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目標】
1.明確景物描寫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掌握景物描寫的基本方法。
【技法指津】
景物是客觀的,而寫景之人是有情感的。觀察、描摹景物的過程本身就是表達主觀感受的過程。因此,最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間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體。
具體來說,同學們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情隨景生,觸景生情
生活中,我們常常在看到某種景物時忽有所感,思緒滿懷,進而借著對景物的描寫把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同時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這就叫“情隨景生,觸景生情”。如朱自清對春天深沉的感情,就是通過描繪春天各種景物來抒發(fā)的。作者既描繪了各種果樹的花朵,又描繪了草地上盛開的野花,并把賞花的欣喜之情傾注于字里行間,內(nèi)在的感情與外在的景物交融為具體可感的藝術(shù)形象,畫面也因此抹上了濃郁的抒情色調(diào)。
二、以景襯人,以人帶景
為了把景物寫活,有很多作者常常采取以人帶景的方式行文。換句話說,就是通過人物的視角寫景,以景物烘托人物的心情。如老舍《濟南的冬天》一文中寫到濟南溫晴的特點:“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鄙交钇饋砹?,竟然還有著人一樣的動作;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居然還會說話,這就烘托出人們心滿意足的心情,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強烈的熱愛之情。
三、移情于景,借景抒情
作者帶著強烈的感情來描繪景物,把自己的感情注入景物中,所寫之景就被作者賦予了濃厚的主觀色彩,這就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這時,作者往往會展開想象,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借助對景物的描寫表達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