提高涵養(yǎng)。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讀古典故事、探歷史源頭、開展傳統文化知識競答”,帶領學生走訪文化名勝,瞻仰歷史文化跡存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來豐富教學內容。從而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完善、優(yōu)化語文教學,讓學生于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會知識,提高修養(yǎng),豐富內涵,健康成長。
誠然,文化的傳承都要經歷一個不斷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一些陳舊的文化形式可能會因時代變遷而褪色,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永遠不能改變,也不會改變。惟有在新課程改革下堅持現代文化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一起抓,才能培養(yǎng)出一批高素質的公民,才能讓中國的教育真正成為國人的教育。也唯此,中國才會有自己的強大的文化力量、穩(wěn)固民族的團結和豐富的人文精神,以促進中國經濟、政治的建設發(fā)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守恒,查曉虎.教育學教程[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
[2]李平.中國文化概論[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柏云 江蘇省豐縣中學 2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