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尚端
樣冊
梁尚端
樣冊,是往年農(nóng)村婦女做針線活盛裝鞋樣、小孩虎頭靴樣、花樣、針頭線腦等物件,居家必需,戶戶必有的生活日用品,展開四折,總寬約3.6寸,合起兩折,長約9寸,寬約5寸。其構(gòu)造成分是花色土布、洋布不等,糨子、確子、紇白、薄紙確,制作過程是用上述物品,通過沾、剪、折疊、畫制作而成。每冊上下有大斗,大斗上面有小斗(扭勁斗)、有花紋,提起來下面是大斗,上面是小斗。小斗有左右對合斗,合起來平放之后是一朵紙疊花,形象逼真。
20世紀70年代,民間手工業(yè)中,鐵匠(犁、耙齒、鐮刀、鍘刀、火鉗、門釕铞、門鼻)等鑄鍛工藝,銅匠(煙袋嘴、煙袋鍋、銅勺、銅瓢、鎖、茶壺、箱子飾件),銀匠(鈴鐺、銀牌、老頭人、銀鐲、手箍、簪子、項圈等裝飾工藝),石匠(石碑、磨、碾子、門墩、捶板石)等鍛造工藝,竹匠(背籠、筐子、篩子、茓子、笊籬、籃子、竹床)等編結(jié)工藝,畫匠(祠堂、寺廟塑像、顏色調(diào)配、化妝,家具烙畫、油漆)等髹飾工藝,各有其作坊。時代的發(fā)展使之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樣冊恐怕是出自于畫匠裝裱行當,個人能制作者寥寥無幾,一般是在市場上購買。
樣冊不僅是有使用價值的物件,還是一個藝術作品,有審美價值,美則是它的形式、對稱、比例視覺之美,它反映了民間工藝主體的美學思想和審美意識,盡管他們未必意識到這一點,但客觀實在已蘊含、展現(xiàn)了這一無形的思想,是使用價值和欣賞價值的統(tǒng)一的藝術杰作。什么是藝術?藝術是生活的再現(xiàn),生活就是藝術,藝術是通過人們的眼、耳、鼻、舌、身體驗、會悟客體、模擬客體、反作用于客體——自然之美,人為之美,人文之美。正如黑格爾所說:人以自己的實踐去改變外物,在它們上面刻下自己的烙印,使它們成為“人的自我創(chuàng)造”,成為人的“自我實現(xiàn)”,美就是人的“自我”創(chuàng)造和自我實現(xiàn),是主體作用于客體的產(chǎn)物。馬克思說:“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建造”。
一個小小的樣冊,它凝結(jié)著民間藝人的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使用價值和商品價值的聰明才智,留下了民間藝人物理、數(shù)學、繪畫為一體的造型藝術、上乘佳作和匠心獨運的物化屐痕,今人無不為之贊嘆,無不為之汗顏。
(作者系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會員)
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