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社博
教育是“以文化人,以德潤心”的文化活動。
教育的指向是不斷發(fā)展著的主體的個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終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觀精神(文化)中的真正富有價值的內(nèi)涵分娩于主體之中。學校正是傳播文化并將其真正價值“分娩于主體之中”的地方。
學校文化活動的核心是一種使命與精神,是置于學校頂層、超越學校權力之上的文化價值認同和師生共守的承諾與愿景,它的最高指向是“真、善、美”。
古語有云:“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育人要真,一份倫理之真,認識之真,實踐之真,為師者忠誠教育、誨人不倦,求學者篤信好學、勵志進取。校園內(nèi)處處洋溢著一種誠信自律、慎獨謹行的景象,師生們在知行同一中博聞強志、成己為人,在情境體驗中立德潤心、明志致遠。
育人亦需善,詩曰:“信師行師,自可名師;知善致善,是為上善?!惫守S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的實質(zhì)和使命,蘊含了鮮明的以善為美的價值取向,傳遞愛心善意,力求臻于至善。在追求卓越的教育活動中讓每一個普通生命的個性特長盡情綻放,進而在個體心靈深處植下善的種子。
但凡以真和善育人的行為都是美的,其目的在于文化的陶冶和人格的發(fā)展,其結(jié)果必是一種內(nèi)在的深厚的持久之美,而絕非淺薄短暫的時尚之美。見義勇為、愛心助盲、拾金不昧等善行義舉已是他們內(nèi)化為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其行為給人以情感的感染和心靈的震動,能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思想情懷油然而生。
人的生命成長是內(nèi)在的、無形的、漫長的,而且是靜悄悄的。因此,真教育是在無聲無形中潤心化人,是內(nèi)化在學生生命中的,潛移默化的東西。以人為本,尊重生命,讓教育回歸樸素與本真。
大道至簡,真教無形,路正者從者眾!
(作者系西安惠安中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