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永烈
遠逝的彈硌路
文/葉永烈
主持人/曉雨 欣賞郵箱:Liyaxin@XAWB.com
又去歐洲。漫步在舊城區(qū),我的雙腳踏在用方形花崗石鋪成的路上,有著時光穿越到中世紀的感覺。在一個個矗立著橫刀立馬銅雕的古老廣場,那些方石則鋪成魚鱗狀圖案,像粼粼水波般漾開來。方石仿佛打開我的記憶閘門,哦,記起上海那遠逝了的彈硌路。
彈硌路是上海話。硌路,就是街道,點睛之筆是那個“彈”字。彈硌路是用花崗石塊鋪成的,只是那花崗石塊不像歐洲那樣打磨成平平整整的方形,而是大體上加工成上大下小的方錐形石塊,不僅石塊表面不平,而且石塊之間有很大的縫隙,所以車子從上面駛過的時候,車輪不由得蹦蹦跳跳,于是得了“彈硌”路之名。也有人“音譯”“臺階路”,顯然不妥,會被人誤以為是鋪了臺階的路。
對于上海的90后、00后來說,已經(jīng)不知彈硌路為何物。然而對于我來說,彈硌路顯得那樣親切,是一種強烈的記憶符號。那時候,我家住的弄堂,就是一條五六米寬的彈硌路。我家門口是兩米寬的用紅磚鋪成的“上街沿”,而與“上街沿”相連的就是彈硌路。我天天走在彈硌路上。
不光弄堂里是彈硌路,我的工作單位——電影廠所在的斜土路,也是彈硌路。我騎自行車上班,行進在彈硌路上,充分領教彈硌路的“彈”,所以我不敢給車胎打足氣,也不敢在彈硌路疾駛,以免“彈”得太厲害。那時候的斜土路不全是彈硌路,有的地段沒有鋪石塊,成了爛泥路,所以同事們笑稱斜土路“又斜又土”——其實斜土路是從斜橋到土山灣而得名的。在下雨的時候,我充分體會彈硌路的優(yōu)點,因為彈硌路泄水快,不積水,而騎車進入爛泥路,泥水飛濺,又臟又滑,一不小心就會摔跤。
那個年月,上海人的晨曲——伴隨著一聲聲高亢的“馬桶拎出來”的呼喊,是糞車推過彈硌路而發(fā)出的低沉的轔轔之聲。夜幕下的上海人,飯后茶余走出逼仄的弄堂小屋,他與她開始那充滿小資情調(diào)的蕩馬路,蕩的是彈硌路。當然,對于穿高跟鞋的小姐而言,蕩在彈硌路上那清脆的橐橐聲固然賞心悅耳,可是在黃暈的路燈下卻時不時要留心足下,以防偶爾有三兩塊異軍突起的路石崴了腳。好在那個年月穿高跟鞋者畢竟屬于“稀有元素”。
有一回,家門口的彈硌路翻修,正值星期日,我端了張小竹椅和兒子并排坐在“上街沿”,細細觀察彈硌路的鋪建過程:在清理路基之后,先是用小車倒上黃沙,鋪平,然后工人把那些上大下小的方錐形石塊,整齊地“插”在黃沙上。路面上方拉著一根細細的尼龍線作為水平線,工人用小鐵錘敲打著石塊,使石塊緊緊進入沙層。有時候覺得這石塊太大或者太高,就挑選著換上另一塊,直到路面平展展為止。一邊鋪,一邊往后倒退,沒有多久,新的彈硌路鋪好了。剛鋪好的彈硌路踩上去有點松軟,日久天長,人走車行,越壓越緊。
1922年11月,愛因斯坦到上海城隍廟游覽,走在那高高低低的彈硌路上。陪同者向他表示歉意,不料愛因斯坦卻說:“不要緊,意大利的街道上也鋪著這樣的石頭呢?!蔽以詾椋虾5膹楉崖反蠹s是從歐洲傳入。后來得知,早在上海開埠前的明、清時期就已經(jīng)有彈硌路。上海本地不出花崗石,彈硌路在上海如何起源,尚待考證。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上海處處彈硌路,可謂進入彈硌路的全盛時期。據(jù)統(tǒng)計,當時上海約有4000條彈硌路,全長達800多公里。不過,上海的大道通衢,不是彈硌路。早年的南京路,曾經(jīng)鋪過原產(chǎn)澳大利亞的鐵藜木。后來,上海的大馬路鋪柏油、水泥,小馬路以及弄堂建彈硌路。
彈硌路的優(yōu)點是成本低,施工簡單,尤其是遇上修理馬路下的管道的時候,不論是扒開或者修復彈硌路,都很方便。不過彈硌路畢竟路面粗糙,“光潔度”差,行車顛簸,輪胎磨損度大。柏油馬路逐漸取代彈硌路。當下,彈硌路在上海幾近絕跡,據(jù)稱只剩下幾條小彈硌路,總長不足600米。只有在新天地,為了與那里的石庫門房子一起“彰顯”老上海特色,特意新鋪了一小段彈硌路。
曾經(jīng)遍布上海的彈硌路消失了。彈硌路只存在于老上海的記憶中,只存在于濃濃的懷舊思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