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競躍
在《三國演義》里,許褚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好像是個愣頭青,好勇斗狠,就知道打仗,上了戰(zhàn)場就不要命—他跟馬超斗得興起,連衣服也扔掉了,赤膊上陣,斗得天昏地暗,于是大家送給他一個綽號“虎癡”。曹操的首席謀士荀還曾嘲笑他說:“許將軍勇則勇矣,卻不知用謀?!?/p>
其實,歷史上的許褚一點兒都不癡,相反,他還很有智慧。
許褚和曹操是地地道道的老鄉(xiāng)。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許褚的老家也遭到了亂賊的攻擊。許褚天生就是個斗士,他把宗族鄉(xiāng)親組織起來,編成隊伍,和亂賊死磕。一次,一股萬余人的亂賊前來進攻,而這邊都是一幫民兵,且人數(shù)不多,很快就敗下陣來,連刀槍和弓箭都打沒了。許褚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命大家在陣地周圍搬來很多大石頭,他朝賊兵扔大石頭。賊兵不敢靠近,許褚便又堅持了幾天??墒牵瑵u漸地,糧食也沒有了,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怎么辦?許褚眉頭一皺,又得一計:既然打不過,就求和吧。他對賊兵說,用我們的牛換你們的糧食,咱有話好好說,何必動刀動槍呢?賊兵不知是計,就答應了。然后,許褚就放開牛,換來了賊兵的糧食。誰知,那牛根本不往賊兵那邊去,都往回跑。賊兵還沒反應過來,許褚就大顯身手了:他大步走過去,抓住牛尾巴往后拽,竟然將牛往后拉了百余步。這是多大的力量啊,他若是一拳頭打過來,自己還不成肉餅了?賊兵被嚇破了膽,牛也不要了,趕緊跑吧!
有勇有謀,大塊頭有大智慧的許褚贏得了附近地區(qū)的敬畏,他隨后就來到曹操身邊,給曹操打工了。
曹操看到許褚的尊容—呵,好大的塊頭,就非常喜歡,情不自禁地說,你真是我的樊噲呀!不要以為他多看重許褚,曹操這個老板很懂得夸獎下屬,他曾夸一個謀士說,先生是我的子房??;他還夸一位良將說,將軍真有周亞夫的風范。凡是聰明的下屬都明白一個道理:領導表揚你,絕不是要給你發(fā)獎金,而是要讓你努力工作。
許褚當然明白這個道理,雖然他是曹操的老鄉(xiāng),可關系再硬,工作干不好,也是白搭。曹操量才而用,任命許褚擔任自己的副衛(wèi)士長,也就是保鏢的二當家。當時的衛(wèi)士長是勇猛的典韋,“一呂二趙三典韋”,三國第三條好漢,可惜在某次戰(zhàn)斗中為保護曹操而掛了,許褚便升任衛(wèi)士長。
衛(wèi)士長可不是那么好當?shù)摹TS衛(wèi)士長最重要的使命是保護曹操的安全,這就要求他不但勇冠三軍—比如打張繡時,他一個人就能斬首一萬—還要心細如發(fā),更要有隨機應變的本領,關鍵時刻要頂?shù)蒙先ァ?/p>
官渡之戰(zhàn)打到相持階段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都不看好曹操,覺得他最后肯定會敗于袁紹之手。曹操的一個侍從就想主動給自己找條后路—干掉曹操,投降袁紹。心動不如行動,他聯(lián)絡了幾個人,伺機而動。可是有許褚在,他們無法下手,因為許褚實在太彪悍了,他們擔心自己還沒干掉曹操,就先被許褚干掉了—那就等許褚換班回家休息的時候再動手。
工作狂也是需要休息的。這天,許褚換過班,就回家了。那個侍從帶著人火速潛入曹操的臥室,磨刀霍霍,準備動手。然而,很不幸,千鈞一發(fā)之際,許褚又回來了。他一見那幾人神色不對,就覺察到事情真相,毫不遲疑地將他們干掉了。
許褚不是走了嗎?他怎么又回來了呢?史書上說,許褚回到家后,一直心神不寧,眼皮亂跳,覺得有什么事要發(fā)生,于是他趕緊又回來了。這說明許褚是一個非常精細的人,而且非常用心—只有傾注全部心思的人,才能見微知著,不放過一個隱患。從此之后,曹操更加信任和器重許褚了,出入全都帶著他。
曹操西征馬超時,西涼兵非常驍勇,曹操這一戰(zhàn)打得險象環(huán)生,多虧了許褚,否則曹操就真的掛了。當曹操準備強渡黃河時,馬超的軍隊殺過來了。曹操玩淡定,眼看萬余西涼兵殺到跟前,自己的大軍都已渡河,他就是不上船,還美其名曰與許褚等百余人“斷后”。
許褚急了,架著曹操就往船上跑。此時,西涼兵的箭已經(jīng)射過來了,“矢下如雨”,而曹操這百余人爭著上最后一條船,船超載了,馬上就要沉了。情急之中,許褚抓起硬質(zhì)馬鞍為曹操擋箭,又將攀著船的人都砍了下去。曹操得救了,船老大又被射死了。許褚趕緊一手擋箭,一手劃船,驚險逃離。
九死一生的曹操深情款款地說:今天,若不是許褚,我差一點兒被小馬搞死了。后來,曹操與馬超單人對陣,馬超本來想搞偷襲,趁機干掉曹操,一看許褚怒目圓睜地站在曹操身后,只好作罷。
在這場戰(zhàn)爭中,許褚的神經(jīng)繃得非常緊,應變能力也非常強,只要他稍一走神,曹操就掛了。鑒于他出色的工作表現(xiàn),曹操升他為武衛(wèi)中郎將。
作為曹操的保鏢,許褚是懂規(guī)矩的,他知道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能說,因此平時謹言慎行,行事守法,不茍言笑。他也明白一個道理:內(nèi)臣不能結交外臣,這是封建時代君王最忌諱的事情。因為內(nèi)臣知道君王的底細,一旦跟領兵在外的外臣勾結,那君王就危險了。曹操又是個猜忌心超重的人,殺人如麻。而且殺起人來六親不認。所以,許褚時刻牢記這個原則,恪守底線。
有一次,曹操的從弟(二人有同一個曾祖父)曹仁從荊州前線回來,要向曹操匯報工作。正趕上許褚值班,曹仁一看曹操還沒有從殿里出來,就很熱情地跟許褚套近乎,說虎哥,來,咱哥倆找個地方去喝點酒好好聊聊。沒想到熱臉貼了個冷屁股,許褚面無表情地蹦出了三個字:“王(曹操被漢獻帝封為魏王)將出?!闭f完,他扭頭就進入大殿了,將曹仁一臉茫然地晾在那里,搞得曹仁非常不爽:許褚,你也太瑟了吧?
很快有人就批評許褚了:你看你,太不會做人,曹仁不僅僅是大王的親戚,還是國家重臣,人家主動找你聊天,你竟然不予理睬!許褚回答:我知道曹仁將軍身份很尊貴,可他是個外臣,而我是個內(nèi)臣,內(nèi)臣不能結交外臣。這話很快傳到了曹操的耳朵里,曹操自然更加喜歡許褚,升他為中堅將軍。因為許褚不但能從武力上保護他,給他安全感,還不會泄露他的隱私,披露他的八卦。
許褚就是這樣心思細膩如發(fā)。他心里跟明鏡似的,什么都明白,一點都不“癡”。正因為許褚是擁有大智慧的人,他才能跟隨曹操、曹丕、曹睿三代都不好伺候的老板,而始終榮寵不衰,并得以善終。
選自《傳奇故事》20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