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華 李勇 胡海冰
宇宙線是一種高能粒子射線,它來自外太空,帶著宇宙線起源及其傳播的重要信息。宇宙線粒子產(chǎn)生之后,在星際空間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飛行后才到達探測器,要經(jīng)歷一個傳播過程。由于星際空間比較復雜,宇宙線在被探測器探測到之前,會歷經(jīng)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1]。因此,對于從有限的信息中獲得宇宙線起源及傳播的信息就尤為重要。
1 宇宙線傳播的近似模型
宇宙線的傳播實際上是非常復雜的,因為星際空間中充滿了星際介質和各種場,致使宇宙線粒子的傳播更加復雜。宇宙線傳播的復雜性導致了求解宇宙線傳播方程的難度極大,對此通常以近似的方法進行求解。研究宇宙線傳播近似模型有漏箱模型和擴散模型。漏箱模型對宇宙線的傳播進行了簡化處理。[2]在漏箱模型中,宇宙線粒子被束縛在某一空間中,在此空間中宇宙線自由傳播,并以常數(shù)概率逃逸該空間[3]。一般用平均逃逸時間來表示逃逸概率的大小,τesch/c,其中為漏箱尺度;為光速。在漏箱模型中僅用逃逸概率來解釋宇宙線的觀測特性,[4]雖然此模型簡單,在處理束縛空間內的宇宙線的分布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能有效地解釋宇宙線的某些觀測特征。該討論主要以宇宙線原子核為主,沒有考慮能量的再分布。但是對于宇宙線電子而言,其能量損失非常大。所以,牽涉宇宙線電子傳播時漏箱模型就會有較大的誤差,此模型就不能正確反映其物理本質[5]。為了克服漏箱模型的不足,人們提出了擴散模型。在擴散模型中,宇宙線密度是不均勻的,隨著擴散的發(fā)生,密度梯度和各向異性就會出現(xiàn),根據(jù)不同的粒子和邊界條件可以把擴散簡化為不同的形式[6]。對于不同的宇宙線粒子需要采用不同的簡化方法,每個簡化忽略的物理過程也不相同,其解也是多種多樣,缺少統(tǒng)一性。
2 宇宙線傳播的GALPROP數(shù)值模型
由于宇宙線傳播過程的復雜性,直接求解特別復雜,人們就需要尋求一種新的計算方法。隨著觀測手段的進步,計算理論的完善,人們開發(fā)出了數(shù)值求解宇宙線傳播模型的GALPROP程序包。GALPROP是一個運用數(shù)值的方法求解宇宙線的傳播的程序包[7]。這個數(shù)值模型不僅能同時處理各種宇宙線粒子的傳播,還計算了傳播中次級粒子、同步輻射和彌散伽瑪射線的產(chǎn)生[8]。
GALPROP中宇宙線的傳播方程是:
這里為單位粒子總動量內的密度;
為相空間密度。為位置處廣義的宇宙線起源項,為星際空間擴散系數(shù),表示為,
為宇宙線的對流速率;為空間擴散的動量,表示為(為的是阿爾文速度;為擾動水平);P為用動量表示的能損;為碎裂時間;為放射性衰變的時間。
3 宇宙線傳播的GALPROP模型討論
GALPROP模型中采用三維圓柱對稱形狀來描述銀河系,用坐標表示,是銀心半徑,是距離銀道面的距離,是粒子總動量。在這一模型中,宇宙線粒子的傳播被限制在和z=zh=1~20 kpc的區(qū)域內,它是由放射性原子核的研究和同步輻射的分布共同決定的。[9] GALPROP計算宇宙線傳播時,能考慮到各種宇宙線粒子的傳播,不需要做簡化計算。隨著人們對宇宙線研究的深入,GALPROP程序包也隨之發(fā)展。改進后的數(shù)值模型更符合實際,增加了可選擇的空間邊界條件,極化的同步輻射,新的磁場模型,原初正電子,附加的注射譜間斷以及強子能損等。GALPROP程序包將會隨著實驗的進一步深入,逐步完善并發(fā)揮其強大的功能。我國的科研人員基于GALPROP宇宙線傳播模型開發(fā)了馬爾科夫鏈蒙特卡洛程序包CosRayMC。該程序包能從觀測數(shù)據(jù)上進行多維參數(shù)的約束來研究宇宙線[10],CosRayMC程序包的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我國科研人員在宇宙線研究領域的新發(fā)展。
總之,新發(fā)展的GALPROP能以標準天體物理格式輸出所有選擇的宇宙線粒子譜,可以和觀察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期望達到最真實地模擬銀河系宇宙線的實際情況。
參考文獻
[1] 徐春嫻.宇宙線入門[M].朱清棋,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2] Thomas K.Gaisser,Cosmic Rays and Particle Phys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1990.
[3] A.Putze,L.Derome,D.Maurn.et al.A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technique to sample transport and source parameters of Galactic cosmic rays[J].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9,497(3):991-1007.
[4] 俞允強.物理宇宙學講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 Strong,A.W.,Moskalenko,I.V.Ptuskin,V.S.Cosmic-ray propagation and interactions in the Galaxy[J].Annal Review of Nuclear and Particle Science,2007,57:285-327.
[6] Atoyan,A.M.,Aharonian,F(xiàn).A.,V?olk,H.J., Phys.Rev.D52,3265(1995).
[7] The Galprop code for cosmic-ray transport and diffuse emission Production[EB/OL].http://galprop.stanford.edu/.
[8] A.W.Strong and I.V.Moskalenko,Astrophys. J.509,212(1998).
[9] Adriani O,Barbarino GC,Bazilevskaya G A,et al.A new measurement of the antiproton-to proton flux ratio up to 100GeV in the cosmic radiation[J].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9,102(5):051101.
[10] Jie Liu,Qiang Yuan,Xiao-Jun Bi,et al.Cosmic ray Monte Carlo:A global fitting method in studying the properties of the new sources of cosmic e±excesses[J].PHYSICAL REVIEWD,2012,85(4):04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