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萱
筆者在十幾年老照片的收集中,發(fā)現(xiàn)其中有相當數(shù)量的老照片,記錄了如今已消聲匿跡的民風民俗、各種行當和物件等等。透過這些泛黃、甚至是殘缺的老照片,我們可以穿越時空,探尋他們的生存軌跡和來龍去脈。
剃頭挑子一頭熱
街頭巷尾攬顧客
剃頭業(yè)的興起是在滿清入關之后。1645年6月15日,愛新覺羅·福臨頒布了一道十分嚴厲的“剃發(fā)令”:“限各省令到之日起十日內(nèi),官民一律剃發(fā),遲疑者斬。”
當時漢人的習俗是,未成丁者頭發(fā)覆頸披肩,成年后,總發(fā)為髻。滿人要從額角兩端引一直線,直線以外全部剃去,僅留顱頂發(fā),編成辮子,垂于腦后。當時的口號是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如江陰因護總發(fā)為髻起義,就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清軍破城后連殺十天,17萬多人死于清軍屠刀之下,全城僅53名老小幸免。
剛開始,清軍在街頭路口設卡,強行為過往行人剃發(fā),后來官方又在道旁搭設席棚,旁邊豎一旗桿,上面掛著“剃發(fā)令”的圣旨,組織民眾前往剃發(fā)。拒不剃者斬首,把頭顱掛在旗桿上示眾。后來竟逐漸演變成了經(jīng)營性的,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一頭是個帶豎桿的木制臉盆架,下面放一小火爐,上面坐著盛熱水的洗臉盆;旁邊桿上掛著毛巾和罩布,另一頭是帶小抽屜的梯形坐凳,小抽屜里盛著剃頭工具,顧客坐在上邊,剃頭師傅站一旁為其剃頭、刮臉。
這個行當一直持續(xù)到上世紀五、六○年代,國內(nèi)一些小城鎮(zhèn)或集市上仍能見到。清末民初時期,記錄剃頭挑子的老照片為數(shù)不少。
修腳師傅手藝巧
上門服務腳病消
一張罕見的清末民初修腳師傅上門服務的照片,展示的是這一古老行業(yè)靈活的服務方式。修腳在中國已有約兩千年的歷史。在早年考古發(fā)掘出的殷商甲骨文里,就有周文王因腳趾甲患病,行動不便,請來一位叫“冶公”的人,用“方扁鏟”(可能是修腳專用工具)為他修治好了的記載。
修腳技法多種多樣,且特別強調(diào)精準。操作持刀有三法:即捏刀、逼刀、長刀;持腳有八法:支、摳、捏、卡、攏、攥、掙、推;修治也有八法:槍、斷、劈、片、挖、撕、分、刮。具體修治要因病制宜,綜合運用,多能手到病除。修腳的項目包括:修趾甲、胼胝(腳墊、老繭、膙子)、雞眼、嵌甲等。
修腳行業(yè)的傳統(tǒng)服務形式:一是上集市、廟會擺攤攬客,行話稱為“剜窩”。他們往往和江湖郎中聚集,共搭一白布棚子,地上鋪塊紅布,叫“靠地布”。上面擺放修腳修下來的腳疔、腳墊等皮肉,墻上掛幅有各種腳病的圖樣,稱作“點張子”,按圖指畫著招攬生意。固定地方擺攤的,叫“??康亍?,手藝高超不騙人;臨時擺攤的叫“走馬穴”,手藝不高,靠糊弄人騙錢。二是走街串戶,登門服務。三是在澡堂內(nèi)為洗完澡后的顧客 ,提供修腳服務。
瓷器破了不用慌
鋦盆鋦碗鋦大缸
“鋦盆、鋦碗、鋦大缸”的吆喝聲,已有四十多年聽不到了。但是它留下的影像卻還歷歷在目。一件破碎的瓷器,經(jīng)過鋦行師傅一擺弄,馬上就能“破鏡重圓”妙手回春。這種中華匠人獨有的技藝,堪稱絕技。從事這一行業(yè)的匠人,通常被稱為“錮露子”。鋦行師傅承接的活兒,有粗活細活之分。粗活即一般破損日用瓷器的修補;細活則是專為富家子弟,修飾把玩物件,以提高其身價。
當鋦行師傅接過雇主遞過來的一個破碗后,他坐在馬扎上,先是用繩子將碗縛住,然后用腿把碗夾住,左手拿金剛鉆,右手持弓,將鉆在弓弦上繞一圈,再將鉆尖在嘴上沾點唾液,然后將鉆尖在碗上裂縫的一側(cè)定位,松開左手,右手拉弓。鉆好一個眼后放上鋦子,再鉆另一個眼兒。兩個眼兒鉆完,鋦子塞進眼兒,輕輕兩錘打牢。整個碗鋦好后,在所有鋦子處抹上一層油灰,以堵住縫隙,即告完工。
工價一般是按被鋦器皿修復程度、難易和鋦子數(shù)量多少計收。民間有句俗話,叫做:“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就是從這個行當派生而來的。
磨剪子來戧菜刀
走街串巷喊聲高
看過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的人,可能都還記得地下黨李玉和的聯(lián)絡員,就是邊吆喝著“磨剪子來戧菜刀”,邊扛著磨刀工具出場的。他是以此做掩護,來給李玉和送密電碼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磨剪子戧菜刀,卻是窮苦人謀生的一種手藝。無論高溫酷暑,還是天寒地凍,他們都是扛一條小長凳,凳面上一端固定一塊磨石,另一端帶幾樣工具,進城下鄉(xiāng)走街串巷,邊吆喝,邊攬活。
接到活兒后,便就地放下長凳,自己坐在中間,拱腰用力連磨加戧干起來。一把原來用鈍了,甚至銹跡斑斑的刀、剪,經(jīng)他如此這般地戧磨一番,瞬間就會變得光亮飛快。雇主再用起來,就輕快多了。
這個行當于一年中最興旺的時候,就是在春節(jié)之前,差不多家家戶戶都要拿出幾把刀剪,交給磨刀師傅磨一下。干完這批活兒,他們就該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年了。
支起紅爐拉風箱 掄起鐵錘響叮當 “二把手車子三張嘴,一箱一鉗一鐵錘”。這是對云游四方的鐵匠行當?shù)男蜗竺鑼憽K^二把手車子,系指前邊有人架,后邊有人推的木制獨輪車。這種車較單人推的車子,體積大一些,適合打鐵師傅載物多的需要。三張嘴就是三人成伙,一箱一鉗一鐵錘,即一人拉風箱燒火,一人掌鉗,一人掄錘打鐵。
他們以熟練的技藝,化腐朽為神奇,將廢舊破鐵燒熔后,打造成顧客所需要的各種器具,以滿足顧客的不同需求。
上世紀五○年代初,游走在全國各地的打鐵師傅,約有60萬之眾,其中山東章邱籍的師傅即有38萬,成為名副其實的“鐵匠之鄉(xiāng)”。游走四方的打鐵匠人,風餐路宿,收入低微,飯食多以小米干飯為主,生活甚是艱苦。
洋車本是日本造
拉上乘客如賽跑
洋車原產(chǎn)于日本,故亦稱東洋車,始于明治二年(1869年)。1874年傳入中國后,有的地方稱為黃包車或人力車,并對其車輪等進行了改進,由原來外裹鐵圈的木車輪,改換為鋼絲膠皮輪,使乘坐更為舒適。后來北京、上海等城市自己都設廠大量制造這種人力車。1915年,袁世凱就曾在中南??偨y(tǒng)府,建立過一支擁有10輛車、20名車夫的人力車隊,專門拉送達官顯貴。
民國時期,人力車成為了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這種車夏有雨篷、冬有暖簾,前后有車燈,轅桿有喇叭,以人力挽行載客,方便快捷,深受乘客歡迎。僅上海一地大小人力車行(租車的東家)即有數(shù)千家。
上世紀四○年代末,尚有人力車5000余輛。同一時期山東青島的人力車保有量,也達到了2500輛,并曾一度超過了3000輛。
彼時行走在城市中的街道上,不經(jīng)意間就會經(jīng)常(下轉(zhuǎn)第46頁)(上接第23頁)看到,坐在人力車上的乘客悠哉游哉,而架著轅桿奔跑的車夫汗流浹背的場景。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人力車逐漸被騎行載客的三輪車所取代。
弄斧班門拉大鋸
解開木材做家具
進入班門想當木匠的人,最初學的基本功就是拉大鋸。這是木匠行當中最苦、最累,勞動強度最高的活兒。木匠鋪從木場購進圓木(大樹割倒后截去兩頭的主干)或方木(去掉表皮的圓木)后,第一道工序就是要將其分解為厚薄不等的板材,然后再進一步加工,做成各種器具。
分解板材用的主要工具,就是相傳由木匠行當?shù)淖鎺燈敯喟l(fā)明的“鋸”子。根據(jù)不同用途,鋸的種類分別有二人抬大鋸、二鋸、開鋸、手鋸等。大鋸需二人協(xié)同操作,故稱為“拉大鋸”。
操作時,先將要解的大木頭按一定傾斜角度固定牢靠,兩人隔著木頭相對持鋸,一人站立在木凳或架子上,另一人則直接坐在地上或單腿跪立,一高一低、一拉一推,逐次將大木頭解為板材;然后再根據(jù)需要,運用鋸、錛、鑿、刨、鏟等,做成各種家具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