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葉面鎂營養(yǎng)促進妃子笑荔枝果皮著色的生理成因

2016-05-30 15:30周開兵周曉超蘇陽高丹
熱帶作物學(xué)報 2016年9期

周開兵 周曉超 蘇陽 高丹

摘 要 以妃子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cv. Feizixiao)成年樹為試材,探討葉面 Mg 營養(yǎng)調(diào)節(jié)妃子笑荔枝果皮著色的效果及其初步原因。以葉面噴Mg為處理,以噴清水為對照(CK),分別在坐果后1 d(2013 年5月5 日)和8 d進行葉面噴肥處理,觀測果皮著色、內(nèi)源激素含量和相關(guān)關(guān)鍵酶活性的動態(tài)變化。在坐果后15 d,Mg處理的果皮h值最低和果肉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克服了果皮“滯綠”現(xiàn)象。在果實生長發(fā)育過程中,Mg處理與CK的果皮生長素(IAA)和乙烯(Eth)含量、葉綠素單加氧酶(PaO)和葉綠素酶(Chlase)活性在同期間均無顯著差異。在坐果后11 d后,Mg處理在果皮赤霉素(GA3)和脫落酸(ABA)含量及類黃酮糖基轉(zhuǎn)移酶(UFGT)活性上均顯著高于同期CK,并且Mg處理使果皮 ABA/GA3(含量比)高于CK。Mg處理在坐果后15 d和18 d使其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顯著高于CK,而使其葉綠素含量與CK無顯著差異??梢?,Mg處理克服果皮“滯綠”現(xiàn)象歸功于果皮花色素苷含量的升高,其可能通過提高ABA/GA3值,進而刺激UFGT活性升高,從而促進果皮花色素苷合成。

關(guān)鍵詞 妃子笑荔枝;Mg;果皮著色;內(nèi)源激素;酶

中圖分類號 S667.1 文獻標識碼 A

荔枝(Litchi Chinesis Sonn.)在中國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臺灣等省區(qū),是華南區(qū)栽培面積最大的果樹[1],研究其果實品質(zhì)發(fā)育問題對促進荔枝產(chǎn)業(yè)和華南區(qū)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荔枝果皮著色轉(zhuǎn)紅和果肉風(fēng)味變佳均是果實成熟的重要標志,也分別是最重要的外觀和內(nèi)在品質(zhì)因素。因此,商品價值高的荔枝果實應(yīng)該是荔枝果皮轉(zhuǎn)紅和果肉風(fēng)味變佳同步發(fā)育的,其中果肉風(fēng)味品質(zhì)變佳表現(xiàn)為果肉含糖量升高和總酸含量下降,糖酸比達到最高時果肉即已經(jīng)成熟[2]。大多數(shù)荔枝品種果皮著色和果肉風(fēng)味變佳同步發(fā)育,然而少數(shù)品種如妃子笑荔枝果肉含糖量最高時果皮未完全轉(zhuǎn)紅(即“滯綠”現(xiàn)象),果面全紅時的果肉含糖量發(fā)生下降(即“退糖”現(xiàn)象)[3],存在果皮著色轉(zhuǎn)紅和果肉風(fēng)味變佳發(fā)育不同步的現(xiàn)象,在果肉風(fēng)味最佳時采收則出現(xiàn)所謂“果皮著色不良”的問題。妃子笑荔枝的果皮“滯綠”問題和果肉“退糖”問題均使生產(chǎn)者蒙受經(jīng)濟損失。因此,有必要開展妃子笑荔枝果實內(nèi)在和外觀品質(zhì)發(fā)育不同步問題的理論成因和解決辦法等研究。

由于荔枝果皮著色表現(xiàn)為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升高,同時果皮葉綠素含量下降,而與果皮類胡蘿卜素含量變化關(guān)系不明顯[4-8]。妃子笑荔枝果皮花色素苷合成與類黃酮基轉(zhuǎn)移酶(UFGT)活性變化有關(guān),隨著果皮中UFGT活性的增加,花青苷含量上升;套袋處理抑制UFGT活性的同時也抑制花青苷的合成,除袋后UFGT活性和花青苷含量都迅速增加;6-BA處理抑制UFGT酶活性的同時也抑制花青苷合成,ABA和茉莉酸處理提高了UFGT酶活性的同時也促進了花青苷的合成[9-10]。因此,要解決妃子笑荔枝果皮轉(zhuǎn)紅和果肉風(fēng)味變佳發(fā)育不同步問題,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妃子笑荔枝果皮色素代謝來使二者發(fā)育實現(xiàn)同步。由前人報道可見,對妃子笑荔枝果實套袋能解決其果皮“滯綠”問題,并且主要是套袋通過調(diào)節(jié)果皮UFGT活性而調(diào)節(jié)花色素苷合成和著色

筆者所在課題組最近已報道,對妃子笑荔枝在坐果后進行葉面噴施鎂肥處理,可成功地克服了其果皮“滯綠”問題[11],然而其生理學(xué)機制又是怎樣的?筆者從果皮激素含量和果皮色素代謝相關(guān)關(guān)鍵酶活性變化上對此問題展開初步探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地點為海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熱帶果樹研究所永發(fā)科研示范基地,該基地位于澄邁縣北部平原臺地,屬于熱帶季風(fēng)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23.8 ℃,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 059 h,年均降雨量1 786.1 mm,且熱雨同季,終年無霜;土壤為肥沃的磚紅壤。在該基地荔枝園選16年生、生長勢一致和健壯的妃子笑荔枝/大丁香荔枝砧嫁接樹10株作為試驗材料。

1.2 方法

1.2.1 試驗設(shè)計 以葉面噴清水為對照(CK),依據(jù)MgCl2在果樹上用于葉面噴肥時的常用濃度,設(shè)置1.5%MgCl2溶液為處理(Mg),進行葉面噴肥處理時,噴施至葉面和葉背滴水。單株小區(qū),5次重復(fù)。坐果后,在坐果后1 d(2013年5月5日)和坐果后5 d的上午9~10時進行葉面噴肥處理。

1.2.2 取樣及樣品處理 坐果后,果實生長發(fā)育即進入快速膨大期,此時假種皮剛剛包滿種子,即2013年5月5日,視作坐果后1 d,在每株樹樹冠外圍中部選5個大小基本一致的果實作為每次取樣的標準果,并掛牌標記,此后在不同時期對各樹動態(tài)采果樣時均參照這5個標準果平均大小,采集與其平均果徑一致的樣果。從果實開始膨大時開始到果皮全紅時為止,共取樣5次,即在坐果后1、8、11、15、18 d各取樣1次,其中坐果后1、8 d取樣均在葉面噴肥處理之前完成。果樣取自樹冠中部外圍,每次取樣采果30個/株。在田間先測定果實著色指標值,再將樣果剝皮,并將果皮和果肉分別及時用液氮速凍,帶回實驗室儲存于-80 ℃超低溫冰箱中備用。

1.2.3 試驗指標觀測方法 采用日本產(chǎn)Minolta CR2300型全自動測色色差計測定荔枝果皮a、b值,換算出色度角(h),公式為h=tan-1(b/a),a、b和h值與顏色的關(guān)系如圖1所示,其中h值越小則果皮綜合色澤越紅,各指標以每株樣樹上30個樣果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該單株(重復(fù))的觀測值。以下各生理生化指標測定時,每株樣樹(重復(fù))的果皮和果肉樣品分別制備3個測樣,取其平均值作為該株樹(重復(fù))的觀測值。采用改良Arnon法測定荔枝果皮葉綠素含量[12];采用Pirie等[13]和張昭其等[14]提出的方法測定荔枝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荔枝果肉可溶性糖含量[15];果皮生長素(IAA)、赤霉素(GA3)、細胞分裂素(iPAs)和脫落酸(ABA)含量測定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ELISA)法[16],結(jié)合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提供試劑盒說明書測定;果皮乙烯(Eth)釋放量測定采用龐學(xué)群等優(yōu)化的GC法[17]。

脫鎂葉綠酸單加氧酶(PaO)提取與活性測定參考Hortensteiner 等[18]的方法,加以改進。20 g黑暗處理5 d的荔枝果皮,放置在研缽中,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按3 mL/g FW加入提取液(0.4 mol/L蔗糖、25 mmol/L Tris-HCl 緩沖液pH8、10 mmol/L NaCl、2 mmol/L EDTA、1 mmol/L MgC12、3 mmol/L PEG600O),25 μm尼龍網(wǎng)過濾,濾液移進冰浴的80 mL 離心管,10 000 ×g、4 ℃ 離心5 min,棄上清液,沉淀1 mL/g FW 標準溶于上述溶液,10 000×g、4 ℃ 離心5 min,沉淀按0.5 mL/g FW標準溶解于25 mmol/L Tris-HCl pH 8緩沖液(內(nèi)含1% Tritonx-100),暗中4 ℃振蕩30 min,150 000×g、4 ℃離心60 min,上清液備用。加入25 μL酶液與下列溶液(20 mmol/L Pheide a、60 mmol/L NADPH、100 mmol/L Glc6P、10 mU/μL Glc6P-DH、10 μg/μL Fd)各1 μL混勻,暗中室溫反應(yīng)30 min,加入冷甲醇至終濃度70%終止反應(yīng),11 000×g離心2 min,取10 μL上清液進行HPLC分析。以HPLC色譜峰面積/min·g FW表示酶活力(或降解速率)。色譜條件:柱壓2 MPa;pH范圍:1;狹縫:10 nm;FD 激發(fā)波長320 nm,發(fā)射波長450 nm;流速0.8 mL/min;洗脫液為[67.5% 無水甲醇+32.5% PBS (pH7.0)]。

采用甘志軍等[19]的方法測定荔枝果皮葉綠素酶(Chlase)活性。將荔枝果皮在冰浴中加入液氮碾磨成粉末,加入一定量的PVP,按照0.167mL/mg標準加入緩沖溶液(0.05 mol/L pH7.5磷酸鹽緩沖液,含50 mmol/L KCl、0.24% TritonX-100),4 ℃ 抽提4 h,在4 ℃條件下10 000 r/min 離心15 min,取上清液,12 000 r/min 離心20 min,取上清液定容至一定體積,得到葉綠素酶粗酶液。用 80%丙酮從鮮綠菠菜葉片中提取色素,然后加入一定體積的石油醚萃取,葉綠體色素(主要是Chl),在醚相濃縮,醚相用冷風(fēng)吹干后得到的Chl溶解于確定體積的丙酮中備用,取1 mL 色素提取液加入24 mL 丙酮,測定葉綠素OD值,然后按以下公式計算葉綠素含量:Chl含量(μmol/L)=805×OD652,Chl的分子量按900計。反應(yīng)混合物3.5 mL,其中包括0.5 mL 50 mmol/L pH 7.5 PBS(內(nèi)含 0.24% Triton X-100)、l mL Chl 液和2ml Chl 丙酮溶液,混合物放置40 ℃水浴中,反應(yīng)30 min后,取0.5 mL混合物與4.5 mL提取液(丙酮 ∶ 石油醚=1 ∶ 2,V ∶ V)混合并充分振蕩,然后8 000 g、4 ℃、離心l0 min(若不分層,可以加入適量NaCl),取下相測定665、667、 651 nm的A值,消光系數(shù)分別按54.1、74.9、47.0 mmol-1·cm-1計算 Chl、Chla、Chlb 的反應(yīng)量,酶活力(或酶促反應(yīng)速度)以μmol/(min·g FW)表示。以沸水浴加熱失活的酶液同樣處理為空白對照。

UFGT 酶液的提取采用Murray[20]的方法,其活性測定采用Lister等[21]的方法。取樣品1 g,加液氮研磨后加入5 mL、20 ℃的丙酮混勻離心,棄去上清液,用4 mL -20 ℃丙酮再提取1次,沉淀用4 mL 溶液[0.1 mol/L 硼酸緩沖液(pH8.8)的5 mmol/L抗壞血酸]提取,上清液為UFGT酶的粗提液。取酶液0.5 mL加入0.5 mL的反應(yīng)液[0.05 mol/L 二甘氨酸緩沖液(pH8.0)、1 mmol/L的櫟精和2.5 mmol/L的UDP-葡萄糖],反應(yīng)液在34 ℃水浴30 min后,用0.75 mL 20%三氯乙酸的甲醇溶液終止反應(yīng),于5 000 r/min離心5 min,上清液貯藏于-20 ℃待測。檢測櫟精的減少量并用其表示酶活性。360 nm處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櫟精的含量,計算減少量,并用其表示酶活性。

1.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AS軟件ANOVA過程作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法作多重比較分析;采用 TTEST過程作處理與CK差異顯著性分析;采用CORR過程作一元線性相關(guān)性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Mg處理對果皮著色與果肉風(fēng)味變佳發(fā)育同步性的影響

Mg處理對果皮著色和果肉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見表1。Mg處理與CK的果皮h值動態(tài)變化趨勢相似。二者差異出現(xiàn)在坐果后11 d以后,即坐果后11 d到15 d,Mg處理極顯著下降,CK則無顯著變化;坐果后15 d到18 d,Mg 處理無顯著變化,CK顯著下降。Mg處理因在坐果后15 d時h值已經(jīng)降至最低且此后無顯著變化,即其已提前完全著色;CK在坐果后18 d完全著色。在坐果后15 d和18 d,Mg處理果皮h值極顯著低于CK,說明在果實成熟期Mg處理可促進果皮提早著色和著色更加紅艷。

Mg處理與CK的果肉可溶性糖含量總體變化趨勢相似;Mg處理果肉可溶性糖含量一直與CK 均差異不顯著。說明Mg處理不改變果肉可溶性糖的積累變化過程,基本上不影響在果皮全紅時的果肉可溶性糖含量。

綜上所述,表明Mg處理克服了果皮“滯綠”問題,且Mg處理果皮著色轉(zhuǎn)紅更佳,實現(xiàn)果皮著色轉(zhuǎn)紅和果肉風(fēng)味變佳同步發(fā)育。

2.2 Mg處理對果皮色素含量的影響

Mg處理對果皮果皮色素含量的影響見表2。Mg處理與CK的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均呈上升趨勢,且都在坐果后18 d達到最高;Mg處理與CK的果皮葉綠素含量都呈下降趨勢。說明Mg處理不改變果皮著色的基本規(guī)律。

Mg處理與CK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在同期間比較表明,在坐果后15 d和18 d,Mg處理極顯著高于CK??梢姡琈g處理在坐果后15 d以后促進果皮花色素苷積累,即其在果實成熟期促進果皮花色素苷積累,與上述Mg處理對果皮紅色著色的影響結(jié)果一致。Mg處理果皮葉綠素含量除在坐果后11 d顯著低于CK外,在其它日期均與CK差異不顯著。說明Mg處理基本不影響果皮葉綠素代謝。總之,Mg處理調(diào)節(jié)果皮著色主要是通過調(diào)節(jié)果實成熟期時花色素苷的積累而克服“滯綠”問題。

2.3 Mg處理對果皮激素含量的影響

2.3.1 Mg處理對果皮IAA含量的影響 由表3 可見,Mg處理與CK的果皮的IAA含量都呈相似的上升趨勢,Mg處理與CK在同期果皮IAA含量間比較均無顯著差異。說明Mg處理不影響果皮IAA的代謝,即果皮IAA可能與Mg處理克服果皮“滯綠”現(xiàn)象無關(guān)。

2.3.2 Mg處理對果皮GA3含量的影響 由表3可見,Mg處理與CK的果皮GA3含量都呈相似的上升趨勢;除在坐果后1 d 和8 d,Mg處理與CK差異不顯著;在其余日期,Mg處理均顯著高于CK。說明Mg處理不影響 GA3含量變化趨勢,但其在果實成熟期時促進果皮GA3的積累,而此期是果皮快速轉(zhuǎn)色的關(guān)鍵時期,即果皮GA3含量的提高與Mg處理克服果皮“滯綠”現(xiàn)象有關(guān)。

2.3.3 Mg處理對果皮iPAs含量的影響 由表4 可見,Mg處理與CK的果皮iPAs含量呈相似的先升后降趨勢;Mg處理除在坐果后18 d顯著高于CK外,在其余時間均與CK無顯著差異。說明Mg處理基本上不改變果皮iPAs的代謝,即在本試驗中果皮iPAs可能與Mg處理克服果皮“滯綠”現(xiàn)象無關(guān)。

2.3.4 Mg處理對果皮ABA含量的影響 由表4 可見,Mg處理與CK的果皮ABA含量呈相似的持續(xù)顯著上升趨勢;在坐果后1 d和8 d,Mg 處理與CK差異不顯著,在其余日期,Mg處理顯著高于 CK。說明Mg處理不影響ABA含量變化趨勢,但其在果實成熟期時促進果皮ABA的積累,而此期是果皮快速轉(zhuǎn)色的關(guān)鍵時期,即果皮ABA含量的提高與Mg處理克服果皮“滯綠”現(xiàn)象有關(guān)。

2.3.5 Mg處理對果皮Eth含量的影響 由表5可見,在果實生長發(fā)育過程中,Mg處理與CK的果皮Eth含量呈相似的上升趨勢,Mg處理與CK在同期間比較均無顯著差異。說明Mg處理不影響果皮Eth的代謝,即在本試驗中果皮Eth可能與Mg 處理克服果皮“滯綠”現(xiàn)象無關(guān)。

2.4 Mg處理對與果皮著色相關(guān)的關(guān)鍵酶活性的影響

2.4.1 Mg處理對PaO活性的影響 由表5可見,Mg處理與CK的果皮的PaO活性呈相似的上升趨勢,Mg處理與CK果皮PaO活性在同期間無顯著差異。說明Mg處理不影響果皮PaO的活性變化,即在本試驗中果皮PaO可能與Mg處理克服果皮“滯綠”現(xiàn)象無關(guān)。

2.4.2 Mg處理對Chlase活性的影響 由表6可見,Mg處理與CK的果皮的Chlase活性都呈相似的上升趨勢,Mg處理與CK果皮Chlase活性在同期間比較均無顯著差異。說明Mg處理不影響果皮Chlase的活性變化,即在本試驗中果皮Chlase可能與Mg處理克服果皮“滯綠”現(xiàn)象無關(guān)。

2.4.3 Mg處理對UFGT活性的影響 由表6可見,Mg處理與CK的果皮的UFGT活性都呈上升趨勢;在坐果后1 d 和8 d,Mg處理與CK差異不顯著,在其余時間,Mg處理均顯著高于CK。說明Mg處理不影響UFGT活性的變化趨勢,但其在果實成熟期時促進果皮UFGT活性增強,而此期是果皮快速轉(zhuǎn)色的關(guān)鍵時期,與上述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在此期快速升高一致,即果皮UFGT活性的增強與Mg處理克服果皮“滯綠”現(xiàn)象有關(guān)。

3 討論與結(jié)論

3.1 葉面Mg營養(yǎng)促進果皮花色素苷合成

對本試驗結(jié)果作線性相關(guān)性分析表明,Mg處理和CK的果皮UFGT活性與其GA3含量和ABA含量分別呈顯著正相關(guān)(GA3:Mg處理r=0.971 1*,CK r=0.995 2*;ABA:Mg處理r=0.966 1*,CK r=0.964 7*),同時其果皮花色素苷含量與果皮UFGT活性和果皮ABA含量也分別呈顯著正相關(guān)(UFGT:Mg處理r=0.910 8*,CK r=0.948 3*;ABA:Mg處理r=0.849 5*,CK r=0.843 7*)。其中,果皮花色素苷含量與果皮UFGT活性和果皮ABA含量正相關(guān),與前人在荔枝和蘋果中的研究結(jié)果相同[9,22-,23];果皮UFGT活性與果皮GA3含量呈正相關(guān),與蘋果中的ABA含量較高抑制GA3含量上升的結(jié)果不一致[23],但在果實成熟期,Mg處理使其果皮 ABA/GA3比值大于CK(坐果后15 d,Mg處理的0.465,CK的0.436;坐果后18 d,Mg處理的0.400,CK的0.383)。因此,從激素代謝平衡上分析表明,果皮ABA含量升高促進其UFGT活性和花色素苷含量升高。總之,果皮可能通過提高其ABA/GA3比值而提高其UFGT活性,進而促進其花色素苷合成而促進著色轉(zhuǎn)紅。在坐果后15 d 以后,Mg處理使其果皮ABA/GA3 比值在同期高于CK,從而使其果皮UFGT活性顯著高于CK,進而導(dǎo)致其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顯著高于CK,最終其著色好于CK,這可能是Mg處理促進果皮著色的生理成因,同時也對妃子笑荔枝施肥技術(shù)的創(chuàng)新研究有一定指導(dǎo)意義。至于Mg如何促進果皮ABA積累,目前關(guān)于Mg營養(yǎng)與ABA代謝的關(guān)系未見報道,還有待于作進一步的研究。

3.2 葉面Mg營養(yǎng)不影響葉綠素降解

對本試驗結(jié)果作線性相關(guān)性分析還表明,Mg 處理和CK的果皮葉綠素含量與其PaO活性和Eth 含量分別均呈顯著負相關(guān)(PaO:Mg處理r=-0.995 2*,CK r=-0.993 2*;Eth:Mg處理r=-0.821 6*,CK r=-0.819 1*),與其Chlase活性變化趨勢相反。這說明果皮PaO可能也是果皮葉綠素降解的關(guān)鍵酶,與植物葉片葉綠素降解相似[24]。同時,果皮PaO和Chlase活性分別均與其Eth含量呈顯著正相關(guān)(PaO:Mg處理r=0.8130*,CK r=0.8263*;Chlase:Mg處理r=0.9057*,CK r=0.9311*);這又與前人關(guān)于乙烯促進葉綠素降解的研究結(jié)果相同[25]。總之,果皮可能是通過提高其Eth含量而提高其 PaO和Chlase活性,進而促進其葉綠素的降解而導(dǎo)致其葉綠素含量下降。與CK相比,Mg處理未改變果皮Eth含量的動態(tài)變化,對果皮PaO、Chlase活性和果皮葉綠素含量的動態(tài)變化也無顯著影響,這可能是果皮Eth、PaO和Chlase等與Mg處理克服果皮“滯綠”問題無關(guān)的原因。

參考文獻

[1] 倪耀媛, 吳素芬. 荔枝栽培[M].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 1990.

[2] 張 銳, 韓麗婷, 王 娟,等. 兩個荔枝品種果皮著色和果肉糖酸積累特點的比較[J]. 福建農(nóng)林大學(xué)學(xué)報, 2014, 43(4):374-378

[3] 王惠聰, 黃旭明,黃輝白. 妃子笑荔枝果實著色不良原因的研究[J]. 園藝學(xué)報, 2002, 29(5): 408-412.

[4] 張 銳, 楊 迎, 文亞迪,等. 三月紅和白糖罌荔枝果皮著色動態(tài)差異的比較[J]. 福建農(nóng)業(yè)學(xué)報, 2013, 28(9): 892-896.

[5] 周開兵, 蘇 舉, 徐遠峰. 荔枝果皮著色與色素含量的關(guān)系[J]. 山地農(nóng)業(yè)生物學(xué)報, 2007, 2(1): 30-33.

[6] 李 平, 陳大成, 胡桂兵,等. 荔枝果實發(fā)育過程中果皮色素的變化[J]. 熱帶亞熱帶植物學(xué)報, 1999, 71(1): 53-58.

[7] 高飛飛, 尹金華, 陳大成, 等. 荔枝果皮葉綠素、 類胡蘿卜素、 花色苷的形成規(guī)律及對果色的影響[J].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00, 21(1): 16-18.

[8] 王家保, 劉志媛, 杜中軍,等. 荔枝果實發(fā)育過程中果皮顏色形成的相關(guān)分析[J]. 熱帶作物學(xué)報, 2006, 27(2): 11-17.

[9] 王惠聰, 黃旭明, 胡桂兵,等. 荔枝果皮花青苷合成與相關(guān)酶的關(guān)系研究[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04, 37(12): 2 028 -2 032.

[10] 陳大成, 李 平, 胡桂兵,等. 套袋對妃子笑荔枝果實著色的影響[J].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1999, 20(4): 65-69.

[11] 周曉超, 蘇 陽, 張 銳, 等. 葉面噴布鉀、鈣和鎂肥對妃子笑荔枝果皮著色的調(diào)節(jié)效果[J]. 西南農(nóng)業(yè)學(xué)報, 2015, 28(4):1 713-1 718.

[12] 齊秀娟, 徐善坤, 李作軒,等. 山楂果實發(fā)育期礦質(zhì)元素和色素含量的動態(tài)變化及相關(guān)關(guān)系[J]. 果樹學(xué)報, 2006, 32(2):214-217.

[13] Pirie A, Mullins M G. Changes in anthocaynin and phenolic content of grapevine leaf and abscisic acid[J]. Plant Phys,1976, 58: 468-472.

[14] 張昭其, 龐學(xué)群, 段學(xué)武,等. 荔枝采后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與花色素苷酶活性變化[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03, 36(8): 945-949.

[15] 翁雪成, 袁 紅. 蒽酮-硫酸法測定荔枝核中可溶性多糖含量[J]. 杭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07(27): 1 007-1 008.

[16] 吳頌如, 陳婉芬, 周 燮. 酶聯(lián)免疫法(ELISA)測定內(nèi)源植物激素[J]. 植物生理學(xué)通訊, 1988(5): 53-57.

[17] 龐學(xué)群, 張昭其, 段學(xué)武, 等. 乙烯與1-甲基環(huán)丙烯對荔枝采后果皮褐變的影響[J].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01, 22(4): 11-14.

[18] Hortensteiner S, Vicentini F, Matile P. Chlorophyll breakdown in senescent cotyledons of rape, Brassica napus L.: enzymatic cleavage of phaeophorbide a in vitro[J]. New Phytol, 129: 237-246.

[19] 甘志軍, 王曉云, 鄒 琦. 小麥葉綠素酶生化動力學(xué)特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學(xué)報, 2003, 23(5): 750-754.

[20] Murray J R, Hackett W P. Dihydroflavonol reductase activity in relation to differential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juvenile and mature phase Hedera helix L. [J]. Plant Physiology,1991, 97: 343-351.

[21] Lister C E, Lancaster J E.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enzymes of flavonoid biosynthesis in the skins of red and green apple cultivars[J]. Journal Science of Food Agriculture, 1996, 71:313-320.

[22] Ju Z G, Liu C L, Yuan Y B, et al. Coloration potential,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and enzyme activity in fruit of commercial apple cultivars and their F1 progeny[J]. Scientia Horticulturae, 1999, 79: 39-50.

[23] 李 明, 郝建軍, 于 洋, 等. 脫落酸(ABA)對蘋果果實著色相關(guān)物質(zhì)變化的影響[J].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05, 36(2):189-193.

[24] Tanaka A, Tanaka R. Chlorophyll metabolism[J]. Curr Opin Plant Biol., 2006, 9(3): 248-255.

[25] Huicong Wang, Huibai Huang, Xuming Huang.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abscisic acid and ethylene on the fruit maturation of Litchi chinensis Sonn[J]. Plant Growth Regul, 2007, 52: 189-198.

陈巴尔虎旗| 浦东新区| 太康县| 秦皇岛市| 新河县| 岚皋县| 荆门市| 澎湖县| 仙居县| 德兴市| 客服| 葫芦岛市| 青阳县| 湖南省| 兴宁市| 汽车| 阳原县| 阜平县| 大厂| 巫溪县| 新郑市| 乌拉特前旗| 繁峙县| 同仁县| 舟山市| 石嘴山市| 庆城县| 临邑县| 迁西县| 邹城市| 蛟河市| 桂林市| 赞皇县| 巢湖市| 枣阳市| 仁怀市| 辉南县| 青阳县| 呼伦贝尔市| 岳西县|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