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念群
《美國隊長3》鳴鑼開戰(zhàn),漫威迷們旌旗獵獵、戰(zhàn)鼓掀天。威迷可能有所不知,同日還有一位“中國隊長”的電影上映,這部電影叫《百鳥朝鳳》,這位“中國隊長”叫吳天明。作為中國第四代導演最后一位戰(zhàn)士,同時也作為吳天明導演最后的遺作,《百鳥朝鳳》不僅像是螳臂當車,更像是堂吉訶德?lián)]舞著長矛沖向他的風車巨人。
說吳天明導演是中國電影的“隊長”再合適不過——他是新時期電影的拓荒者,是中國西部電影的舉旗人,同時也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破冰人,以及中國電影的當代伯樂。他不僅為中國電影留下了《沒有航標的河流》《人生》《老井》等力作,還一手發(fā)掘并提攜了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黃建新、周曉文、何平、顧長衛(wèi)、曹久平、蘆葦?shù)戎袊谖宕娪爸袌?。由他領導的西影廠由弱做強,一度成為中國的好萊塢。我們最近總樂道于管虎的《老炮兒》生生把馮小剛推上了影帝寶座,其實吳天明才是第一個把中國導演推上影帝寶座的人——他1986年拍攝的《老井》,把飾演男主角孫旺泉的張藝謀打造成了金雞、百花和東京電影節(jié)三科影帝。而張藝謀曾多次公開表示,如果沒有吳天明,就沒有他的《紅高粱》。在電影圈,有人叫吳天明“頭兒”,有人尊他為“伯樂”,他自己在微信群里還取名“老兔子”。要我說,他在中國第四代和第五代導演中起到了如此關鍵的承上啟下作用,堪稱當代中國電影的“隊長”。
《百鳥朝鳳》是吳天明遺作,他還沒來得及將這部電影推送到大眾面前,就于2014年3月4日突發(fā)心梗長別。要不是方礪等熱心影人的多方努力(包括下跪之舉),這部遺作極有可能與吳天明的人生一樣斷了片?!栋嬴B朝鳳》并不是一部一味去迎合市場的電影,與他1994年從美國歸來拍攝的《變臉》類似,影片立足于傳統(tǒng)民間技藝,以流傳于魯、豫、皖的經(jīng)典嗩吶曲《百鳥朝鳳》為題,講述了黃土高原上兩代嗩吶王的信念堅守與師徒情誼。影片表面上是時代更迭期嗩吶匠人的尷尬宿命,實際是吳天明對一整個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與思考。如今回溯吳天明的創(chuàng)作人生,可以清晰地分出,一路是《沒有航標的河流》《人生》和《老井》等早期藝術軌跡,另一路是《變臉》延續(xù)到這部《百鳥朝鳳》的文化追思。據(jù)說吳天明不辭而別時,書桌上還放著夾注的《秦腔》,以及一篇未完的文章,如果他不走,如今要與《美國隊長3》正面PK的,極有可能就是與張藝謀合作的《秦腔》了。
影片中,老嗩吶王焦三爺新收徒弟“天鳴”,與“天明”同音,這顯然不會只是巧合。姿態(tài)上,吳天明是徒弟天鳴,一面借著他孩提式清澈的眼睛仰望嗩吶技藝的魅力,一面又借他成年后的茫然與困頓來反映時代對人生的撕裂。精神上,吳天明則是師傅焦三爺,他是時代變革與浮躁年代的一根定海神針,哪怕時代將嗩吶藝人推到了社會邊緣,他始終坐懷不亂,堅守著傳統(tǒng)技藝人的仙風與道骨。師徒二人的分工明確:天鳴是《百鳥朝鳳》的眼,而焦三爺則是《百鳥朝鳳》的魂,一個負責詰問,一個負責定神。陶澤如飾演的焦三爺,在農(nóng)民氣質(zhì)之上,呲呲冒著絕世高人的仙氣,扛得起表演藝術家的名號,可惜中國影壇給他的機會實在少得可憐。
我不敢說焦三爺就是吳天明自己的化身,但焦三爺身上確有吳天明太多的倒影。吳天明的同代人在滾滾時代面前,不是偃旗息鼓就是失去了戰(zhàn)斗力,唯75歲的他,還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去世前,他還在與張藝謀合計《秦腔》的拍攝,甚至還籌劃著創(chuàng)辦電影基金和電影學院。他的遺作,恐怕也是第四代導演的最后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