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金?オ?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學生厭學,教師頭疼。究其原因,是教師將本來豐富的語文學習變得單一乏味,打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合理拓展語文教學,溝通語文和生活的聯(lián)系,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使學生得到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語文教學 生活 溝通 趣味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030018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正因為語文和生活的聯(lián)系最為緊密,也使得語文成為最豐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學科之一。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卻出現(xiàn)了和預期截然相反的情況,學生并不喜歡語文學習,全然不理解教師的一片苦心,也有的學生倒是坦然,知道語文很重要,但就是提不起興趣來。反思我們的語文教學,是我們把教材當做了教條,人為地割裂了語文和生活的聯(lián)系,使原本豐富多彩的語文變得單一而乏味,學生厭學也就在所難免了。怎樣讓學生熱愛語文,耐心細致地學習語文呢?
一、合理拓展教材內(nèi)容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倍F(xiàn)狀是教師把學生記住教材中的條條框框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讓學生停留在教材這座橋梁上,而置越過橋梁的旖旎風光于不顧,這樣乏味的學習學生自然是不感興趣的,久而久之,學生完全喪失了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甚至產(chǎn)生強烈的抵觸情緒,所以要跳出教材教語文?!冻鰩煴怼肥浅踔腥昙壍囊黄n文。在教學前,筆者首先布置學生通過看《百家講壇》,閱讀《三國演義》原著等方式,讓學生了解三國故事,了解人物的經(jīng)歷,粗知人物形象,這樣在學習課文時,學生能結合諸葛亮的經(jīng)歷和抱負,深入人物內(nèi)心世界,理解作者對蜀漢政權的赤膽忠心和對后主的殷切期望。因為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力量,所以學生能主動去學習文中的各個知識點,教師只做點撥,學生也免去了死記硬背之苦。
二、溝通生活與語文的聯(lián)系
社會生活豐富多樣,語文教學也當貼近生活?!读袑幐窭盏臉洹芬晃脑佻F(xiàn)了列寧格勒人民在戰(zhàn)云密布,魔劍高懸的900個日日夜夜里,寧可凍餒而死也不愿意砍伐樹木取暖的事跡,表現(xiàn)了他們精神的強健和人格的高貴。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之后,教師可適時地將學生的視角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讓學生說說議議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感。學生從身邊的不文明行為說到社會上的不道德現(xiàn)象,甚至還有學生說到了“大老虎”,認為信仰就是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體現(xiàn)并樹立的,個人的崇高信仰才能形成社會的意志和力量。學習這篇課文,會啟發(fā)學生長期觀察社會,思考所見所聞并反省自我。
三、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
語文教學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如果采用一貫的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學生難免會產(chǎn)生厭倦的情緒。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必須要采用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楊修之死》一文時,學生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并為楊修之死深感惋惜??吹綄W生意猶未盡,筆者布置學生在課后閱讀原著的相關內(nèi)容并探究楊修之死的深層原因,組織了“楊修之死解密”的課堂展示。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鍛煉,初步懂得了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展示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達到了知、能、行、意的統(tǒng)一。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瓶頸,讀寫結合是有效的突破方法,溝通讀與寫的橋梁是思考。在閱讀教學之后,經(jīng)常組織學生寫簡短的感悟和評論,并耐心地組織學生進行展示、點評,能極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課本劇、辯論會、詩歌朗誦會等都是語文課堂教學可以采用的形式。
四、有情趣地組織課堂教學
“教學未見情趣,必不樂學?!备挥星槿さ纳罨虒W,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活起來,樂起來,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課堂上教師語言的魅力不僅能直接感染和影響學生,而且對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具有莫大的作用。一段別致新穎的導語,猶如一把開啟新課的金鑰匙,將學生帶進知識的寶庫;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提問,激發(fā)了學生旺盛的探索欲,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心底發(fā)出“我要學”的聲音;幽默的話語,更能為課堂增添活力。下午的課學生往往精神不振,聽課效率低。筆者注意到有個男生已經(jīng)趴在書桌上呼呼睡著了,壓制住心中的怒火,微笑著說:“看到××同學的姿態(tài),我想起了李白的詩‘口水三千丈,緣睡似個長。”全班不禁哈哈大笑,××同學也被大家的笑聲叫醒了。一句古詩的活用,不僅含蓄地批評了上課睡覺的學生,最重要的是活躍了課堂氣氛,無疑給原本沉悶的課堂打上一針興奮劑,改善了教學效果。
美國教育家華特指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師只有把語文教學植根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語文教學才會活色生香。只有讓生活走進課堂,讓教學貼近生活,靈活應用各種充滿情趣的教學形式,努力把課堂打造成師生平等、愉悅互動的平臺,才能從教師“一花獨放”的現(xiàn)象轉變成學生的“百花爭春春滿園”,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使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