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
摘 要:雖然封建社會是絕對的男權主義,女性一直是男性的附庸,但是女主參政現(xiàn)象卻從未停止過。在戰(zhàn)亂紛爭的三國時代,女主參政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由于魏國的詔令、政策限制等原因,女主參政現(xiàn)象較少;蜀國國立尚虛,因而女主也很少過問政治;而吳國女主憑借自身的政治身份、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和自身的政治欲望等,參政現(xiàn)象逐漸增多。
關鍵詞:女主參政 三國時期 原因
自古以來,“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女子無才便是德”等教條以及各朝各代所形成的價值觀,都對女性產(chǎn)生了強烈的束縛。社會向女子灌輸?shù)慕^對奴性服從的禮教綱常,目的是將女性嚴拒于政治大門之外。在中央集權制下的封建社會,女性一直是男性的附庸,“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1}的古代圣賢遺訓也被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奉為至上法寶。
三國,戰(zhàn)火紛紛,是男人鐵馬江河的世界,女人根本無足輕重?!八季钊死希庈噥砗芜t?”{2}的思念,“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3}的愛情,似乎不是這個時代的旋律,就連《詩經(jīng)》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曹操的《短歌行》里都被表達成了對賢才的思慕之情。三國亂世,那是陽光灼烈的世界,炙烤的大地變得干涸,為了可以生存的水源,人們可以決裂甚至義無反顧地斬斷一切。那個時代,沒有空間讓女人的碧草春心蔓延,更沒有機會讓女人過多地干涉政治。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女主參政現(xiàn)象還是存在的,個中原因值得探討。
一、魏國:不為政治,只為紅妝
魏國時期,在勸誡、輔助天子方面,皇后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如魏文帝的郭太后:“后有智數(shù),時時有所獻納,文帝定為嗣,后有謀焉”{4};再如:“曹洪,下獄當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謂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廢后矣。于是泣涕屢請,乃得免官削爵士?!眥5}這些或多或少的政治活動屬正?,F(xiàn)象,只是沒有形成風氣而已。“未有若衰漢乘非其據(jù),宰割朝政者”{6}便是當時的真實寫照。下面,筆者對其原因進行探討。
首先,“曹氏自好立賤”選妃原則的影響?!度龂尽酚涊d的三國時期的后妃并不多,而且只有《魏書》中有《后妃傳》。據(jù)記載,后妃制大多是“曹氏自好立賤”,并不太注重門第出身,這與曹操的選才標準多有相似:“唯才是舉”“任天下之智力”,其原因多是“為了加強封建中央集權的社會基礎,曹操在政治上錄用所謂‘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作官,反對只重門第,不重德行,不重真才實學的選官制度。這種不重門第,不重身份貴賤的思想也貫穿到曹氏政權對自己外家的遴選”{7}?!拔|漢外戚擅權的教訓,采納了仲長統(tǒng)‘婚姻者,不當使之為證原則。遴選出身低賤的女子入宮,既可避免世家大族的攀龍附鳳,插手國政,又能有效地對外戚加以適當?shù)目刂??!眥8}當然,“好立賤”的原則也引起了較大的社會波瀾。雖然,在曹氏一族的鎮(zhèn)壓下,“重豪強兼并之法”等措施對名門豪強有所抑制,但豪門貴族的勢力和影響依舊很大。東漢末年的一些慣例,如皇后多為豪門貴族出身,早就深入人心,自然“好立賤”的選妃原則會引起眾人的不滿。根據(jù)史料的相關記載,魏明帝立毛氏為皇后時,虞氏曾抱怨說:“曹氏自好立賤,未有能以義舉者也。然后職內(nèi)事,君聽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茍不能以善終,未有能令終者也。殆必由此亡國喪祀矣。”{9}虞氏“亡國喪祀”等言辭反映出眾人的不滿,但“好立賤”的原則也對鞏固統(tǒng)治、抑制豪強大族等有重大影響。
其次,詔令對女性參政的限制。曹魏政權為了限制后妃干預政治,頒布了很多意在永久實行的詔令,詔曰:“夫婦人與政,亂之本也。自今之后,群臣不得再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人,以此詔傳后世,若有背違,天下共誅之?!眥10}女人參與政治,會導致社會動亂,從今以后,外戚后妃不得參與政治,不得過問政事,并將此詔令在后輩子孫中廣為流傳,不得違背?!包S初中,文帝欲追封(卞)太后父母,尚書陳群奏曰:‘陛下以圣德應運奉命,創(chuàng)業(yè)革制,當永為后式。案典籍之文,無婦人分土命爵之制。在典禮,婦因夫爵。秦違古法,漢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帝曰:‘此議是也,其勿施行。以作著詔下藏之臺閣,永為后式?!眥11}這也是詔令限制后妃干預政治的體現(xiàn),可見曹魏政權對婦女參與政治時有提防并有抑制措施。
總之,亂世環(huán)境沒有給女性過多的參與政治的機會。曹魏政權重視的是本國的地位,奪取天下的宏圖偉愿,雖有后妃參與政治的現(xiàn)象,也是極少,甚至是不被重視的。
二、蜀國:國力尚虛,無法參政
蜀國政權,似乎一直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在夾縫中頑強地生存與搏擊,像是顛簸在江湖之上的小舟,無處安定。諸葛亮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巴饨Y好孫權”,“內(nèi)修政理”,“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北伐中原”等一系列措施,目的在于對抗強大的魏國,維持三國鼎立的局面。在這樣復雜的環(huán)境里,蜀國的歷史中,后妃女主們幾乎很少被提及。
《蜀書》中的《二主妃子傳》僅僅記載了四位皇后,并且后主的兩位皇后都是張飛的女兒,似乎能感覺到這其中有政治婚姻的味道。蜀國從建立到滅亡,似乎就沒有給這幾個后妃折騰政治的機會,整個國家一直在拼力掙扎,極力維持好“三國鼎立”的局面。最終,敵不過外敵,蜀國的版圖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連同這些后妃一起向世界謝幕了。
三、吳國:有心無力,草草收場
在古代,大有女子躍馬橫槍,英姿風發(fā),做征服天下之狀。而這種情況,出現(xiàn)在了吳國。
《三國志》記載的吳國后妃是最多的,比如孫堅的妻子吳夫人、孫權的妻子潘夫人,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全公主。全公主,孫權與淮陰步夫人的女兒,名魯班,字大虎?!秴菚ゅ鷭鍌鳌份d:“吳主權步夫人……寵冠后庭。生二女,長曰魯班,字大虎,前配周瑜子循,后配全琮?!眥12}因而被稱為全公主。全公主對吳國的政治影響較大,孫權死后,孫亮即位,她的權力達到了頂峰。先是在孫和母子的斗爭中害死了自己的親妹妹,隨后又害死自己的親外甥,最后孫“遷公主于豫章”{13}。至此,全公主帶著她的政治欲望沉入了吳國歷史的長河中。
吳國出現(xiàn)女性臨政現(xiàn)象,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首先是女性特殊的身份地位。吳夫人、全公主便是依據(jù)自己的身份參與政治。只不過,吳夫人是對吳國的政治起到了促進作用,“助治軍國,甚有補益”,而全公主則是依靠自己長公主的身份擾亂政局?!伴L公主的地位”是兩漢以來傳承下來的特權,不論是財產(chǎn)、土地還是權力都有繼承特權,吳國這位長公主擁有的權力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其次,吳國國內(nèi)復雜而又尖銳的矛盾也為女性奪權提供了機會。238—251年間,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為了爭奪皇位而發(fā)生了“二宮構爭”事件,這為女性參與政治提供了契機。這次皇位之爭,發(fā)生在太子東宮和魯王宮之間,因而被稱作“二宮構爭”事件。不得不說,孫權的“不區(qū)分”對待,導致孫霸產(chǎn)生了奪嗣位的野心,朝中慢慢演變?yōu)椤疤狱h”“魯王黨”的“儲嗣之爭”和“朋黨之爭”。這次政治風波的結局是兩敗俱傷,太子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眾多權臣受到牽連,最后孫權不得不立年僅七歲的孫亮為太子,使得吳國政治岌岌可危?;首佑仔?,政治動蕩,這些政治矛盾的后果卻為女主參與政權提供了契機。
最后,個人的政治欲望是一個催化劑,每個參政的女性都逃不開這個設定。
四、結語
中國封建社會是一個男權社會,對女性的性別歧視貫穿始終,朝廷之上是男子當政,女子要想邁上朝廷比登天還難。女主之所以能夠臨朝干政,除了她們個人的天賦之外,還有一些共同的歷史機遇和相似的做法:
第一,繼位皇帝年幼,其智力尚不足以御政,這時后妃有被動當政,也有主動當政的。第二,皇帝或昏庸無能,或體弱多病,或貪圖享樂,或根本無心政治。第三,前兩條如果說是客觀條件,還有一條則是后妃的主觀條件,即必須具有一定的政治才干,其才干越大,智謀越高,當政時間就會越長,甚至在政治上有所建樹。反之,有的女性政治才干不足,即便當政也會自身難保。
女主參政已是歷史現(xiàn)象,但人類歷史是一個連續(xù)發(fā)展的過程,我們了解過去是為了借古鑒今。尤其從女性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國婦女經(jīng)歷過怎樣的苦難,又進行了怎樣的抗爭,在歷史上取得了什么成就,有過怎樣的教訓,女主參政現(xiàn)象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體系。因此女性政治的研究有待更加深入廣泛地開展。
{1} 《尚書·牧誓》,中華書局2009年3月第1版,第258頁。
{2} (南朝)蕭統(tǒng):《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6月版,第78頁。
{3} (漢)卓文君:《白頭吟》。
{4}{5}{6}{9}{10}{11}{12}{13} (西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9年4月第1版,第236頁,第317頁,第238頁,第168頁,第80頁,第158頁,第1138頁,第1138頁,第1149頁。
{7}{8} 李禹階、秦學頎:《外戚與皇權》,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164頁,第166頁。
參考文獻:
[1] 陳思虎.簡論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后妃參政[J].淮南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2).
[2] 顧文幸.歷代后妃涉政原因析[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1995(1).
[3] 歐召蘭.我國古代的后妃群體[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8(3).
[4] 郜文哲.后宮的政治使命——兼論現(xiàn)代第一夫人制度 [J].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09(8).
[5] 門巋.專制變奏曲[M].濟南:濟南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