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宋詩選注》中的“曲喻”和“對喻”

2016-05-27 06:25付莉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6年5期
關(guān)鍵詞:比喻

付莉

摘 要:《宋詩選注》是錢鍾書先生頗負盛名的一部詩歌選評集,作為擅用比喻手法的語言大師,錢鍾書在評論兩宋詩人詩作時也多運用比喻手法說明事理。其中,“曲喻”和“對喻”的使用別具特色?!扒鳌笔菃蝹€比喻在“喻體”上的延伸和拓展,“對喻”則是通過具有相對或相反關(guān)系的兩個對列的比喻,來形象化地彰顯兩種事物的異同。這兩種比喻手法的巧妙運用,使單一枯燥的學(xué)術(shù)文字呈現(xiàn)出生動形象、妙趣橫生的文學(xué)美感。

關(guān)鍵詞:《宋詩選注》 比喻 曲喻 對喻

比喻,又稱譬喻,俗稱打比方,是一種“借彼喻此”的修辭手法。析言之,比喻是通過兩個不同事物的相似點,用乙事物來揭示說明與其本質(zhì)不同而又有相似之處的甲事物。被譽為“比喻大師”的錢鍾書先生的一部頗負盛名的詩歌選評集《宋詩選注》,其評論絲毫沒有高頭講章、故弄玄虛的學(xué)究氣,而是娓娓道來,如話家常,平易親切而又不失準度和深度。這其中,比喻手法的運用功不可沒?!端卧娺x注》中比喻俯拾皆是,如信手拈來,妙趣橫生。據(jù)筆者統(tǒng)計,其中“明喻”32例,“暗喻”3例,“借喻”10例,“博喻”5例。此外,還有一定數(shù)量的尚未引起讀者和研究者重視的“曲喻”和“對喻”,值得我們特別探討。下文擬就《宋詩選注》中“曲喻”和“對喻”的特色及其功能做一簡要例析。

一、概念的提出 在《談藝錄·黃山谷詩補注》中,錢鍾書先生曾提出“曲喻”的概念,認為:“就現(xiàn)成典故比喻字面上,更生新意;將錯而遽認真,坐實以為鑿空?!W(xué)詩派之曲喻(conceits),多屬此體。”錢先生接著舉李商隱詩句為例說明:“如《天涯》曰:‘鶯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認真‘啼字,雙關(guān)出‘淚濕也;《病中游曲江》曰:‘相如未是真消渴,猶放沱江過錦城。坐實‘渴字,雙關(guān)出沱江水竭也?!眥1}前一句把鶯啼的啼坐實為“啼哭”,由啼哭引出眼淚,再關(guān)聯(lián)到沾濕最高枝頭的花,通過一連串關(guān)聯(lián)來表現(xiàn)作者悲苦的心情。后一句則是把司馬相如之消渴癥的“渴”字坐實為口渴,再從沱江水流到錦城反證司馬相如不是真的“渴”,否則怎么會讓沱江水流到錦城呢?通過一連串關(guān)聯(lián)委婉表達了作者的急切之情。通過錢先生所舉數(shù)例,我們可以把“曲喻”理解為單個“比喻”的延伸和擴展?!端卧娺x注·序》開篇有這樣一段文字可視作“曲喻”在現(xiàn)代白話文中的典型例子:

宋太祖知道“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會把南唐吞并,而也只能在他那張臥榻上做陸游的這場仲夏夜夢。到了南宋,那張臥榻更從八尺方床收縮而為行軍帆布床。{2}

以“臥榻”喻“北宋的疆土”,將這個比喻坐實并延伸下去,宋太祖才能在臥榻之上做“盡復(fù)漢唐故地”的“仲夏夜夢”。進一步延伸,南宋的“臥榻”則由北宋的“八尺方床收縮而為行軍帆布床”,比喻南宋疆域面積縮小而且不斷南移,嘲諷南宋國勢日衰,疆域縮小,而且寢不安穩(wěn)。因此,我們不妨將“曲喻”稱作“延伸式比喻”。

錢先生在比較兩種事物的異同時,喜歡以對比的方式并列,同時兼用比喻,既能彰顯此兩種事物的異同,又能更形象化。這兩個比喻彼此有密切關(guān)系,像這樣具有某些特別關(guān)系(相對或相反)的兩個對列的比喻,稱為“對喻”或“對比式比喻”。基本上它由兩個比喻組成,例如:

對祖國的憶念是留在情感和靈魂里,不比記生字、記數(shù)目、記事實等等偏于理智的記憶。后面的一種是死記憶,好比在石頭上雕的字,隨你鑿得多么深,年代久了,總要模糊消滅;前面的一種是活記憶,好比在樹上刻的字,那棵樹愈長愈大,它身上的字跡也就愈長愈牢。{3}

上例中,將“對祖國的憶念”(活記憶)比喻成“樹上刻的字”,“記生字、記數(shù)目、記事實”(死記憶)比喻成“石頭上雕的字”,兩相比較、對照,形象鮮明又生動,兩種“記憶”的差別也得以彰顯。在《宋詩選注》中以兩個互為對比的比喻構(gòu)成的“對喻”有特別的效果,故增列“對喻”一類。這里所稱的“對喻”有別于《漢語修辭格大辭典》所稱的“對喻”,后者是指“本體和喻體兩相對稱的比喻”,強調(diào)本體和喻體形式上的對稱,兼有對偶的特點,基本上由一個比喻構(gòu)成。

二、《宋詩選注》中的“曲喻” 錢鍾書在《七綴集·讀拉奧孔》中說:“‘如而不‘是,不‘是而‘如,比喻體現(xiàn)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處,否則彼此無法合攏;它們又有不同之處,否則彼此無法分辨。兩者全不合,不能相比;兩者全不分,無須相比?!眥4}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必有相似點,否則無法比,但二者本身必不相同,否則不需比。本來“喻體”是用來比喻“本體”的,并不等于“本體”,但曲喻卻先將這個“喻體”坐實,視為等于“本體”,再依這個“喻體”特性繼續(xù)延伸下去。像這樣由比喻相似的一端,將錯就錯,認錯為真,推及不相似的另外幾端,即為“曲喻”。除上文所舉一例外,《宋詩選注》中的曲喻還有以下7例:

(1)從古人各種著作里收集自己詩歌的材料和詞句,從古人的詩里孳生出自己的詩來,把書架子和書箱砌成了一座象牙之塔,偶爾向人生現(xiàn)實居高臨遠地憑欄眺望一番。內(nèi)容就愈來愈貧薄,形式也愈變愈嚴密。{5}

這是由兩個借喻延伸而來的曲喻:一是以“書架子和書箱”喻宋人掉書袋以為詩,一是以“象牙之塔”喻宋人的詩作?!皶茏雍蜁洹北居糜诒扔魉稳艘缘魰鼮槟苁拢欢M一步坐實,因此“書架子和書箱”可以砌成高塔?!跋笱乐北居糜诒扔魉稳说脑娮魅狈ΜF(xiàn)實性,但將其坐實,因此宋人可以居高臨遠地眺望。所以我們不妨把“曲喻”理解為“比喻套比喻”的格式。

(2)偏重形式的古典主義有個流弊:把詩人變成領(lǐng)有營業(yè)執(zhí)照的盜賊,不管是巧取還是豪奪,是汪洋大盜還是偷雞賊,是西昆體那樣認準了一家去打劫還是像江西派那樣挨門排戶大大小小人家都去光顧。{6}

這是由一個暗喻延伸而來的曲喻。將宋代詩人喻作“領(lǐng)有營業(yè)執(zhí)照的盜賊”,這是暗喻。進一步坐實,又將“盜賊”分為“汪洋大盜”和“偷雞賊”,因此才有“認準了一家去打劫”和“挨門排戶大大小小人家都去光顧”的區(qū)別。這是對西昆體和江西派蹈襲前人作品的巧妙對比和諧謔諷刺:西昆體和江西派都模仿(剽竊)前人作品,但是模仿方式和對象不同,西昆體大模大樣模仿前人是豪奪,江西派“奪胎換骨”“點鐵成金”是巧取;西昆體專學(xué)一家,而江西派卻博取眾家。借用曲喻來說明,生動而貼切,遠比直敘直評有趣得多。

(3)當時傳誦而現(xiàn)在看不出好處的也不選,這類作品就仿佛走了電的電池,讀者的心靈電線也似的跟它們接觸,卻不能使它們發(fā)出舊日的光焰來。{7}

這是由兩個明喻延伸而來的曲喻?!白吡穗姷碾姵亍庇鳌爱敃r傳誦而現(xiàn)在看不出好處的”詩,本體和喻體相差極遠,似乎沒有相似之處。但把這個比喻坐實,后面再接一個明喻“讀者的心靈電線也似的”,至此,“作品”與“電池”之間的相似處才得以顯現(xiàn):不是“作品”與“電池”有相似點,而是“作品”和“讀者”之間產(chǎn)生的反應(yīng)與“電池”和“電線”連接后產(chǎn)生的反應(yīng)有相似點。這相似點在于:電池與電線相接能發(fā)出“舊日的光焰”,讀者與作品接觸能產(chǎn)生千載之下的共鳴。因此,這一個“曲喻”仍然是“比喻套比喻”,除了事實上的延伸(電池-電線-光焰),還有意義上的延伸(走了電-電線相接-無法發(fā)出舊日光焰)。

(4)假如僻冷的東西已經(jīng)僵冷,一絲兒活氣也不透,那末頂好讓它安安靜靜地長眠永息。一來因為文學(xué)研究者事實上只會應(yīng)用人工呼吸法,并沒有還魂續(xù)命丹;二來因為文學(xué)研究者似乎不必去制造木乃伊,費心用力地把許多作家維持在“死且不朽”的狀態(tài)里。{8}

這是由一個借喻延伸而來的曲喻?!捌Ю涞臇|西”喻很少流傳的詩,就如同“尸體”一般,把這個比喻坐實,所以會“一絲兒活氣也不透”,只能“讓它安安靜靜地長眠永息”,也才有所謂文學(xué)研究者的“人工呼吸法”“還魂續(xù)命丹”以及“制造木乃伊”(死而不腐)等與尸體相關(guān)的喻體出現(xiàn)。這個曲喻婉轉(zhuǎn)表達出錢先生不特別選僻冷少流傳的詩來顯示自己下過搜集的工夫。

(5)在蘇軾蘇轍兄弟倆的周圍有五位作家,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和陳師道,所謂“蘇門”。張耒和晁補之都有詩把這一“門”五口兒描寫在一起,仿佛是來了個“合家歡”。不用說,一家人之間也往往分個親疏厚薄,陳師道就覺得蘇軾待秦觀比待自己親熱,后人還代他抱不平。{9}

這是由一個明喻延伸而來的曲喻。用“合家歡”喻“蘇軾蘇轍兄弟倆”和周圍的“五位作家”,把這個比喻坐實,就如同一般家庭也有親疏厚薄之分,會爭寵,會妒忌等。利用這樣的曲喻說明“蘇門”幾位作家相處的情形,讓人感到親切而有趣。

(6)金國人批評他(秦觀)的詩是“富人語”“女郎詩”,其實只是這個意思,而且不一定出于什么“南北之見”。南宋人不也說他的詩“如時女游春,終傷婉弱”么?“時女游春”的詩境未必不好。藝術(shù)之宮是重樓復(fù)室、千門萬戶,決不僅僅是一大間敞廳;不過,這些屋子當然有正有偏,有高有下,決不可能都居正中,都在同一層樓上。{10}

這是由一個隱喻延伸而來的曲喻。用“重樓復(fù)室、千門萬戶”喻藝術(shù)風格的多樣,把這個比喻坐實,既然是“千門萬戶”,當然有正偏、高下之分。用這個曲喻來說明各種藝術(shù)風格各有所長,未必哪一種好,哪一種就不好,但卻有高下、主流非主流之分。錢鍾書先生用這一個曲喻,既包容了秦觀詩的“婉弱”,又批評了這樣的詩風終非正統(tǒng)或主流。

(7)韓駒作詩也用典,但他比較高明,知道每首詩應(yīng)當通體貫串,每句詩的語氣應(yīng)當承上啟下,故典可用則用,不應(yīng)當把意思去遷就故典,他的作品也就不很給人堆砌的感覺,他的同派仿佛只把磚頭石塊橫七豎八地疊成一堵墻,他不但疊得整整齊齊,還抹上一層灰泥,看來光潔、順溜,打成一片,不像他們那樣的雜湊。{11}

這是由一個明喻延伸而來的曲喻。用“砌墻”喻韓駒和同派用典的方式,把這個比喻坐實,同派詩人“砌墻”(用典)“橫七豎八”,不做修飾,韓駒“砌墻”(用典)則“迭得整整齊齊,還抹上一層灰泥,看來光潔、順溜,打成一片”,二者用典的功力和技巧高下立判。

《宋詩選注》中的“曲喻”大致有上舉8例,每一例都由本體和喻體相似的一端推至喻體另外幾端。在“喻中有喻”的延伸中呈現(xiàn)出新鮮而諧趣的效果,增加了語言的興味和內(nèi)涵,成為《宋詩選注》評論語言的一大特色。

三、《宋詩選注》中的對喻 所謂“對喻”,是由兩個具有對比意味的比喻組成,而且對比關(guān)系集中在兩個“喻體”之間。除第一節(jié)中所舉一例外,《宋詩選注》中的“對喻”還有以下4例:

(1)在李商隱,尤其在西昆體的詩里,意思往往似有若無,欲吐又吞,不可捉摸;他們用的典故詞藻也常常只為了制造些氣氛,牽引些情調(diào),仿佛餐廳里吃飯時的音樂,所以會給人一種“華而不實”“文浮于意”的印象。黃庭堅有著著實實的意思,也喜歡說教發(fā)議論;不管意思如何平凡,議論怎樣迂腐,只要讀者了解他用的那些古典成語,就會確切知道他的心思,所以他的詩給人的印象是生硬晦澀,語言不夠透明,仿佛冬天的玻璃窗蒙上一層水汽,凍成一片冰花。{12}

這里有兩個意在對比的明喻:“餐廳里吃飯時的音樂”喻“西昆體的詩里”的典故;“冬天的玻璃窗蒙上一層水汽,凍成一片冰花”喻黃庭堅的詩“語言不夠透明”。西昆體的詩和黃庭堅的詩都用典,語言都不夠透明,但二者還是有分別。錢先生將二者并列,以“對喻”的形式相比較,黃庭堅的詩有確實的意義,但因為典故造成了語言的“生硬晦澀”,而西昆體的問題在于詩的意思似有若無。所以,西昆體用典像吃飯時的音樂,只為裝飾,是可有可無的,而黃庭堅用典卻是有意義,有作用,不可無的。這一組對喻使讀者能清楚區(qū)別西昆體和黃庭堅二者用典的異同,達到了簡潔說理的目的。

(2)陳師道模仿杜甫的痕跡比黃庭堅來得顯著。他想做到“每下一俗間言語”也“無字無來處”,可是本錢似乎沒有黃庭堅雄厚,學(xué)問沒有他那么雜博,常常見得竭蹶寒窘?!那楦泻托乃级急赛S庭堅深刻,可惜表達得很勉強,往往格格不吐,可能也是他那種簡省字句以求“語簡而益工”的理論害了他。假如讀《山谷集》好像聽異鄉(xiāng)人講他們的方言,聽他們講得滔滔滾滾,只是不大懂,那末讀《后山集》就仿佛聽口吃的人或病得一絲兩氣的人說話,瞧著他滿肚子的話說不暢快,替他干著急。{13}

這一組對喻由兩個明喻組成:“聽異鄉(xiāng)人講他們的方言”喻“讀《山谷集》”;“聽口吃的人或病得一絲兩氣的人說話”喻“讀《后山集》”。陳師道和黃庭堅的詩相互比較,同中有異,二者都好用典故,語言不夠透明。黃庭堅的詩給人的印象是生硬晦澀,但如果了解他用的典故,就會知道其用意。與黃庭堅的詩相比,陳師道的詩更加滯澀。單用抽象比較難以分辨二者的區(qū)別,錢先生用對喻加以區(qū)分:讀黃庭堅的詩,仿佛“聽異鄉(xiāng)人講他們的方言”,雖聽不大懂,但至少聽其侃侃而談,聽得多了往往也能理解大半,如果聽得懂方言那就更能領(lǐng)會其意思了。而讀陳師道的詩,就仿佛“聽口吃的人或病得一絲兩氣的人說話”,無論聽得懂還是聽不懂,都感覺說話不暢快。兩相對照,讀者就能理解:原來黃庭堅的詩只要能理解其所用典故,就能清楚知道他的意思;而陳師道的問題在于過度縮減文字,使詩的語氣無法繼續(xù)貫通、承上啟下,意思也斷斷續(xù)續(xù),讓人無法理解。

(3)他(葉適)盡管是位“大儒“,卻并不能跟小詩人排列在一起;這仿佛麻雀雖然是個小鳥兒,飛得既不高又不遠,終不失為飛禽,而那龐然昂然的鴕鳥,力氣很大,也生了一對翅膀,可是絕不會騰空離地,只好讓它跟善走的動物賽跑去罷。{14}

這組對喻由兩個明喻組成:以“鴕鳥”喻“大儒”,即葉適;以“麻雀”喻“小詩人”,即永嘉四靈。錢先生對沒選葉適這位理學(xué)大儒的詩,卻選了四靈的詩,做了點解釋。宋代理學(xué)和文學(xué)關(guān)系密切,但理學(xué)家終究不是詩人。這組對喻頗為巧妙,頗具錢先生之特有的新穎才思:首先,以“鴕鳥”之大喻“大儒”,對照以“麻雀”之小喻“小詩人”,形象鮮明,大小對比強烈。麻雀和鴕鳥都是鳥類,但麻雀能飛,鴕鳥卻不能飛,暗指即便“小詩人”也能作好詩,而雖為大儒卻難作好詩。既然是“詩選”,那選擇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詩的水平如何,而不是人的名氣高低。其次,以鳥類喻“詩人”,以善走的動物喻“儒者”。葉適之好作詩,正如鴕鳥也像其他鳥類一樣有一對翅膀,但他的詩終究難以和純粹的詩人相比,所以只好“讓它跟善走的動物賽跑”,也就是讓他和理學(xué)大儒去做比較更為適當。巧妙說明了不選葉適詩的原因。

(4)“四靈”等人的詩使讀者想起花園里疊石為山、引水為池,沒有真山真水那種闊大的氣象,周密的詩更使人想到精細的盆景。{15}

這組對喻由兩個明喻組成:花園里的假山水喻四靈的詩,“精細的盆景”喻周密的詩,借真山真水對照出假山水格局和氣象的狹窄,再由假山水對照出盆景的精細,格局就更顯褊狹,兩重比較,四靈與周密的詩風及高下就躍然紙上了。

上列五組“對喻”都有三重效果:“喻體甲”喻“本體甲”;“喻體乙”喻“本體乙”;“喻體甲乙的關(guān)系”喻“本體甲乙的關(guān)系”。三重效果中,最后一項最難貼切妥善。“對喻”兩個喻體的聯(lián)想充分展示了錢鍾書先生擅用比喻的才華,他的比喻已不只是單純的“比喻”了,而是和事理完美融合,這部分也不只是注釋與評論,而是在用文藝創(chuàng)作的手法從事注釋評論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精妙的注釋和評論文字本身就是一篇篇美文了。

猜你喜歡
比喻
動物喻人的慣用語
十個比喻 說透人生
濫竽充數(shù)
比喻
買櫝dú還珠
比喻魔方來了
比喻最愛
比喻
再析比喻義的“像……似的”
含“子”慣用語“人”稱種種
称多县| 天长市| 岳池县| 仲巴县| 云浮市| 铁岭市| 兴文县| 红原县| 邯郸市| 焦作市| 佛坪县| 合肥市| 井冈山市| 当雄县| 准格尔旗| 金湖县| 桐乡市| 龙海市| 怀远县| 北票市| 麻阳| 阜新| 剑河县| 原阳县| 扬中市| 丰镇市| 车致| 田林县| 龙游县| 财经| 会理县| 上饶市| 康保县| 长葛市| 金昌市| 黑山县| 磐安县| 枞阳县| 巴彦淖尔市| 嘉峪关市| 班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