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香
摘 要: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 2016年02月20日在北京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要適應國內外形勢發(fā)展,從黨的工作全局出發(fā)把握定位,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本文從時政新聞的概念入手,就時政新聞報道的創(chuàng)新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對時政新聞報道的創(chuàng)新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時政新聞;報道;創(chuàng)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多次研究有關問題,作出重要部署。召開這次座談會,目的是推動新聞輿論戰(zhàn)線適應形勢發(fā)展積極改革創(chuàng)新,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新聞媒體每天都會搜集一些千奇百怪、五花八門的社會新聞,來滿足觀眾“好玩”、“好看”、“有趣”的要求。但是,時政新聞的重要性是社會新聞難以比肩的。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由于改革帶來的社會矛盾、經濟政治領域出現的最新動態(tài)等一系列新聞事件,這些都是時政新聞關注的對象。那么何為時政新聞,時政新聞報道應當如何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下面我們一一進行論述。
一、時政新聞的定義
何為時政新聞,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種看法。①《中國新聞實用大辭典》對“時政新聞”做出這樣的解釋:時政新聞就是報道國家、政治團體、社會團體、著名人物在國內或者國際上的政治主張、政治言論、政治活動、政治行為,以及社會上出現的政治事件、政治斗爭、政治思潮、政要人物和政黨首領更替等方面內容的新聞;②一些學者認為:國家出臺的最新方針、政策,政黨的最新政治主張,國內民主政治建設和國際關系、國際政治活動等內容有關的一系列新聞報道都是時政新聞;還有部分人認為,反映我國日常政治活動、外交活動的新聞就是時政新聞。
二、時政新聞報道的現狀
當前時政新聞報道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1.新聞報道過于程式化
我國的時政新聞報道在很多時候不像是做新聞報道,而更像是在做宣傳。所以往往容易陷入固定模式,新聞報道程式化使新聞失去了新聞應有的面目,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①報道方式一成不變,注重程序,忽視新聞內容。比如關于會議的新聞報道,一般只是在介紹會議的程序等,缺乏實質內容。②對新聞內容挖掘得比較淺。新聞報道最重要的就是要挖掘新聞的內在價值,需要記者去發(fā)掘新聞包含的深層含義。但是目前一些新聞記者不是摘抄文件主要內容就是總結領導的講話內容,追求內容完整,缺乏對新聞材料的分析和挖掘。③報道語言干癟,缺乏情感。時政新聞的語言、文字往往都比較生硬嚴肅,缺乏生活氣息。
2.領導視角
由于時政新聞報道主要報道黨政領導人的活動,所以看問題的角度也從領導的角度出發(fā),這就給普通觀眾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不適合普通觀眾心理需求。
三、時政新聞報道如何創(chuàng)新
1.打破舊模式的束縛
創(chuàng)新就是要改造舊模式,建立新模式。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先從思想上打破舊模式的束縛。當前全社會各行各業(yè)都在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新聞界也不例外。時政新聞要想在新聞中脫穎而出就必須突破傳統,進行改革。會議新聞是時政新聞最主要的內容,因此必須將會議新聞寫活、寫好。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和新聞編輯重新審視會議新聞,尋找會議新聞的新聞性,創(chuàng)新會議新聞的報道形式,讓會議新聞更加切近人民群眾的生活。
2.轉換視角
要想引導社會輿論,就必須注重引導方式和方法。若一副居高臨下的模樣,只會讓觀眾產生厭惡感。即使采用一種平和的態(tài)度,但如果一味的站在領導的角度考慮問題,也很難受到觀眾的歡迎。因此新聞報道尤其是時政新聞報道必須要學會轉換視角,從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看問題,以普通百姓的角度去觀察社會,思考問題,在編寫新聞時思考普通百姓更關注哪一方面的新聞,這條新聞用怎樣的方式或者怎樣的語言進行報道,會更受觀眾喜愛。
3.發(fā)掘幕后消息
目前國內大部分時政新聞報道內容比較單一,報道會議只報道會議的全部過程,報道活動就只是單純的報道活動流程,這種報道內容單一,缺乏吸引力。因此,時政新聞在報道現場情況時,還應當深入到幕后進行更多的采訪報道,可以對會議召開的背景、領導參加此次活動的目的、出臺這項政策的原因和其中的波折進行報道。因為這些事情的內容更加豐富,過程也更加曲折,也具有更多的故事性。而且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們往往對自己看不到的東西更加好奇。所以報道一些幕后消息,一方面可以讓新聞內容更加完整,讓新聞變得有始有終;另一方面可以引起觀眾的好奇心,吸引眼球。比如,筆者所在的海南日報,在報道會議新聞時,經常采取“1+1”的模式,即一篇單純的會議新聞,涵蓋了出席的領導和領導講話的內容等,另一篇則是延伸閱讀,就會議主要內容,連線采訪相關部門和行業(yè),給讀者更有深度、更豐富的信息,很受歡迎。
4.實行“軟化”創(chuàng)新
西方新聞界將新聞分為“軟新聞”和“硬新聞”,這里的“軟”和“硬”并不是指新聞本身,而是指報道新聞的方式。簡單的說就是對于同一條新聞,新聞記者在處理手法上既可以把它處理成硬新聞,也可以把它處理成軟新聞,選擇的標準是哪種新聞處理方式能更好地表現新聞內容就采用那種方式。
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要承擔起這個職責和使命,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
參考文獻:
[1]周成剛.時政新聞報道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05(17):12-25.
[2]賀平波.時政新聞的創(chuàng)新思維田.新聞知識,2013,07 (11):05-08.
[3]王晨輝.創(chuàng)新時政新聞報道初探田.中國地市報人,2014, 02 (02):14-19.
[4]張艷如.何創(chuàng)新時政新聞報道田.現代視聽,2012,05 (06):18-20.
(作者單位:喀什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