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是中國考生非常熟悉的一種題型,但熟悉并不等于會解答,很多考生往往會在選擇題上丟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選擇題不僅要求考生在一定程度上讀懂文章的內容,還要在選擇答案的過程中避免干擾項的迷惑。也就是說,考生一旦受到選項中干擾信息的影響就有可能被引入“歧途”,進而降低對答案選項的判別能力。對于選擇題中的多選題而言,上述這種情況就更是如此。在雅思閱讀中,多選題雖然不是高頻題型,但是對于一般的考生而言,如果輕言放棄,多少有點可惜。而對于希望沖擊高分的考生來說,就必須要做好與這種題型打硬仗的準備。因此,筆者將通過本文為考生較為詳細地講述應對多選題的方法,同時通過對干擾項的分析來使考生加深對這種題型在“陷阱”設置方面的了解,進而避免出現(xiàn)低級失誤,希望幫助不同水平的考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升。
雅思閱讀選擇題的考查方式如下:給出幾個選項,要求考生根據(jù)原文內容選出被原文提及的選項。從出題形式上看,多選題選項的個數(shù)在五個或五個以上;在題目要求中,正確答案選項的個數(shù)用加粗字體特別標明。從考查類型上看,通常情況下,多選題可分為“五選二”和“七選三”兩種。
這種題型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 閱讀范圍較大。相對于單選題而言,多選題所涉及的原文信息量更多,涉及的答案區(qū)域分布范圍更廣。
2 涉及原文細節(jié)類信息。無論是答案選項還是干擾選項都與原文中的細節(jié)信息有關,不會牽涉原文的段落大意或篇章主旨。
3 答案遵循順序性原則。多選題意味著會有多個選項成為正確答案,而這些答案遵循順序性原則。這里所說的順序性原則是說,選項中排位靠前的正確選項所對應的原文內容出現(xiàn)在選項中排位靠后的正確選項所對應的原文內容的前面。但是,干擾性的選項并不遵循這個原則。例如,一道五選二的多選題的答案是選項A和C,那“答案遵循順序性原則”的具體體現(xiàn)就是選項A所對應的原文信息出現(xiàn)在選項C所對應的原文信息的前面,但是選項B、D和E各自所對應的原文信息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就不得而知了。
雅思閱讀多選題的解題步驟主要包括以下四步。
第一步:快速閱讀題目并劃出定位詞。快速閱讀題目是為了對題目要求及選項內容有所了解,保有印象,一旦原文中出現(xiàn)相關內容,考生可以憑借之前的印象做出相對較快的反應。同時,考生在閱讀題目時還需要在題目中劃出適合回原文定位的定位詞。
第二步:回到原文中查找定位詞出現(xiàn)的地方。定位詞是考生查找與題目相關的原文信息的重要線索,因此要想找到答案出現(xiàn)的原文位置,必須先得找到原文中有定位詞出現(xiàn)的地方,我們可以將這些地方稱為答案區(qū)域。
第三步:將答案區(qū)域與選項進行對比。將定位詞所在的原文內容與選項信息進行比對,一方面是為了判斷原文信息是否在選項中有所體現(xiàn),另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判斷該選項是與原文內容構成同義表述,還是只與原文部分內容相關而充當干擾項。這一步對考生文字理解能力的要求較高,考生需保持清醒的頭腦,判斷時做到客觀、全面。
第四步: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作為答案。在這里,為什么非要說“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而不是“內容正確的選項”呢?因為有時題目可能會讓考生選出在原文中被提及的選項,這樣一來,只有在原文中被作者提到過的選項才能成為題目的答案,而那些即便自身內容正確但在原文中沒有被作者說起過的選項也不能成為題目的答案。所以,請考生記?。簾o論題目怎么問,只有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才是答案選項。
下面筆者以《劍橋雅思考試全真試題集4》Test 4閱讀部分Passage 2的多選題為例進行講解。
文章標題:The Nature and Aims of Archaeology
英文原文(略):主要講述的是考古學的本質和目的。
The list below gives some statements about anthropology.
Which TWO statements are mentioned by the writer of the text?
A It is important for government planners.
B It is a continually growing field of study.
C It often involves long periods of fieldwork.
D It is subdivided for study purposes.
E It studies human evolutionary patterns.
接下來,筆者就以這道“五選二”的多選題為例題,并結合上文所述的解題步驟為考生分析題目。同時,通過對非答案選項的分析來幫助考生了解干擾項的設置,避免干擾。
第一步:快速閱讀題目并劃出定位詞。通過快速閱讀題目,考生發(fā)現(xiàn)題目中的選項都是關于anthropology的陳述,題目的要求是“選出在原文中被作者提及的兩個選項”。那么,考生可以選擇題目要求中出現(xiàn)的anthropology作定位詞。
第二步:回到原文中查找定位詞出現(xiàn)的地方。當考生回到原文中查找anthropology時,首先是在原文第三段的第一行中發(fā)現(xiàn)該詞的:“But how does archaeology relate to disciplines such as anthropology and history, that are also concerned with the human story?”但是,這句話是疑問句,據(jù)此考生可以斷定該處不會有答案。所以,考生接著往下找,進而在原文中第四段又發(fā)現(xiàn)了anthropology一詞,并且該段文字較多,多次出現(xiàn)考生要查找的定位詞及其衍生詞。所以,考生需要閱讀此段內容,并與選項信息進行比對。
第三、四步:將答案區(qū)域與選項進行對比,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作為答案。該段第一句話“Anthropology, at its broadest, is the study of humanity—ou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s animals and our unique non-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at we call culture”的大意是“人類學,從廣義來講,是對人類的研究,也就是對我們作為動物所具備的體貌方面的特征和我們所獨具的非生物的特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文化)的研究”。這句話的內容不涉及選項A中的government planners,不涉及選項B中的continually growing,不涉及選項C中的long periods,所以選項A、B和C都不能選;雖然涉及選項D中的study purposes,但是沒有體現(xiàn)出subdivided (被細化、細分、分解),所以選項D不選;不涉及選項E中的evolutionary,所以選項E也不選。我們接著往下看。
該段第二句話“Culture in this sense includes what the anthropologist, Edward Tylor, summarised in 1871 a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的意思是“這樣一來,文化就包含‘知識、信仰、藝術、道德、習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具備的其他能力和習慣,這就是人類學家Edward Tylor在1871所總結的”。這句話的內容不涉及選項A中的government planners,不涉及選項B中的continually growing,不涉及選項C中的long periods,不涉及選項E中的evolutionary,所以選項A、B、C和E都不選。有為數(shù)不少的考生認為此處內容對應的是選項D,但其實不是。考生只要稍微仔細閱讀就會發(fā)現(xiàn),這句話是講“文化”而不是“人類學”,選項D偷換了描述對象,所以不能選。再接著往下看。
該段第三句話“Anthropologists also use the term ‘culture in a more restricted sense when they refer to the ‘culture of a particular society, meaning the non-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unique to that society, which distinguish it from other societies”的大意是“人類學家同樣會將‘文化這個概念從一個狹隘的角度加以應用,那就是當他們涉及某一個特定社會的‘文化時。此時的‘文化是該特定社會所獨具的非生物的特征,以此來與其他社會相區(qū)分”。這句話的內容不涉及選項A中的government planners,不涉及選項B中的continually growing,不涉及選項C中的long periods,不涉及選項D中的study purposes,不涉及選項E中的evolutionary,所以沒有任何一個選項與此處文字內容相對應。還得接著往下看。
該段最后一句話“Anthropology is thus a broad discipline—so broad that it is generally broken down into three smaller disciplines: physical anthrop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的大意是“因此,人類學是一個廣博的學科,它廣博到可以被分解為三個更小的學科:體貌人類學、文化人類學和考古學”。這句話的內容雖然不涉及選項A中的government planners、選項B中的continually growing、選項C中的long periods、選項E中的evolutionary,但其中的“it is broken down”對應選項D中的“it is subdivided”,“three smaller disciplines: physical anthrop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對應于選項D中的study purposes,所以選項D是第一個答案選項??墒?,考生還差一個答案選項沒有找到。所以,考生還要以anthropology作為定位詞,在原文中此后的范圍內繼續(xù)查找。
很快考生就在原文中第五段的第一句話中看到了anthropology,它所在的那句話“Physical anthropology, or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as it is also called, concerned the study of human biological o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ow they evolved”的大意是“體貌人類學,或者我們所說的生物人類學,關注的是對人類生物或體貌特征以及他們是如何進化的研究”。這句話中的how對應選項E中的patterns,they對應選項E中的human,evolved對應選項E中的evolutionary,所以選項E是考生找到的第二個答案選項。
以下是筆者總結的關于多選題的答題技巧,供考生參考。
1 學科類詞匯(例如anthropology)是很好的定位詞。這類單詞無法發(fā)生同義替換,即便由名詞變換為其衍生類詞匯(比如anthropologist)也非常容易識別和查找。
2 通常情況下,疑問句本身不會包含實質性內容。對于原文中的疑問句,考生可以直接跳過,只需閱讀其后面的內容,這也是為何我們在原文第三段找到了那處含有anthropology的疑問句后認定答案不會在其中的原因。
3 對于“五選二”題目,考生在確認選項D是第一個答案后,可直接認定選項E為另一個答案選項,無需再通過查找定位詞和對比原文與選項的方式來確定第二個答案選項。多選題的題型具有“答案遵循順序性原則”的特點,這就告訴考生另一個答案選項一定是選項E。想想看,是不是這樣?考生根據(jù)定位詞出現(xiàn)位置的原文內容先后排除了選項A、B和C之后,如果選項D是考生確定出來的第一個答案選項,那么另一個答案選項必須排在選項D之后,所以正確答案只能是選項E。
4 考生要注意“歧義型”干擾項的出現(xiàn)。選項A中的government planners自始至終也沒有在考生所閱讀過的原文范圍中出現(xiàn),所以這是一個“子虛烏有型”的干擾項。選項B中的continually growing也沒有在該范圍中體現(xiàn)出來,所以也是一個“子虛烏有型”的干擾項。選項C中的long periods和fieldwork雖然也沒有在考生所閱讀過的原文范圍中出現(xiàn),但是它們確實對不少考生造成了困惑。在讀原文中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話后,考生會發(fā)現(xiàn)“人類學包含考古學”,而考古學的特點就是長時間在野外或某一場地內進行大量的勘察、清理、挖掘和出土的工作(這是考生所公認的常識),進而考生就會認為“既然考古學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那么考古學的特點也就是人類學特點的組成部分 ”。如果你這么想就大錯特錯了!請問上述推導內容是考生利用常識得來的還是原文告訴考生的?很顯然是前者。所以,這類選項就是考生所說的“歧義型”干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