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從治家開始?!凹乙?guī)”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和客戶端推出專題“中國傳統(tǒng)中的家規(guī)”,帶您走近那些充滿溫情和智慧的傳統(tǒng)家規(guī),汲取精華、去除糟粕,延續(xù)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家國”文化;吐故納新、與時俱進,涵養(yǎng)新時代的良好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石。
胡則史跡館
胡則(963—1039),字子正,北宋婺州永康(今浙江金華永康)人,為宋朝婺州第一個進士,是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朝的名臣,一生為官清廉,心系百姓,被尊稱為“胡公”。毛澤東同志曾評價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胡則為官四十余年,先后出任知潯州、桐廬、睦州、溫州、信州、福州、杭州、池州、陳州等十個州郡,按察江淮、京西、廣西、陜西等六路使節(jié),并曾擔任戶部郎中、禮部郎中、吏部郎中、工部侍郎、刑部侍郎等,有“十握州符,六持使節(jié),選曹計省,歷踐要途”之稱,宋仁宗寶佑元年(1034年)以兵部侍郎致仕。
胡則在政治上力主寬刑薄賦,興革弊政,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好事,深受百姓愛戴,尤其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直言勸諫,奏請免除衢、婺兩州百姓身丁錢,為百姓所銘記,青史留名。
胡則史跡館位于胡則出生地浙江省永康市古山鎮(zhèn)胡庫村,史跡館整合該村至今保存完好的祠塾、若唐公祠及胡公文化廣場等設施建成,系統(tǒng)展示胡則生平史跡。史跡館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主要內(nèi)容為前言、中國古代清官、貪官簡介,以“廉與貪”“善與惡”作對比;第二單元為胡則年鑒,再現(xiàn)胡則整治錢荒、寬刑薄賦、平反冤獄、奏免丁錢等勤政廉政故事,充分展現(xiàn)了胡則“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德官風;第三單元為胡氏后代名人雕像、簡介,展示了在胡則精神的感召下,胡氏后代人才輩出,政績斐然,官身留名;第四單元為宋朝歷代皇帝及范仲淹對胡則的評價文字史料;第五單元為胡氏宗譜、胡氏家訓集錦,通過追根溯源,展示胡氏一門清白繼世、耕讀傳家的家風傳承。
胡氏家訓
胡氏家訓由胡則及其弟胡賑創(chuàng)始,歷經(jīng)宋、元兩代傳承后,明崇禎九年(1636年),胡氏子孫根據(jù)胡則遺留的祖訓,制訂了《胡氏家訓》十三條,此后又不斷傳承完善,到乾隆十二年(1747年),胡氏子孫整理形成了較為系統(tǒng)完整的《胡氏家訓》。
《胡氏家訓》深受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及當時吳越文化的影響,內(nèi)容涵蓋修身齊家治國的方方面面。《胡氏家訓》的主要特點:一是突出強調(diào)如何修身?!逗霞矣枴钒褌€人修養(yǎng)擺在重要位置,提出“家道盛衰,皆系于積善與積惡而已”“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僥幸心”,教導子孫后代做到善惡分明、積善行德。同時倡導“以清白相承”、以“和睦”成“遜順家風”,為子孫后代樹立行為規(guī)范。二是突出強調(diào)如何為官?!逗霞矣枴钒褌€人、家庭、家族與社會、國家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特別是家訓中提到“為官心存君國”“為官當以家國為重,以忠孝仁義為上”“先憂后樂,鞠躬盡瘁”等,充分展現(xiàn)了胡氏子孫強烈的家國情懷,也為胡則“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及胡氏后代人才輩出、官身留名作了最好的詮釋。三是突出強調(diào)如何崇學。在《胡氏家訓》中,崇學重教思想得到高度體現(xiàn),一再申明教導子孫“為人者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子孫雖愚,經(jīng)書不可不讀,即使冥頑,縱有開悟之時”。正是有了這種精神的傳遞和觀念的引導,胡氏后人寒窗苦讀的傳統(tǒng)和對未知世界的向往探索從未改變,成就了一個個書香之家。
(據(jù)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