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壽
“民以食為天”正是本著這個理念,中國人為飲食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西漢宣帝劉詢,準(zhǔn)奏壯侯趙充國征戰(zhàn)河湟。期間三次奉上 “十二便屯田奏”。自此,青海湟水流域便開始了幾千年的移民遷徙大潮。歲月更迭,滄海桑田,但多元文化痕跡一直在兼收并蓄中發(fā)展生根。單一個“老八盤”,就從食的角度詮釋了這個概念。
說起這個,每個青海人都有著自己的味蕾記憶。我們今天就把目光投向多巴。
多巴,自古就是商賈云集交易之地。在這個藏語意為“交叉路口”的風(fēng)水寶地,融合和發(fā)展涉及到方方面面。這其中當(dāng)然包括飲食。
多巴高家的老八盤直接受到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八大菜系的熏陶,汲取了其煎、炸、蒸、煮、燴、熘等烹飪方法,采用壇、罐、火鍋、砂鍋等器具,并利用當(dāng)?shù)赜膊?、蔬菜的?shí)際,打造出了獨(dú)具特色的“老八盤”品牌。高家的老八盤,共8盤主菜加附菜約36種食材組成,取8之?dāng)?shù),有長壽圓滿、興旺發(fā)達(dá)的寓意;36寄托了老百姓期盼六六大順、四季平安之意。
九月一天的中午時分,節(jié)目組來到了109國道“多巴高原訓(xùn)練基地”旁邊的“湟中多巴高家老八盤”餐廳,饕餮“高家老八盤”傳承人高永錄師傅主廚的模擬婚娶儀軌的老八盤。
我們甫一落座,一盤滿面笑容的花卷就被干散漂亮的服務(wù)員端上了桌,擺好紅筷和一套餐具,就是“空茶”。“空茶”,就是在小龍碗里盛上用茯茶熬制的茶,放上白糖和四枚紅棗。喝了空茶,吃了點(diǎn)花卷。隨后四盤由紅棗、花生、水果糖、大板瓜籽組成的干果端上桌來,紅棗寓意紅紅火火,花生寓意早生兒女,水果糖寓意生活甜蜜,大板瓜籽寓意一心一意。水果糖由上席年長者分發(fā)給坐席人,可帶回家給老人或孩子。接著上全盤和油醋,全盤由肉絲、粉絲、肚絲、豆芽等為瓤,油炸排骨、白水大肉片、牛肉片、火腿腸片、黃瓜片、胡蘿卜片覆蓋,煮雞蛋、桔子拼為蓮花形予以裝飾;油醋盛在大碗里,由入席者舀入自己的小碟。然后上四葷四素八個涼菜,寓意十全十美、團(tuán)團(tuán)圓圓。之后,坐上席的年長者先動筷,其他人再開吃。一動全盤和涼菜,執(zhí)東雙手高舉酒碟從老者或按輩數(shù)大小開始敬酒,長者喝八杯寓意八數(shù)長壽,小字輩喝六杯寓意六六大順。敬畢后猜拳行令,以“官拳”為令,每拳四個字,如一心敬你、雙喜臨門、三元報喜、四季發(fā)財?shù)?,一字拳為不敬。閑話甭說,主菜端上來了。
第一盤酸辣里脊。把取材于豬脊柱旁的精肉煮熟,裹上粉面炸熟,澆上木耳湯汁,撒上姜、蒜絲,就做成了。其金黃香脆、手不釋箸。第二盤青海三燒。用紅燒肉、羊筋、丸子等燴制而成,還配雞蛋發(fā)菜糕,寓意吉祥發(fā)財。大快朵頤,吃得酣暢淋漓。期間上包子和“上湯”,包子用地皮菜做成,綿軟可口;用小龍碗盛少半碗加胡椒的羊肉湯叫“上湯”,只三四口就喝完了。此時客方與一名執(zhí)東盤中放一條新毛巾和二十元左右的上湯錢,到廚房向廚師敬酒致謝,美言宴席色香味俱佳,有勞后面的幾盤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第三盤帶把肘子。取材于豬前后小腿部分。將肘子鹵熟撈出,擦去湯汁,表皮涂蜂蜜,然后用60度左右的菜籽油炸至皮質(zhì)嫩黃。上桌時澆木耳、金針菇配的湯汁,撒少許青紅辣椒絲,即成??粗释敉舻?,入口卻不膩,吃得“嘖嘖”聲不斷。第四盤手抓羊肉。取材于青藏高原羯羊的軟肋,放入涼水,猛火燒開,漏去血沫,放入有花椒、生姜、草果等的料包,慢火燉熟。然后將羊肉涼一涼,切成長條,整齊地碼放在條形碟中端上,配鹽、調(diào)料、蔥段、蒜片、生姜,根據(jù)自己的口味輕重自選。肉味純正,有大補(bǔ)益腎之功效。第五盤瓤米。將糯米洗凈,涼水泡幾小時,置鍋中慢慢燜熟,加白糖攪拌均勻。在大碗中抹油,用葡萄、蕨麻和取核的紅棗、紅綠果絲拼成花卉圖案,再將熟米放于碗中壓實(shí),上籠蒸。上桌時倒扣于碟中,雪白的米上鮮花綻放,鮮艷奪目,垂涎欲滴。寓意甜甜蜜蜜、生活幸福。期間上糖餃,一般以紅糖、芝麻、羊油或豬油為餡,咬一口,熱乎乎的,甜透心底。第六盤高香湯,即醪糟湯加水果塊。借以沖淡前幾盤的油膩味,增強(qiáng)食欲,繼續(xù)饕餮。第七盤糊牛肉。取材于牦牛腹部牛腩,涼水煮沸,漏去血沫,只以花椒、胡椒、生姜、鹽調(diào)味,把熟肉切片,擺放于大碗中,澆勾芡的湯汁,加枸杞點(diǎn)綴,配以蒜苗、香菜絲,使你又一次食欲大增。第八盤年年有“魚”。原來用中華鱘為食材,慢火清燉,撒上蒜苗、香菜即可。食之清爽,特別是那根長筋,滑滑溜溜,嚼勁十足,滋味別具一格?,F(xiàn)在因?yàn)橹腥A鱘是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禁止食用。今天給我們上的魚是常見的鯉魚。八盤主菜上完,繼而四碟炒菜上桌,謂之“后四碗”或“坐菜”,計有少許肉炒菜花、蒜薹、豇豆、青椒。最后上加醋的酸湯、一碟花卷、一碗長面條。這時我們已是醉意醺醺,各取所需壓壓酒,喝多了,壓也壓不住,酒神附體,情不自禁,勁霸的歌舞此起彼伏,把日子演繹得詩情畫意、壯懷激烈。
高家“老八盤”取材考究,制作精細(xì),遵循傳統(tǒng),雖多為硬菜,但菜肴肥而不膩,調(diào)味恰到好處。碟無積油,湯汁清亮,分分明明,手藝十分精湛。
享受了老八盤,酒足飯飽,肚子撐得溜圓,我們趁勢逛了相鄰的“昆侖文化的龍門鳳闕——扎麻隆鳳凰山”。功名利祿得到暫時的遺忘,身心一片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