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慶 高菁
陶某和周某系相識多年的朋友,2014年6月10日,周某以其生意缺少資金為由向陶某借款10萬元,同日,陶某向周某的賬戶轉款10萬元。但周某至今未歸還分文借款。為此,陶某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周某歸還借款10萬元;本案訴訟費由周某承擔。
被告周某辯稱,被告系與原告丈夫龍某商量做油罐車生意,在購買車輛過程中龍某沒有出錢。我雖然收到原告通過銀行轉過來的10萬元,但這不是借款,而是原告替龍某出的投資款。且龍某已經以各種理由從被告處把該款拿走了。所以,原告不應向被告主張歸還借款。
法院經審理查明,2014年6月10日,原告向被告賬戶轉款10萬元,轉賬用途記載為借支。后原告分別于2015年2月8日和2月10日打電話給被告,催其歸還上述款項。根據電話錄音,雙方就該款是否屬于借款存在分歧。2015年4月21日,原告以被告未歸還借款為由訴至法院,引發(fā)本案糾紛。
法院審理該案后認為,原告向被告轉款的事實,雙方均予以確認。被告主張該款為原告代案外人龍某支付的投資款,且該款已被案外人龍某索回,但被告未舉證證明上述事實,故法院不予采信;根據銀行電子回單的記載,該款用途為借支,雖被告未向原告出具借條,但根據證據概然性原則,法院認定該款屬于借款。故原告主張被告歸還借款,理由正當,法院予以支持。據此,依法判決如下:
被告周某于判決生效后七日內歸還原告陶某借款10萬元。
本案由原告陶某預交的受理費2300元,由被告周某承擔,此款跟隨上述款項一并給付原告陶某。
【點評】根據有關法律之規(guī)定: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睹穹ㄍ▌t》第一百零八條規(guī)定:“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而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p>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民法通則》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為此,法院作出了上述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