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允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方式發(fā)生改變,三坐人群(坐車上班、坐著工作、坐著娛樂)越來越多,我們的社會慢慢進入了老齡化,由脊柱退行性變引起的疾病也逐漸增多。頸椎病和腰椎病是其中最常見的疾病,對于患有這類疾病的人群應該怎么治療和保養(yǎng),成了大家關(guān)注的焦點。
臨床發(fā)現(xiàn),頸椎病和腰椎病的患者,絕大部分可以通過非手術(shù)治療得到控制和緩解。因此我們的首選處理是非手術(shù)治療。人體結(jié)構(gòu)非常精密,沒有任何組織和器官是多余的,姑且不論手術(shù)的風險,再好的手術(shù)也會給人體帶來影響和破壞,況且我們知道,人體生長發(fā)育過程的結(jié)束,就是衰老的開始,所以脊柱退行性變是不可避免的,期望通過一次手術(shù)達到一勞永逸,治愈退化性疾病是完全不可能的。
頸椎病和腰椎病治療的目標是控制和緩解病情,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自覺不痛或者癥狀很輕微,我們就可以說患者本次“治愈”了;但是當患者久坐、勞累或者受涼后,則可能再次復發(fā)。因此,頸椎病、腰椎病經(jīng)治療好轉(zhuǎn)后,平時的保養(yǎng)和正確鍛煉非常重要。
頸椎病患者要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避免頸部受涼;避免高枕睡眠,避免無枕睡眠。右圖顯示的是無枕和高枕時頸部的狀態(tài),可見這兩種狀態(tài)都改變了頸椎的正常生理曲度,長期如此就會引起頸椎病。因此,枕頭高度應適宜,習慣平臥者,枕頭高度約相當于一拳高,習慣側(cè)臥者,則和自己肩部等寬;枕頭擺放位置要恰當,不應放于頭部,應將它置于頸部,保證頸部肌肉能得到支撐和休息(因此也許叫“枕頸”更合適);枕頭外形以兩頭高、中間低的元寶形為佳,若不習慣元寶形者,也可用平枕,但不宜采用中間高、兩頭低的山丘形;枕頭材質(zhì)應選用質(zhì)地柔軟、透氣性好的填充物。此外,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哮喘的人有時需要睡高枕,患低血壓、貧血的人則有時需要睡低枕。
患有腰椎病的人群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久坐;避免坐低矮的凳子、沙發(fā);避免久蹲;避免長時間彎腰活動。坐位休息時,要用墊子靠緊腰背部;臥位休息時,腰部要墊薄枕。要避免睡軟床;避免腰部受涼;避免提、拿、扛重物。
有確切研究表明,長期的、有針對性的鍛煉,能明顯減少頸椎病、腰椎病復發(fā)的幾率及復發(fā)時的癥狀。不是任何一種鍛煉對每一個人都適宜的,也不是每一種鍛煉都能對人體全身產(chǎn)生必要的幫助,比如跑步、走路、跳舞等對人體肺功能改善有益,但卻對脊柱、關(guān)節(jié)有疾病的人有害(尤其是體重偏胖的人),因為跑步、走路等活動均屬于需要承擔體重的活動,這類活動過程中,脊柱、關(guān)節(jié)都需要承擔體重,且跑步、走路等對脊柱肌肉基本沒有鍛煉的作用。
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便捷性,我們能從網(wǎng)絡上搜索到很多關(guān)于頸椎病的鍛煉方法,“米”字操是流傳最廣的鍛煉方法之一。所謂“米”字操就是以下頜或額頭為筆頭,以頸部作筆桿,反復做書寫“米”字的動作,據(jù)稱能夠起到放松頸部肌肉,緩解頸椎壓力的作用。但“米”字操真的有這樣的功效嗎?我們知道頸椎鍛煉的目的除了放松緊張的肌肉外,還有增強脊柱穩(wěn)定性的作用,而且這些鍛煉不應當給自身帶來危害。日常生活中,頸椎向前屈較多,后伸較少,所以頸部肌肉,尤其是項背部肌肉鍛煉較少,“米”字操主要是進行了頸前部肌肉的訓練,后側(cè)肌群少有運動,僅僅起到了頸前部肌肉牽伸的作用,而且由于缺乏頸部肌肉等長收縮(肌肉收縮過程中長度不變,肌肉力量增加,這種收縮稱為等長收縮,也叫靜力收縮),頸部肌肉力量幾無增加,因此,對頸椎穩(wěn)定性改善不大。況且頸椎病分很多種類型,不是所有類型的頸椎病都可以進行“米”字操鍛煉,比如“米”字操中的頸部側(cè)屈動作,可能導致頸椎間孔縮小,而椎間孔是神經(jīng)根穿行的通道,從而導致神經(jīng)根受壓,會加劇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的病情;“米”字操中的頸部后伸動作,可導致頸椎管狹窄,從而加重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的癥狀;“米”字操中的頸部旋轉(zhuǎn)動作,可導致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血管扭曲,從而引發(fā)眩暈,甚至發(fā)生猝倒。
對于頸椎病患者,我們推薦采用以下兩種方式鍛煉。
1.俯臥背飛:鍛煉方法為采取俯臥位,逐漸將上半身抬起,停留半空中5~8秒鐘后,緩慢放下,休息8~10秒鐘后,再次抬起上半身,反復15次即為1組,每日3組,該鍛煉對腰痛患者同樣適宜。
2.雙手抱枕抗阻:雙手十指交叉合攏,將其舉過頭頂置于枕頸部,然后用力將頭向后仰,同時雙手逐漸用力向前推8~10秒(也就是雙手和頸部進行力量對抗練習),如此連續(xù)15次為1組,每日進行3組。
對于腰椎病患者,我們推薦采取以下方式鍛煉。
1.小燕飛:俯臥于床面,將上半身與雙下肢同時抬離床面,在半空中停留8秒鐘,放下休息10秒鐘,然后再次抬起,重復15次為1組,每日3組。該方式適用于年輕患者,肌肉力量較強者。
2.五點支撐:患者取仰臥位,雙膝屈曲,以足跟、雙肘、頭部作支撐點,抬起骨盆,盡量把腹部和膝關(guān)節(jié)抬平,在半空中停留8秒鐘,然后緩慢放下;休息10秒鐘后,再次抬起骨盆。重復15次為1組,每日3組。該鍛煉適于年老體弱、肌肉力量較差者。
3.俯臥背飛:鍛煉方式同前。對部分腰背部肌肉松弛的腰痛患者,練習倒退行走也有一定幫助。
對脊柱退變的患者來講,游泳是非常好的鍛煉方法,對于體型偏胖的人尤其適宜,因為水的浮力幫助人體承擔了大部分體重。也許有人會說“我不會游泳呀”;不會游泳沒關(guān)系,只要你在水里運動,哪怕只是動動手、動動腳都好,就起到了鍛煉的效果,當然最好是在溫水池里游泳,如果是普通游泳池,則需要每次游泳結(jié)束后及時將身體擦干,并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