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オ?
[摘 要]語文教學既要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又要滿足學校及家長的要求提高學生成績,需要從做好課前準備、上一堂高效的課、落實好課后的鞏固和練習三個方面著手。
[關鍵詞]提高效率 課前準備 課堂高效 課后鞏固 拓展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030030
在當前形勢下,語文教學既要適應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又要滿足學校及家長的要求提高學生成績,對一線的語文教師來講,提高語文課堂效率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就一堂語文課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談幾點體會。
一、重視課前準備
課前教師要吃透教材,摸清學生的底子,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備好課,設計符合學生思維層次、思維規(guī)律的教案,根據(jù)課文的需要準備好課堂所需的材料。教師的設計要像攀登階梯一樣,步步升高,逐漸推進,才可以引導學生的思維也隨之攀登,并向縱深發(fā)展,這樣學生才能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知識提高能力。教師對于這堂課的重點、難點、教學思路、練習題目要胸有成竹,才能在課堂上收放自如、張弛有度。只有做好這些準備工作,才具備了上一堂高效課的前提。否則,課堂教學將漫無目的似一盤散沙,低效或者無效,甚至會引起學生對學科、對教師的輕視乃至厭煩心理。
對學生來講,課前準備主要是預習,目的是掃清字詞障礙,解決一些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既培養(yǎng)了自學能力,又節(jié)約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預習切忌流于形式,敷衍了事還不如不布置預習。有些學生的預習只是簡單照抄作者簡介或知識時代背景,不動腦、不篩選、不拓展,當然不能完全理解,那就毫無意義,不如讓他們省下時間看一些好的電視節(jié)目,開闊一下眼界。
二、上一堂高效的課
第一,要把握好與學生的關系。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組成的雙邊活動,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的潤滑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既喜歡你又尊敬你,會很好地促進課堂效果。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教師親近學生、熱愛學生、鼓勵學生,與學生共建課堂,與學生互動探究,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變得大膽,踴躍發(fā)言,積極表現(xiàn)自我,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果一堂課學生不專心不熱情,教師就會沒有上課激情,上完也會感覺很失敗,所以當學生表現(xiàn)不好時教師要提醒,或者拿學生開個善意的玩笑,逗個樂子,甚至自我調(diào)侃,調(diào)整課堂狀態(tài)。
第二,要增強教師語言的感染力。一堂課的內(nèi)容如果很抽象、脫離實際、過程刻板,就容易使學生厭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充滿了情感美,如果教師能把自己對教材的把握理解以及自己的感情與作品本身蘊含的感情有機融合在一起,聲情并茂,就能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學習《最后一課》時,教師可模仿韓麥爾先生的動作、表情,讀出沉痛的語調(diào),讓學生感受當時的氛圍。學習《唐雎不辱使命》時,教師可以做一些動作,表現(xiàn)唐雎的義正詞嚴、臨危不懼,讓學生融入文本自然能很好地理解文本。教師語言要盡可能和藹親切,讓學生感到溫暖;形象生動,化抽象為具體,使講解具有直觀性;幽默風趣,使學生聽起來輕松愉快,津津有味。
第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一堂高效的語文課,必須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心力集中、積極思維,最好做到五到,眼耳口手心全都到位,能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并能有重點地做好筆記。教師要把課本研讀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多學,學生對課文充分閱讀是分析課文的前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堅持。
第四,教師盡量做到“六講”“六不講”?!傲v”:1.講好重難點。2.講好規(guī)律。比如遇到一段環(huán)境描寫,就可以引導學生總結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遇到人物描寫,就可以總結人物描寫的方法。3.講好方法。語文問題的回答并不是隨意而為的,也像理科一樣有著嚴密的邏輯,有法可依。學生答題時往往隨意性很大,教師上課時就要隨時指導方法總結規(guī)律。4.講好易混淆點。5.講好易錯點。6.講好易漏點。
“六不講”:1.不講學生已經(jīng)會的。2.不講學生怎么也學不會的(過于深奧生澀的東西反而會讓學生產(chǎn)生挫敗感)。3.在學生思考或做題時不講打岔的話。4.在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時不講刺激學生的話。5.在學生思考發(fā)言過程中不急于講出答案。6.評價學生時不講過火的話(過火的話包括華而不實的鼓勵肯定和負面的打擊嘲笑學生的話)。
新鮮的情勢、奇妙的方法、奇特的事例、風趣的語言、高貴而純粹的情操、良好的教學氣氛、張弛有致的課堂節(jié)奏……這些都是我們教學過程所追求的,以及趨于成熟的教學技巧、教學藝術,使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渾然一體,盡可能讓學生在不那么明顯地感覺到教師的教育意圖的狀態(tài)下自然地融入語文課堂,愛上語文,從而實現(xiàn)精美文章的精妙解讀。
三、課后注重鞏固與拓展
課后作業(yè)的布置要精練而且有效。需要學生記憶的、閱讀的、練筆的東西在布置下去后一定要落實到位,及時檢查反饋。鼓勵學生閱讀一些課外文學作品,在有限的條件下盡可能讓學生多閱讀。
只要在一堂語文課中努力做到這些,基本上就奠定了一堂高效語文課的基礎,并且在不斷的實踐中我們必將發(fā)現(xiàn)更有效的方法途徑。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