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解
筆者上大學的時候,曾經系統(tǒng)地學習鐘道隆教授的“逆向英語學習法”,受益匪淺。我成為一名中學教師后,靈活運用鐘教授的“逆向英語學習法”指導學生學習英語和高考備考。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英語成績穩(wěn)步提升,有的突飛猛進。如2014年所帶高三畢業(yè)班學生韋宏來同學,一年時間,英語成績從78分進步到高考成績128分;2015年現(xiàn)在所帶的高三畢業(yè)班黃富展同學,四個月時間,英語成績從75分進步到上次月考成績115分。我經常聽同學說,跟著黃老師這樣學英語,基礎想不扎實都難,成績不進步是不可能的!
什么是逆向英語學習法?就是英語學習不是以老師為主,而是以學生為主。老師不對課文或復習材料一課一課地進行講解,而是讓學生借助錄音帶、MP3、復讀機、詞典等工具,進行聽、說、讀、寫、背、默綜合訓練,由學生自己“寫出”一個一個英語句子和一篇一篇英語短文來。
以下是我靈活運用鐘道隆教授的“逆向英語學習法”指導高三學生進行英語高考備考的一些具體做法。
復習工具:復讀機、筆記本、詞典。
復習材料:《高效備考新模式·英語》。
具體步驟:先聽說,再聽寫,后讀、背和默。
一、“聽和說”的訓練
先把一篇短文從頭到尾聽一遍,聽懂其大意,接下來反復進行“鸚鵡學舌”式的訓練:說白了就是邊聽邊說,盡量模仿外教的語音語調。對于碰到的生詞,一定要聽到能模仿錄音正確地念出來,準確地抓住各個音節(jié)的發(fā)音為止。練過幾遍后仍然有不懂的地方,就只能看短文啦,記住聽不懂的單詞、短語,然后再進行“鸚鵡學舌”式的聽說訓練。我們充分利用《高效備考新模式·英語》的40個話題材料,聽說訓練“話題語匯狂背”里的相關句子和語篇模板,經過兩個月左右的訓練,學生的聽力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有顯著提高,以前的啞巴英語再也不啞巴,表現(xiàn)突出的同學總想利用一切機會秀一秀自己的英語,總想躍躍欲試地用英語跟你交流,英語是一種交流的工具,學生對此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聽說訓練應該遵循的指導原則:聽說訓練的時候是邊聽邊說,全神貫注,絕不能看所聽句子和短文,不懂的地方過后再看;絕不要一邊聽說,一邊看原文,否則訓練效果嚴重打折,甚至是做無用功。
二、“聽和寫”的訓練
“鸚鵡學舌”式的聽說訓練達到比較完美了,接下來就要進行“聽寫”訓練。以句子為單位,用復讀機反復地聽,想方設法把整個句子寫出來。碰到聽不懂的地方,盡量搞清楚一個句子由幾個詞組成,每個詞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主、謂、賓語都是哪些詞等,再不懂就只能留空。聽寫結束后要認真檢查單詞拼寫是否準確無誤,句子結構是否符合語法規(guī)則,對不懂的空白處,對照原文,用紅筆填空、糾正不準確的拼詞拼寫和語法知識,對單詞短語不熟悉的用法,要查閱詞典。經過三個月左右,我們聽寫訓練完成《高效備考新模式·英語》的40個話題材料里的相關句子和語篇模板,學生的單詞拼寫更準確了,詞匯記憶更牢靠了,單詞短語數(shù)量也突飛猛進了,語法結構更清晰了!學生再做語法填空題和短文改錯題時就覺得是a piece of cake (小菜一碟)啦。
聽寫訓練應該遵循的指導原則:聽寫訓練必須以句子為單位,絕不要孤立地只聽幾個單詞短語;同時要先學習,掌握并熟練運用英語的五種基本句型,弄清句子結構。
三、“讀、背和默”的訓練
“聽說”和“聽寫”訓練以后,就要“讀、背和默”了。我們把《高效備考新模式·英語》的40個話題材料里的相關句子和語篇模板的聽寫記錄翻來覆去地高聲朗讀,達到基本會背誦的程度,然后就整段整篇地默寫出來。采用“聽、說、讀、寫、背、默”六法并舉的學習方法,利用手、耳、眼、嘴等多種器官將信息輸入到腦子里,學到的英語知識是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而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把語音、語調和語感、單詞的意義和拼寫、句型、語法等知識的學習和運用融于一體;不但可以把原來“晃晃悠悠”的英語知識固定下來,把“濫竿充數(shù)”的剔除出去,而且可以在腦子中形成音形一體化的英語形象,只要聽到一個詞的發(fā)音,腦海中會立即浮現(xiàn)出這個詞的形象,反之亦然,只要看到一個詞的形象,耳邊似乎會立即響起這個詞的聲音。到了這種程度,說明你的英語熟練程度已經大大地提高了。熟悉的單詞短語多了,利用《高效備考新模式·英語》的閱讀理解微技能導練進行針對性地訓練,再利用五年高考真題進行綜合訓練,英語成績想不進步都難。
“讀、背和默”的訓練應該遵循的原則:英語是一門需要不斷積累的學科,訓練一定要持之以恒,相信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沒有量變就不會產生質變。此外,背誦英語短文時,可以借助漢語,省時省力,把一句一句漢語口頭“翻譯”出來,久而久之,熟能生巧,自然而然,想說的英語就能脫口而出。
我在接任高三教學后,運用此法,同學們取得了較大進步,現(xiàn)在他們每天都信心百倍地進行“聽、說、讀、寫、背、默”訓練,復習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濃,勁頭越來越大。
以上方法,希望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 蔣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