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蔚
【摘要】:本文主要從意圖的角度正面剖析表現(xiàn)本攝影作品,同時探討本攝影作品,脫離畫面本體之后,結合命題和注釋,傳達的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以及對當代藝術的影響。
【關鍵詞】:攝影;藝術;基督
一、作品的表現(xiàn):一幅照片
作品表象的畫面內容,堅幅的居中構圖,整個畫面呈現(xiàn)暖色調。漂亮的紅色可以明顯感覺到光影的層次。畫面的右上方的強光散落在畫面居中位置的十字架和基督像上,四十五度角構成的十字架和基督像有明顯的光影對比,在光影的自然過渡下十字架和基督像的立體感呈現(xiàn)明顯,同時凌亂無序的氣泡和雜質充滿整個圖面,營造出如虛如幻的神秘的氣氛。作者用攝影作品將基督美化,完成了這幅虔敬的、安詳?shù)摹⑸衩氐恼掌?/p>
以上我用描述的方法,對畫面再現(xiàn)。同時也是我欣賞這幅作品的過程,而這幅作品在我觀后產生思維突變的并不是畫面本身,而是作品的名稱及注釋。
二、作品名稱:《Piss christ》《尿溺中的基督》
作品注釋部分內容::作者賽拉諾認為:他對液體的便用,尤其是強調這些液體與基督教聯(lián)系起來,是他試圖將自己與基督教之間的關系私人化和重新定義的手段。:賽拉諾說:這不是一張批評性的或者憤怒的照片,我的本意是要美化基督。
三、作者簡介
安德里斯·賽拉諾(AndresSerrano)1950年生于美國紐約。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家庭,父親是南美洲洪都拉斯人,母親是一句英語都不會說的古巴人。從小賽拉諾在意大利社會長大,邊緣和不正經的狀態(tài)成為他生命體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3歲退出天主教會,15歲中學輟學,17歲進入布魯克林美術館學校。在學習藝術的兩年間染上毒癮,28歲戒掉毒癮,并在廣告公司當上了藝術指導助理。至今他還在從事藝術指導及獨立攝影師的工作。
四、作品的矛盾性
從古至今矛盾的理解不斷在完善。同時理解的角度越來越多。我選擇從辯證法上來切入主題,辯證法中指客觀事物和人類思維內部各個對立面之間的互相信賴而又互相排斥的關系。在這種的思維方式引導下再來解讀賽拉諾的作品,假如單純從賽拉諾的影像來看:看不出作者的叛逆和不潔,只是看到虔誠與邪惡,生與死等對立的二元性影像和事物,但評論家在評論賽拉諾的作品時,提出賽拉諾的作品意義并不在作品本身呈現(xiàn)的影像,而是更多的靠標題、手法和主題這樣的一些附加消息,使作品保持爭議,同時總是挑起事端。而事端的背后,人們總是對賽拉諾的思想產生聯(lián)想和思考。
作品中的基督:用來指代耶穌的神性,他是上帝的獨生子,是在耶穌復活升天后的稱呼,在使徒傳中開始使用。耶穌的門徒都稱他為主,為夫子即老師的意思。人一旦相信并且迎接基督為自己的救世主,就將永遠成為上帝的兒女。永活的上帝會時刻帶領你的人生,讓你不再做罪的奴仆,而是享受與上帝同在的真正的平安、喜樂和幸福。以上簡短的表述基督,在我們思維習慣中基督的表現(xiàn)總是與神圣、圣潔、美好直接連接在一起。
作品中的尿:稱尿液或小便,是人類和脊椎動物為了新陳代謝的需要,經由泌尿系統(tǒng)及尿路排出體外的液體排泄物。在我們思維習慣中尿的表現(xiàn)總是與骯臟、細菌、惡臭等等聯(lián)系在一起。
在視覺信息的截取和告知中,攝影的真實并不等同于被攝物本身,人們通過對影像的解讀建立了影像和事實之間的相互依存。從1839年至今,攝影這門工具承擔了對可視世界的忠實還原,而在還原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并不僅僅還原被攝物身的表現(xiàn),而還原生活世界里的道理。基督像和尿液而這兩件格格不入的事物,賽拉諾卻將它們融入到同一件作品當中,這僅僅是表象。賽拉諾利用特有的視覺符號和標題,把神化的物質和物化的精神有機融合,同時又將欣賞者的思維憤怒地扭斷。此前至今的解讀過程中,沖突的思想也隨之產生。宗教禁忌是可以突破的。至今作品的支持者中還有部分教徒。代表人物為天主教修女Wendy Beckett。矛盾的普遍性不僅僅從作品的影像、命題、注釋中體現(xiàn),在作品的受眾體中也不斷延伸和完善著矛盾的狀態(tài)。而這種作品以外的思想延續(xù)正好詮釋了賽拉諾的藝術理解“藝術是種道德與精神上的責任,它要切開一切偽裝的方式,而且直指靈魂?!?/p>
千百年來,人們對耶穌的概念被各種表現(xiàn)方式塑造,并且習慣性地將這些表現(xiàn)載體當做耶穌本身,慣性思維中上帝一定是光輝燦爛、神圣崇高,于是慣例變成信仰,賽拉諾的作品只是將基督像和尿液作為某種符號。這種符號勝過實物,副本勝過原本,表象勝過現(xiàn)實,現(xiàn)實勝過本質。賽拉諾用作品表述了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傳達了一個普遍的觀點。神化的偶像、漂亮的物件、幸福的人生等等組成象征性的各種符號,同時,貫穿生死共存、矛盾共存,它漂游在改變我們每天生活的感知之間和對這個世界從不同角度凝視和觀察。在反省個人的親身經歷的社會生活與歷史過程中個人心理上形成的糾結與潛在焦慮,借助思索與意識物化形成藝術作品的過程,是否真正詮釋了《尿溺中的基督》背后賽拉諾德糾結和焦慮。
五、影響當代藝術的一股力量
世界各地藝術家都在完成各類的藝術作品,當代藝術作品反映社會問題居多的共性是相通的。當代藝術是社會綜合癥表現(xiàn)的敏感區(qū)域,藝術作品本體和藝術家本體尚未從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形態(tài)綜合體重剝離出來,以至于價值判斷上沒有形成獨立的完整的體系,這直接影響藝術反映社會的具體效果和藝術與社會活動互動的方式,更多的是抨擊和防御,甚至扭曲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意識形態(tài)。賽拉諾的作品本身對當代藝術有多大的影響,我無從考證。而我更認同影響當代藝術的這股力量并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者選擇用非主流邊緣的方式觀察這個世界和自己,而這些被人所忽略。排斥的主題中,貫穿了二元對立的界線:高貴和低賤、物質和精神、肉體和靈魂、奴役與主宰、主流和邊緣、世俗和神圣。賽拉諾用自己的工具,解消僵化的價值體系,將鄙棄的排泄物,禁忌的、骯臟的尿液中呈現(xiàn)視覺美感,打破習以為常的價值體系,打破約定俗成的分類系統(tǒng),顛倒既有的認知,賽拉諾將作品的主題重新獲得新的意義。意義的表現(xiàn)多元化,多層面,同時又相對著和諧著,對當代藝術穿越達到未知的領地,獲取新的意義和力量提供了一類思維參考模式。
在賽拉諾的藝術作品在具象的基礎上已經不再局限視覺本體的真實性,在基于一種觀念的傳達的基礎上,獲取對主觀性的價值判斷的一種理解過程,內容與形式極對立但又統(tǒng)一。內容滲透到任何形式中,而內容又通過形式而存在,而這種內容并不是一種理論、一種方法、一種定律,而是一種思維模式。模式的起點來自“人”這個個體心靈的最低處,利用藝術形式表達后,思維方式又返回到心靈深處。形象是可辨認的,形式是可以超越的。賽拉諾并不是用形式偽裝形象,而是用形式切開一切的偽裝方式進入更為本質性的意義范疇,從而直指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