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輝
【摘要】 目的 分析并探討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特點。方法 選取2010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檢測的不同臨床標本。其中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為一組, 2012年11月~2014年11月為一組。采用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 根據操作規(guī)則檢測結果, 并進行總結分析。
結果 2010年11月~2012年11月臨床標本檢驗陽性率為28.18%(1105/3921), 其中, 呼吸道標本檢驗陽性率為35.55%(758/2132), 血培養(yǎng)標本檢驗陽性率為7.67%(53/691), 大便標本檢驗陽性率為0.97%(2/206), 其他非呼吸道標本檢驗陽性率為32.74%(292/892)。2012年11月~2014年11月臨床標本檢驗陽性率為24.70%(1310/5304), 其中, 呼吸道標本檢驗陽性率為31.04%(825/2658), 血培養(yǎng)標本檢驗陽性率為9.77%(104/1065), 大便標本檢驗陽性率為1.09%(3/274), 其他非呼吸道標本檢驗陽性率為28.92%(378/1307)。
2010年11月~2012年11月臨床標本陽性率以及呼吸道標本陽性率明顯高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P<0.05)。結論 分析并探討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特點, 對于臨床檢驗和診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臨床標本;微生物;陽性率;流行病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028
一直以來, 微生物檢驗在臨床診斷及治療中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近年來, 隨著科學技術在分子生物學中的應用, 微生物檢驗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指導作用愈發(fā)具有專業(yè)及可信性[1]。但據統(tǒng)計數據顯示, 微生物檢驗準確性尤其是不同種臨床標本的陽性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標本采集、標本保存及標本檢測過程中均可能出現問題從而影響標本檢驗的陽性率[2]。要想改善并提高標本檢驗的陽性率, 首先應該明確本地或本院不同標本流行病學特點, 針對可能存在問題進行逐一解決, 從而提高標本微生物檢驗準確性, 為臨床提供更詳細、準確的標本資料[3]。本次研究選取2010年11月~
2014年11月在本院檢測的不同臨床標本, 分析并探討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特點,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檢測的不同臨床標本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為一組, 2012年11月~2014年11月為一組。標本有呼吸道標本、血培養(yǎng)標本(包括血液、胸腹水和腦脊液)、大便標本以及其他非呼吸道標本(包括穿刺、中段尿、傷口分泌物)。兩個時間段臨床標本具體資料見表1。
1. 2 實驗方法 采用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 根據操作規(guī)則檢測結果, 并進行總結分析[4]。
1. 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010年11月~2012年11月臨床標本檢驗陽性率為28.18%(1105/3921), 其中, 呼吸道標本檢驗陽性率為35.55%(758/2132), 血培養(yǎng)標本檢驗陽性率為7.67%(53/691), 大便標本檢驗陽性率為0.97%(2/206), 其他非呼吸道標本檢驗陽性率為32.74%(292/892)。2012年11月~2014年11月臨床標本檢驗陽性率為24.70%(1310/5304), 其中, 呼吸道標本檢驗陽性率為31.04%(825/2658), 血培養(yǎng)標本檢驗陽性率為9.77%(104/1065), 大便標本檢驗陽性率為1.09%(3/274), 其他非呼吸道標本檢驗陽性率為28.92%(378/1307)。2010年11月~2012年11月臨床標本陽性率以及呼吸道標本陽性率明顯高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P<0.05)。見表2。
3 討論
從本次研究的調查數據顯示分析, 2010年11月~2012年11月臨床標本陽性率以及呼吸道標本陽性率明顯高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文章顯示, 標本采集、標本保存及標本檢測過程中均可能存在可以影響標本檢驗陽性率的因素[5]。而且, 曾有文獻報道, 標本采集過程中存在的誤差占造成標本檢驗陽性率中的較大份額, 超過50%[6]。而標本采集涉及的范圍不僅是采集標本, 還包括申請檢驗的過程, 患者被檢的準備及標本運送過程。整個過程涉及的細節(jié)較多, 且常不受重視, 最終造成紕漏發(fā)生[7]。所以, 從申請檢驗直至標本運送的全部過程應該有統(tǒng)一嚴格的操作制度執(zhí)行標準, 而操作人員則按規(guī)定執(zhí)行, 同時, 要求操作人員了解不同種類臨床標本的基本采集注意事項[8], 防止在運送之前的標本已經無法送檢, 這樣不僅會使標本信息丟失, 甚至造成錯誤診斷結果, 從而延誤被檢患者治療[9]。不僅操作醫(yī)務人員需要注意, 患者本人也需要注意, 部分標本檢測(如尿檢等)均需要患者采集后送至護理人員處[10], 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標本采集注意事項應該普及到位, 避免因采集失誤造成標本的浪費。
在微生物標本保存至檢驗過程中, 需要保持其內部原有微生物的正常存活, 同時禁止其他非標本內病原體污染標本[11]。針對標本不同, 所注意的保存及運送細節(jié)也相應有所不同。如氧氣依賴性微生物需要在氧氣存在下才能正常存活, 如果在保存過程中處于無氧狀態(tài), 則會造成原有微生物的死亡及厭氧微生物的繁殖, 影響檢驗結果[12]。而如果是厭氧性微生物, 則不應使其暴露于空氣中, 導致兼性厭氧菌的不正常繁殖。根據不同種菌種選擇合適的保存條件是十分必要的[13], 所以醫(yī)護操作人員應該熟悉不同微生物標本, 使其最大程度保持標本原有性。
除了上述檢驗前的過程中已出現造成檢驗陽性率下降的誤差外, 在檢驗過程中也存在操作等問題[14]?,F在微生物檢驗技術主要依賴于生化反應, 而在生化反應過程中, 無時無刻不需要操作者的試驗手法及判斷能力。所以, 檢驗操作者的相關微生物生化知識則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要注重檢驗操作人員的基礎知識及試驗技能的雙重培訓及考核, 這樣才能提高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15]。同時, 可以在檢驗室中放置有關基本微生物檢驗的若干種試驗及生化反應等基本操作步驟, 不但可以起到時刻提醒檢驗人員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觀思維的干擾。
綜上所述, 分析并探討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特點, 對于臨床檢驗和診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何夢林. 探討臨床微生物檢驗中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3, 15(z1):347-348.
[2] 張新秀. 微生物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質量控制.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1, 10(5):396-397.
[3] 蘇建榮. 重視臨床微生物檢驗分析后實驗室質量管理. 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2, 35(4):293-295.
[4] 楊柳, 郭清蓮, 申及, 等. 回顧性分析比較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1, 32(14):1573-1574.
[5] 王淑媛, 柯培鋒, 莊浩林, 等. 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質量控制對策探討.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3, 34(20): 2738-2739.
[6] 顧海彤, 黃艷飛, 孫宇峰, 等. 不同種類微生物血培養(yǎng)陽性報警時間的臨床意義探討.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1, 15(11):1882-1884.
[7] 尹秀云, 陳建魁, 曾利軍, 等. 臨床微生物培養(yǎng)不合格標本的特點及解決對策.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2, 33(20):2499-2501.
[8] 戴莉. 臨床微生物標本采集中的問題分析與對策.中國護理管理, 2013, 13(3):105-107.
[9] 黃軍垣, 鄭利平. 加強住院患者臨床微生物檢驗對控制醫(yī)院感染的影響觀察.四川醫(yī)學, 2013, 34(4):563-564.
[10] 王文, 趙自云. 呼吸道標本分離的假絲酵母菌分布及耐藥性.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3, 12(2):117-119.
[11] 楊安芳.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分布分析. 中國醫(yī)藥異刊, 2013, 15(11):1893.
[12] 袁錦屏, 楊靈, 邱桂霞, 等. 呼吸道苛養(yǎng)菌對頭孢妥侖匹酯等10種抗菌藥物的藥敏監(jiān)測.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1, 10(4): 289-291.
[13] 舒玲, 郭靚, 羅嵐, 等. 華西醫(yī)院不合格微生物標本的特點分析及對策.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11, 38(12):2360-2364.
[14] 王欣茹, 陳鳳華. 不同類型臨床標本的微生物培養(yǎng)方法與臨床應用. 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4, 37(2):159-160.
[15] Teppei Y, Kiyoshi I, Ayaho M. A novel weighted cumulative delta-check method for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specimen mix-up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Clin Chem Lab Med, 2013, 51(4):781-789.
[收稿日期:201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