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茜
“‘但得五湖明月在,春來依舊百花香。讓小孩心靈健康、身體健康,培養(yǎng)他們學習和生活的可持續(xù)的能力,這比讓他們學具體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
讀《及格主義》這本書時,我不知不覺地用筆圈畫了許多文字,仿佛這樣便可以把這些話當成一枚枚種子,往心里埋得深些再深些,讓身為人母的我可以從中汲取能量,擦亮一度迷茫的雙眼,堅定、踏實地陪伴孩子走向未來。
回顧過往,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自認為心態(tài)較為端正,鼓勵孩子在學習之余參加各項文體活動,但是不強加負擔,寒暑假共同安排假期生活,讀書、寫字、外出旅游,領略生活,珍惜當下。
孩子上小學后,我原本覺得穩(wěn)妥的一切在不知不覺中有了微妙的轉變。起先是和老師的交流讓我產生了危機感。老師都反映,活潑好動的女兒朵朵在上課時管不住自己,雖然回答問題很踴躍,但只要一有空閑就會跟周圍的同學講話,且能帶動群體,讓老師很頭疼。
其次是辦公室里老師們的接連反饋。本學期,我一周中有三天都是在下午第三節(jié)課教學,而這個時候正好是朵朵的放學時間。我不在的時候,小家伙到了辦公室,首先是翻箱倒柜地找零食填飽肚子,然后就在辦公室里這兒逛逛,那兒轉轉,什么事都管,就是不寫作業(yè)!有時候,老師們實在看不下去了,便加以規(guī)勸和管教,小家伙這才不得已翻開作業(yè)本……
小學與幼兒園不同的教學方式與要求完全束縛了孩子,也讓我這個當媽媽的感到無所適從,從前心目中活潑有趣的小孩一下子成了“調皮鬼”“磨蹭娃”。我深感無奈之余只得板下面孔,抽出時間來督促與監(jiān)管。有時候對孩子兇得很了,心里也很煩躁,只是不知該如何兩全。
《及格主義》便是在此時如一場及時雨般來到了我的書桌前。翻開目錄,《紙糊的“虎媽”》《讀書有什么用》《教育不是越多越早越好》《“人墻”父母的危害》《苦逼的教育》《接點地氣好成人》……一下子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趣。
瞧,我知道了:
1.“人不因成功而快樂,而因快樂而成功。”一個人倘能找到自己的樂趣,找到生活的意義,那他(她)就是成功者,而且這個成功是他人奪不走的。
2.倘若教育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學業(yè)上的成功對未來的作用始終都是有限的。
3.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熱愛”,其他的一切,比如專業(yè)、職業(yè)、名利,都會“自洽”。
4.教育應該教給學生一個常識,就是常識本身是多元的。
5.教育的過程,其實就是通過一定的體驗,實現(xiàn)行為的改變。
6.松散的戶外玩耍,容易培養(yǎng)人的想象力和品格。
7.“成人”和“家長”是不同的概念。
8.孩子的成長如白駒過隙,不可錯過,日后后悔已無濟于事。想來彌補,已經時過境遷,兒女已經成人,再去管已經礙事……
讀一本書或許不能立竿見影,但卻可以洗滌蒙塵的心靈,使其不粗魯盲目、隨波逐流。
靜下心來細想,朵朵的活潑使她在參加各項活動時大膽、自信,也曾取得了一些好成績。對于朵朵的磨蹭,我一度寬容地以為是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使然,容易被各項新奇的東西所吸引,并篤定地相信,等她年歲長些就會有所轉變。為什么我現(xiàn)在卻又急躁地希望她一夜之間就能改掉這些壞毛???是什么讓我變得如此急于求成?我在乎的究竟是孩子的成長還是自己的面子?
其實孩子帶給我的歡樂和感動遠多于煩惱,天冷了,她會貼心地握著我的手,無條件地給我暖著;生病了,她會摸摸我的額頭,問問我好些了嗎;愛吃的東西也會大方地夾到長輩的碗里;縱然我經常對她冷言冷語,她還是一臉燦爛地向每一個人宣告:“媽媽最好”“最愛媽媽”……
一日,朵朵放學后從口袋里掏出一張?zhí)镒指窦?,羞澀地交到我手中,打開一看原來是寫給我的信,表達了她對我的愛。
心下愉悅之余不禁感動:也許朵朵不夠十全十美,但她是一個心地善良,有著一顆水晶般心靈的孩子。有女如此,還有什么不知足的呢?剩下的一切,就讓我們慢慢來……
“但得五湖明月在,春來依舊百花香?!边@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因為它讓我看到了希望。教育是沒有終點的,只要我還在讀書,還能思考,教育便沒有終止的一天。但愿此生少一些錯過,可以與好書相伴,在不期而遇的溫暖邂逅中行進至人生更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