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方友
北伐興師的時候,陳州一帶連年鬧饑荒。可謂是路斷人稀,餓殍遍野。
潁河鎮(zhèn)的馬老三在漯河跑買賣發(fā)了財。兵荒馬亂,他怕銀元不好帶,便化裝成討飯的,從漯河往家走。
走到周口西,是一坡大洼。若走斜路越過大坡,距家只有幾里路了。他下了官道,匆匆下斜路而去。一頓飯的工夫,已走了半坡。這時候,碰上了一位剃頭佬兒。剃頭佬兒肩擔剃頭挑兒,慢騰騰地走著。馬老三心想:自己蓬頭垢面地回故里老不體面,不如剃頭凈面,然后換上長衫化裝一番。于是,他便問道:“喂!有水沒?”
剃頭佬兒止步,扭臉翻他一眼,干巴巴地說:“我是吃閑飯哩?剃頭還會沒水?長眼干嗎?沒看見燒火?”說完便不理馬老三,徑直走了。
“噴!說著你怎只管走呀?”
“干哈?”
“剃剃頭!”
“剃頭?”剃頭佬兒又翻他一眼,“有錢沒?”
馬老三像是被剃頭佬兒的看人下菜激怒了,氣沖沖打開破鋪蓋,“嗖”地拉出一袋銀元,拍得“嘩嘩”作響:“咋?怕不給錢?”
剃頭佬兒出了一口氣,便把挑子放在路當中,看一眼馬老三,說道:“來吧。”
“小看了神仙!”馬老三怒氣未消地邊嘟囔著邊把銀元放到鋪蓋內(nèi),抬頭一看剃頭佬兒的架勢,不耐煩地說:“哎呀!你往路邊兒挪一挪嘛。”
剃頭佬兒也像是不耐煩了,眼一瞪說:“你剃不剃吧?”
“剃!我怕礙人走道兒,剃半截兒又得麻煩?!?/p>
“我不比你曉得?”剃頭佬兒聳了聳肩,道,“這條路我一天走幾趟,從早到黑不會見一個瞎鬼!你剃不剃?”
馬老三嘟嘟囔囔地坐在凳子上。剃頭佬兒給他圍了圍布,然后在銅鍋子邊豎起的那根竹竿上掛了磨刀布,又從凳子下邊的小抽屜里取出刀子,慢悠悠地磨著。
剃光了頭,開始刮臉。
太陽懶洋洋地照著,四周靜得出奇,只聽到“沙──沙──”的刮胡子聲。第一次凈面過后,是掏耳朵,打淚眼兒。馬老三舒服極了,似睡非睡地躺在剃頭佬兒那弓起的腿上。
第二次凈面,那刀子從馬老三的下巴朝喉頭處移動著,移動著……
突然,“啪”的一聲響,馬老三從夢中驚醒,才知是“剃頭的拍巴掌──完工了”。他抹拉了一下光頭,又細細地摸了摸下巴,認定沒挑剔之處后,方問道:“多少錢?”
“五塊大洋?!碧觐^佬兒不費力地說。
“啥?”馬老三瞪大了眼睛。
“五塊大洋!”
“剃個頭五塊大洋,你還不如把我殺了哩。”
“想殺你等不到現(xiàn)在。”剃頭佬兒閉目養(yǎng)神。
馬老三愣了愣,一會兒額頭上就布滿了汗珠,這才急忙忙拉出那袋兒銀元,伸手抓出一把,遞了過去。
選自《佛山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