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
愛情這種東西有時候很玄,像心電圖,非得出點什么事才會跳出高低起伏的線條。而且即使跳到圖表最上端,隔不了多久,又會慢慢回到中間。至于那跳得最高的一次,其實維持不了多久。因為真這么跳下去,會要了命。
每個人在心電圖的最高點上時,都會清楚地知道自己戀愛了。拿我大學(xué)同學(xué)孫胖來說,某天夜里大約兩三點吧,他翻墻進(jìn)宿舍跑到我房間,費勁擠上我的床說,起來,有啤酒。在睡眠與啤酒之間,我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于是,他一口灌進(jìn)大半罐啤酒后對我說:“靠,我又戀愛了?!?/p>
我相信他是真的戀愛了,因為,一、他加了語氣助詞“靠”,戀愛讓他的荷爾蒙迅速賁張,有些激動地說了“靠”這個不太文雅的詞;二、他用了“又”,顯然他以前戀愛過,所以現(xiàn)在了解什么是愛了;三、除了戀愛,誰深更半夜興奮到想找人喝啤酒的地步?
問題不在于最高點,而是當(dāng)感情落回到低點時,我們又怎么知道自己還在愛、繼續(xù)愛、八成還能再愛下去……或者,我騙她去開會其實是去打麻將,去加班其實是與老朋友喝酒,這種善意的欺騙是否意味我已不愛她?
我的一對老朋友相愛長達(dá)十二年,始終沒結(jié)婚也沒同居,可是他們真的一直在一起。一開始覺得仍維持各自單身的生活比較好,就如此這般到了今天,彼此甚至連要不要結(jié)婚的問題都懶得提出,因為,費事。
當(dāng)愛情漸漸變成習(xí)慣時,有好處,它既然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習(xí)慣,自然不太容易變更;也有壞處,因為這種習(xí)慣真的變更起來,必然是天大地大的決定。
一般來說,第三者的出現(xiàn)算是改變習(xí)慣的強烈刺激因素之一。女的那位開始猶豫,另一個條件很不錯的男人追她很
勤,究竟該如何選擇呢?基于朋友的立場,我不能背叛她多年的男友,也是我多年的好友,聰明狡猾的我引用美國推理小說家丹尼斯寫的幾句對白,這樣回答她。
故事的男主角派崔克和他的那位女性朋友聊到感情,后者問他:
“你覺得曾經(jīng)有人需要你嗎?”
我(派崔克)想了想,說:“有時候?!?/p>
“誰?”
“我的搭檔,安琪?!?/p>
“你需要她嗎?”
我點點頭?!坝袝r候,對,我需要她?!?/p>
她望向窗外?!澳敲茨阕詈冒盐兆∷??!?/p>
我引用這些話的用意是,如果你覺得自己真的很需要對方,那應(yīng)該就對了,就應(yīng)該把握住。對此,我可以跟丹尼斯一樣向你保證,在長久的相處與一段時期的麻木之后,仔細(xì)思考“需要”這個問題,然后,你會清楚愛情在哪里。于是,我問那位打算另起爐灶的女人:“你需要他嗎?”
后來,有段時間沒有見面,那位女人最終選擇的是原來的男朋友。在亂流過后,他們發(fā)了喜帖給我,大概是經(jīng)此考驗,雙方都覺得婚姻是件令人心安的事情,有如把錢存進(jìn)銀行、有如買新車的同時保了全險、有如去醫(yī)院做年度的健康檢查、有如在大冷天鉆進(jìn)熱被窩……
在新人面前,她選擇的是平淡,卻更有安全感的愛情,可能更自在、更不必傷腦筋,也就更容易享受兩人的生活吧。
婚后她這么對我說:“跟這個老家伙在一起十多年了,結(jié)婚以后,好像不錯,又好像不必要;好像很近,也好像很遠(yuǎn);好像滿足,更好像安定下來了。”
如此回答讓我有些感慨,婚姻到底給人一種什么感覺呢?于是,我回到家問老婆,結(jié)婚這么多年,你感覺怎么樣?她一邊看電視一邊擇豆芽,漫不經(jīng)心地這么回答我:“還可以,不必傷腦筋。”
哈,愛情最后的定義竟然是不必傷腦筋?她什么意思?我想了一下,有點明了。然后,我也坐下看電視,等她擇完豆芽好吃晚飯。
此時此刻,我兩腳舒服地翹在茶幾上,挺著被她喂養(yǎng)的小肚皮,嗯,人生里面,“不用傷腦筋”的確是老天爺賞賜的最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