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泉
摘 要:新課程的實施,讓教師感到教學任務繁重。對于如何減輕自身的教學負擔而不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對每一個教師來說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對此,教師應結合教學實踐,針對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打造高效課堂進行積極探索。
關鍵詞:高效課堂;主導作用;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9-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9.050
新課程的實施,讓教師感到教學任務繁多,對于怎樣減輕自身的教學負擔而不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對每一個教師來說都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怎樣打造出高效的課堂教學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如何理解“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就是教師在有效的時間和空間內,選用符合學情,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主體,改變學生獲得知識的方式,促進教學的全面提升和學生的有效學習。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要構建高效課堂的原因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就是要讓教師從舊有的教學方式中解脫出來,使教師在教學中實施有效的教學行為,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使學生在有效地獲得書本知識的同時,收獲更多知識。
三、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高效課堂”
(一)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明確教師從教行為是實施“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1.處理好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高效課堂的實施要求教師從以往知識的宣講、灌輸變?yōu)閷W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及時轉變觀念,使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我在引導學生利用割補法推導中,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然后通過小組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交流,從而得出結論。
2.高效課堂要求教師成為教學實施的主導者。在高效課堂實施過程中,教師只是組織者、參與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教學過程必須由教師進行把控,教學行為應該在教師課前的安排計劃之內有序進行,要以實現(xiàn)本課的教學目標為前提。如測驗結束講評時,找一份中等難度的試卷和學生一起分析,先讓學生找試卷中由于不認真造成的失分有多少,再讓學生把這些分數(shù)加在總分中,進行講評,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讓那些發(fā)揮失常的學生受到的教育。
3.高效課堂要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實施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教學行為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應該圍繞如何讓學生學好、會學展開,以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和發(fā)揮為前提,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如在教學“梯形面積計算”時,讓學生利用探索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嘗試先由學生自主探索,教師進行指導。這樣的教學行為就是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高效課堂要求教師重新構建課堂教學和教學內容
1.高效課堂的實施要求教師充分的準備。緊盯教學內容是教師準備的一方面。我們把各年級教材內容按單元分配給任課教師,讓教師先制定教學方案,再組織備課組教師對初稿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逐一進行討論、修訂,形成年級組較完備的集體備課方案,供任課教師參考。
2.高效課堂的實施要求教師進行科學的學法指導。高效課堂的實施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將教師從繁重的教學中解脫出來,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如我在上“烙餅問題”時,在創(chuàng)設了情境,理解了題意,明確了目標以后,給學生留下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雖然沒有烙餅的實際經(jīng)驗,但是通過手中的學具演示,獨立思考,不難得出答案。
3.堅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等措施。實施高效課堂是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知識,為了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我們可以進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等檢測方式。我們可以利用課堂上剩余的時間,對所學知識進行檢測,所“清”內容就是教學目標中的基礎知識,“清”的方式可以是試卷,也可以為書本。這些工作做好了,教學成績自然也就提升了。
(三)實施高效課堂要求改變課堂評價標準
新課程改革中的教學目標變?yōu)槿S目標后,評價的標準也要從以往的“單一”向“多元”轉變。以往我們注重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行為,現(xiàn)在將更多關注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和學習效果。這樣,就要求教師下工夫鉆研教材,設計符合學情的方案,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愛學、會學,學習能力不斷增強。
實施高效課堂模式不是固定不變的,但它具有明確的三維目標,這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變革,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首先要改變自己,才能真正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董華榮.小學高效課堂實驗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D].山西大學,2013(6).
[2] 賈玉潔.小學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