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甜麗
《老人與?!愤@部影片只有簡單的故事、簡單的情節(jié)、簡單的人物,同時,整個敘事過程中的絕大多數(shù)時空都在單一畫面感中演繹。眾所周知,豐富的影視材料與物質織體鋪陳大場面,任何一位初出茅廬的導演都可以透過影料視效的堆砌達到,簡單的事情重復地做就可以,但對于單一畫面、單一影料,幾乎無法應用視效,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夠營造出影視藝術所要求的堪稱完美的意象,并且完美地詮釋主題,這就堪稱難于上青天了,這才是見真章的功夫。那么,《老人與?!愤@部影片是如何完成這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呢?這其中又隱藏著怎樣的影視藝術、影視制作、影視創(chuàng)意的秘辛呢?
一、 單一畫面詮釋英雄情結
(一)以簡單故事詮釋英雄主義
這是一則由海洋民族講述的有關海洋的故事,1951年,一位古巴老人,一個地地道道的漁夫,連續(xù)84天了無漁獲,但是,憑借其對待事業(yè)的永不放棄,對待接連失敗的毫不氣餒,以及對待逆境與命運的絕不妥協(xié),在第85天里終于釣到了馬林巨魚。影片以浩瀚的大海的意象作為開篇,大海的意象下的一切都更具宏觀性,而人類則顯得微不足道?!独先伺c?!愤@部影片中的故事非常簡單,使得敘事可以呈自然狀態(tài)的線性化,簡單的故事同時也使得影片中的畫面單一,但是單一畫面感中卻散發(fā)出了迷人的英雄主義風采,而這種英雄主義風采竟然是來自于一位平凡老人與大海的頑強抗爭。影片的單一畫面感反而反襯出了老人在孤獨困境中所迸發(fā)出的自我存在意識驅動下的無畏抗爭,從影視藝術視角而言,單一畫面感的視聽元素與象征符號的運用至關重要。
(二)以簡單情節(jié)中詮釋英雄情懷
在簡單的敘事與簡單的情節(jié)之中,透過單一的畫面感映象,影片為我們展現(xiàn)的是一位簡單的老人,這位簡單老人的英雄主義與英雄情愫在文本中已經對讀者產生了巨大的鼓舞,將其影像化,并且讓觀眾直接理解原著中的英雄主義與英雄情愫顯然是較為困難的。同樣,影像直接詮釋原著作者訴諸于老人形象的英雄情懷也較為困難,這就需要借助于影視藝術中的其他意象的輔助方能更好地完成。對文學文本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影視藝術的時空蒙太奇中的技巧性運用,諸如影片中日出之前出海的老人的背景就采用了剪影的方式,這就使得單一畫面中的老人的形象瞬間變得立體起來、鮮活起來,形成一種較為悲壯的英雄主義意象,這種將文本能力形諸于畫面能力的影視藝術化手法是一種對于主題的完美的影視語言表達,影片中的絕大多數(shù)場景的長鏡都十分的宏大,以強弱極為懸殊的對比來塑造老人堅韌的英雄情懷。
(三)以簡單老人詮釋英雄情結
英雄情結是美國人作為海洋民族與生俱來的一種基于英雄主義的無畏情懷,這種情結對于海明威的影響較大,海明威的多部作品中都以較大篇幅不惜筆墨地渲染了多位英雄人物,本片中的老人雖然平凡,但是其置身大海之后卻變成了自信勇敢的斗士。影片中的單一畫面感中的基于影視藝術的重復為揭示主題增色不少。[1]根據(jù)原著作者所提供的文本進行重復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老人與?!吩形宕翁峒暗莫{子其實只是單純被作為一種被征服者的受體意象所存在的,比如老人在片尾所夢到的獅子以及在其與馬林巨魚搏斗中間的打盹時所夢到的獅子即將單一畫面感進行了較好的藝術化消解,這種基于影視藝術的消解,以視覺語言向觀眾傳遞了一種面對強大勢力下的自我尊重、自我激勵以及自我驅動,不僅為影片中的老人提供了強勁的拼搏意志力,同時也讓觀眾共同印證了精神意志凝結成的英雄情結的產生。
二、 單一畫面詮釋人文精神
(一)簡約畫面中的自我尊嚴
《老人與?!返膭?chuàng)作正值斯坦因所謂的“迷惘一代”的迷惘時代,海明威的許多作品之中都傳遞了由過多的死亡意象為表象的無奈的迷惘,諸如《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以及《喪鐘為誰而鳴》等,當然,在《老人與?!分幸膊焕狻H欢?,有所不同的是,《老人與?!分械乃劳鲆庀髤s罕有的非常積極向上,《老人與?!分械睦先似椒仓t卑,但是在面對外來壓力的強大挑戰(zhàn)之下,老人的心理承受幾乎無底線,這種極度強烈的自我尊嚴的迸發(fā),將老人的硬漢形象刻劃得淋漓盡致。影片簡約的畫面中蘊蓄了無窮的張力,在老人的自我尊嚴所驅動的自我情感的變化過程中,自我意識感、自我存在感以及自我驅動感直指人性中的自我尊嚴,隨著影片中一個個唯美瞬間的不斷閃現(xiàn),以大海中的飛魚和海鳥與陸地上的小男孩等視覺形象,為觀眾加深了老人形象所投射出來的自我尊嚴。
(二)簡約畫面中的必勝信念
影片中在大海上的每一個畫面都是老人自我尊嚴的強烈釋放,同時,也是影片主題中的人文精神旗幟的一次又一次在茫茫的大海上的昂揚,從捕魚的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單一的畫面仍然能夠帶給我們強烈的視覺震撼,頑強堅韌的老人,狂暴無常的大海,狂燥驚恐的馬林巨魚,以及驚濤駭浪中猶如樹葉般的老人的小舟,所有這一切讓觀眾不由自主地為老人的安危揪心,當老人拼命斗魚時,上有海鳥的俯沖搶啄,下有鯊魚的瘋狂掠奪,那種單一畫面感下的影視制作反而將觀眾的焦點會聚在了老人身上,并欣喜地從老人身上看到了必勝的信念?!独先伺c?!肥且环N文學性話語的影像影藝術闡釋,同時,對于單一畫面的海面上的場景而言,對影像藝術的要求是極高的,要求影像藝術能夠將文學性話語中隱而不宣的內涵,以超越文本的影像能力表達出來顯然是較難做到的。
(三)簡約畫面中的精神品格
人從來就不是天生的弱者,你可以消滅我,但是你永遠無法擊敗我。是的,這就是硬漢海明威的最具代表性的語言,文學作品《老人與?!芬晕谋聚`行了這條格言,而影片《老人與?!穭t以影視制作的手法使得全片中海面上的每一個畫面都凝成了烘托老人堅強的定格瞬間,單一畫面中的簡單、平凡、謙卑的老人在強大的自然挑戰(zhàn)面前竟然變得獨具尊嚴,竟然變得充滿著必勝的信念,竟然變得如此執(zhí)著、如此堅韌,正應了那句“窮且益堅,老當益壯”。[2]老人對馬林巨魚、鯊魚,乃至大海的以命相搏,讓我們從簡約的畫面中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人文精神中突出的精神品格,老人與馬林巨魚的兩個晝夜的日夜死磕,也是人與大海的死磕,更是人類的人文精神與任何強大勢力的死磕。老人精神品格的強悍使得本來單一的畫面感變得充斥了老人高大的形象,同時,也活動了視覺疲勞與單調的視象元素,在老人與海的搏斗中,尊嚴與生命孰輕孰重的精神品格呼之欲出。
三、 單一畫面詮釋深刻內涵
(一)簡單敘事中的無畏意象
《老人與?!纷鳛楝F(xiàn)實主義的經典文本,已經成為發(fā)達國家弘揚英雄主義的典型教材,從原著作者的視角來看,海明威的父親對于打獵和釣魚均有著非同一般的酷愛,而其母親則酷愛文學,十分幸運的是海明威繼承了乃父乃母的全部雙發(fā)優(yōu)勢,進而成為美國乃至世界文壇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標準硬漢。影片《老人與?!分械睦先藢Υ℃?zhèn)上的人是極為謙卑的,但是,在更加強大的自然面前,老人是完全無所畏懼的,這與影片開端處的獅子意象極為吻合,這種意象是現(xiàn)代影視藝術中的絕佳創(chuàng)意,在西方宗教中常將擊敗獅子等猛獸作為英雄、勇敢、救世主的意象加以崇拜。事實上,原著作者海明威不僅捕獵過獅子,而且還曾經孤身一人成功獵殺過雄獅,同時,老人的名字圣地亞哥,也與古巴的第一首都、英雄城市同名,這些背景元素都在單一畫面的主題表達過程中起到了畫龍點睛式的作用。
(二)簡單敘事中的精神力量
《老人與?!贰度松Y贊》和《麥田里的守望者》是最能夠代表美國精神的三部文學作品,《老人與?!放c另外兩部有所不同之處在于,《老人與?!芬宰詈唵蔚那楣?jié)詮釋出了最為強烈的英雄情懷,雖無朗費羅般的喟嘆,但是影片中的激情卻絲毫不減;雖無塞林格式的天馬行空,但是卻完全無損于影片中英雄情懷的展現(xiàn)。[3]事實上,《老人與?!分械挠⑿矍閼岩呀洺蔀榱撕C魍囊环N內心獨白?!独先伺c?!饭适虑楣?jié)雖然非常簡單,然而其影視意蘊卻極為豐富,《老人與?!肪陀捌瑯祟}的對比意象而言,人類,何況還是一位老人,在大海面前是絕對弱勢的,然而正是在強弱對比如此強烈的場景之中,影片為老人提供了精神發(fā)揮張力的巨大空間,如同他的巨大的直接對手——那條馬林巨魚一樣,這就給了單一畫面感下的影片主題詮釋提供了超越文本、超越影像的精神延展的巨大力量。
(三)簡單敘事中的深刻內涵
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絕望就更是一種罪過,在影片的結尾處,老人最后一次夢見了獅子,這種奇異的夢境完成了對主題的完美詮釋,獅子顯然不是美國或美國精神的象征,獅子反而是對古巴以及古巴人民斗爭的一種充分肯定,獅子是威武不屈、孔武有力、尊嚴力量的象征,征服了自然的老人所夢見的獅子是其夢境中的寵物,透過老人的夢境為觀眾留下了反思的巨大空間,而影片中由單一畫面感所描繪的每一段時空都將成為視覺記憶中的永恒瞬間與時間碎片,而這每一個畫面同時也為老人披上了無冕的迷彩。[4]在影片的視覺創(chuàng)意下,觀眾將永遠也忘不了,在水天相接的無垠大海上,老人望著海水的自信而又愜意的微笑,是啊,老人對海的愛太深,而時間則太淺,有的時候,生活的確總是會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后來,那些屢受傷害的地方反而變得無比堅強。
結語
影片《老人與?!分械氖サ貋喐缡枪陋毜?,飄泊在大海上的孤獨則更是一種無憑無依的孤獨,正如影片中的單一畫面一樣,在將孤獨投影到觀眾心中的同時,觀眾也透過老人與海的互動沖突過程,看到了老人的無與倫比的勇毅堅韌,海明威以其自身的硬漢形象為觀眾帶來了超越自然、超越強權,以及超越觀感的硬漢?!独先伺c海》一片的單一畫面感充分詮釋了影視藝術之中的大道至簡,雖然大海上的鏡頭只是單一的畫面語言,但卻完全不影響其中的每一個畫面都成為永恒的瞬間。
參考文獻:
[1]Hediger,Ryan.Hunting,F(xiàn)ishing,and the Cramp of Ethics in Ernest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M].
Green Hills of Africa,and Under Kilimanjaro.Hem-ingway Review,2008:11-12.
[2](美)海明威(ErnestHemingway).老人與海[M].吳勞,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25-26.
[3]吳曉奎,等.海明威傳[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39-40.
[4](美)J.希利斯·米勒(J.HillisMiller).解讀敘事[M].申丹,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