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沙漠在哪里?你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非洲的撒哈拉。沒錯,這片橫貫非洲北部大陸的沙漠實在太大了??赡阒绬?,在這片渺無人煙的大荒漠里,隱藏著許多人類未知的秘密,其中,被稱為撒哈拉“眼睛”的一處圓形地貌更是充滿了神秘和詭異的色彩。
這處圓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它為什么被稱為撒哈拉的“眼睛”呢?
宇航員的發(fā)現(xiàn)
黃沙漫漫,無邊無際,人類進入其中,仿佛滄海一粟,這便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它東西長5600千米,南北寬約1600千米,總面積約906.5萬平方千米,約占非洲總面積的32%。這個巨大的“沙坑”可以綽綽有余地裝下整個美國本土。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一艘宇宙飛船在太空遨游。當飛船經(jīng)過非洲上空時,宇航員在遠離地球幾百千米的太空,觀察到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在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出現(xiàn)了一個圓形的東西,它像一只睜得圓溜溜的眼睛,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太空中的人們。撒哈拉沙漠從眼前消逝后,宇航員仍感到那只“眼睛”緊緊盯著他們的后背,有如芒刺在背。
這只“眼睛”就是被人們稱為“撒哈拉之眼”的奇異地貌。其實,很早以前,它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撒哈拉沙漠西部,并在荒涼、枯寂里沉睡了若干年。如果不是宇航員在太空中“喚醒”了它,它可能還會繼續(xù)沉睡下去。
巨大的同心圓
好了,咱們現(xiàn)在就去看看那只巨大的“眼睛”吧。
這只“眼睛”位于撒哈拉西南部的毛里塔尼亞境內(nèi),是一個出現(xiàn)在沙漠地面上的巨大同心圓。它的外形從空中看起來酷似圓睜的眼睛,其海拔高度在400米左右。過去,這里荒無人煙,即使偶然有人經(jīng)過,也是“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因為“同心圓”如此之大,其直徑有50千米左右,置身其中,你根本不知道它是圓是方;只有太空中的宇航員或者天上的人造衛(wèi)星,才能一覽全貌。
這個“同心圓”實在太像一只眼睛了,或者說,它像一個菊石。從衛(wèi)星拍攝的照片來看,它一共分為3層:最中心一個圓圈很像一只眼珠,它的一側(cè)邊緣稍有破損,但并不妨礙其整體效果;“眼珠”的外圍是一個更大一些的圓圈,它把中心的圓圈緊緊包圍起來,無可爭議地成為了“眼瞳”;最外圍的大圓圈自然便是“眼瞼”了。更絕的是,大圈的外沿還有絲絲縷縷的環(huán)狀物,仿佛眼睫毛一般。
“撒哈拉之眼”的內(nèi)部十分平坦,四周則是一些淺山丘;再遠處便是漫漫黃沙了。站在“眼睛”邊上觀察,“撒哈拉之眼”猶如山巖雕琢而成的大木盆,又像一只巨大的碟子。人走在“眼睛”邊緣,宛如一只在巨大的藍色圓盤上行走的小螞蟻。
那么,這處奇怪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
隕石撞擊形成的大坑?
自從“撒哈拉之眼”被宇航員發(fā)現(xiàn)之后,到這里考察的人絡繹不絕,科學家們都試圖揭開這處神秘地貌的成因。
最初,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由隕石撞擊形成的隕石坑。因為在撒哈拉沙漠里,有人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過一個寬達45米、最深處距離地面16米的巨大隕石坑。據(jù)估測,撞擊地球的隕石重約5000~10000千克,墜落的速度超過了3500米/秒?!叭龉邸彪m然深度較淺,但在地面上的痕跡十分明顯。據(jù)分析,能在地球上留下直徑達50千米“圓圈”的,只有天外來客——隕石才能做到。這塊隕石在撞擊地球時,表面最大的一邊先接觸地面,由此形成直徑很大的坑,但坑并不深。
近看“撒哈拉之眼”
不過,科學家在進一步考察后發(fā)現(xiàn),隕石撞擊之說并不成立。因為“圓圈”中心的地勢太平坦了,而且地面上并沒有高溫和撞擊過的地質(zhì)證據(jù)。
火山噴發(fā)形成的火山口?
那么,會不會是火山噴發(fā)形成的呢?
火山噴發(fā)時,由于大量巖溶物質(zhì)被噴出,往往會在噴發(fā)中心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火山口。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位于日本阿蘇山,它南北長24千米,東西寬18千米,面積達250平方千米,形成于距今3.3萬年前一次劇烈的火山噴發(fā)。有人推測,“撒哈拉之眼”可能與阿蘇山火山口類似,是由于一次劇烈的火山噴發(fā)形成的。
可是,科學家在分析火山成因時發(fā)現(xiàn),這種推測站不住腳。因為,地球上的火山一般都出現(xiàn)在地殼(包括洋殼)開裂處和板塊俯沖地帶;而“撒哈拉之眼”所處的地方屬于大沙漠的一部分,這里既不是地殼開裂處,又非板塊俯沖地帶,因而不具備火山噴發(fā)的條件。
科學家們進一步考察后還發(fā)現(xiàn),這里既沒有火山噴發(fā)的痕跡,當?shù)氐膸r石又都不是火山巖,更主要的是,這里沒有火成巖堆積的圓頂。
地形抬升和侵蝕的結(jié)果
“撒哈拉之眼”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多年來,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外星人造訪地球留下的痕跡;有人說,是某超級大國秘密進行核試驗的產(chǎn)物;更有人說,這是上我們決定首先尋找一位熟悉喀斯特森林的向?qū)?,從貴州省的麻尾出發(fā),經(jīng)歷了三小時的汽車、一小時的電動三輪、半小時的摩托和一小時的步行以后,我們終于來到了茂蘭森林的邊緣瑤所村。一個當?shù)厝藷崆榈赝炝粑覀冊谒募抑凶∠?。談到我們要穿越的森林,這家的布依族男主人說:“穿越森林雖然不像外面的人說的那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確實是非常容易迷路,而且也確實經(jīng)常有野獸傷人的事情,所以很多當?shù)厝穗m然祖祖輩輩生活在這森林的邊緣,也沒有過進入到森林深處的經(jīng)驗,更不要說橫穿。”他建議我們在森林的邊緣隨便玩玩,不要去冒險。后來我們一再堅持,他終于同意幫我們找向?qū)А捉?jīng)輾轉(zhuǎn),最終為我們找來了兩個十八九歲的男孩子做向?qū)?。這兩個男孩子是兄弟倆,哥哥叫阿卓,弟弟叫阿木。他們的姐姐幾年前嫁到了森林另一邊的村子里,所以阿卓和阿木橫穿過兩三次,而且平時他們又喜歡到森林里打獵,所以積累了不少在野外生存的經(jīng)驗,做我們的向?qū)д媸亲詈线m不過了。哥哥少言寡語,看上去靦腆穩(wěn)重,弟弟就活躍些,像我們一樣為我們的森林之旅激動不已。臨走的頭一天,又加入了第三個向?qū)?,是一個布依族的男孩,他與其說是向?qū)У共蝗缯f是游伴,因為他也沒有過橫穿森林的經(jīng)驗,只是為我們的行程所打動,執(zhí)意要跟著去。走的時候我們從向?qū)У募依锬昧艘豁敽喴椎膸づ?、三把柴刀、一口鋁鍋和足夠的米、一些臘肉和一些調(diào)料,又因為森林中有狼、野狗之類的野獸和野雞之類的野味出沒,我們還帶了兩條槍。
驚醒森林
穿過好幾個村莊之后,慢慢地人家就少了,又爬過幾座高山以后,樹木開始越來越濃密了。到第一天的下午,我們就慢慢進入了密林的深處。放眼望去,四周三四個人難以合抱的大樹越來越多。資料表明,這種地質(zhì)條件下的樹木生長極其緩慢,胸徑僅幾厘米的小樹,很可能已經(jīng)是五六十年的高齡,而胸徑三四十厘米的樹木已閱歷了幾個世紀的滄桑。真是不知道我們身邊這些胸徑一兩米的古樹,究竟經(jīng)歷了多少年的風雨。那些大樹之間又雜以粗粗細細的小樹和灌木,密密麻麻,有些地方甚至連飛鳥都難以穿行。地面苔蘚類植被非常茂盛,它們一直延伸到樹干上三四米高的地方,在林間忽明忽暗的光線的反射下,綠森森的非常詭異。而叢林的頂部和各種莫名其妙的地方生長出來的藤條,粗的有人的手臂粗,細的如同牽?;ǖ那o,有的和樹纏繞在一起,有的在地上勾連牽扯,經(jīng)常絆到我們的腳踝。同時也是因為潮濕的緣故,常年堆積的落葉和樹枝逐漸腐爛,發(fā)出一些潮濕的腐木味道。越往森林深處走,離奇的事情越多。地上經(jīng)常會見到一些不知道什么時候、什么原因倒下來的大樹,看上去都是潮潮的、黑黑的,沒有什么異樣,可是因為千百年來人跡罕至,有一些直徑半米多的樹干,已經(jīng)腐爛到當你的腳踩上去的時候,它就立即像豆腐一樣碎成了渣子。很多時候我都因為踩空而摔倒,回首那大樹還有些飛沫在升騰,看上去就像童話里森林精靈要出現(xiàn)的樣子,驚慌失措中,心里也頗為慚愧,是我們打擾了此處多年的寧靜。
動物兇猛
最常見的還是猴子。因為很少見到人,我們窸窸窣窣的聲音打擾到它們的時候,這些機靈的家伙通常躲得遠遠的,但是在一些獵人常走的便道兩旁,幾乎隨處可見剛剛被猴子們拔出來的一種塊根植物,上面的齒痕還很新鮮。偶爾運氣好,能看到一些不諳世事的小猴子,在不遠處的樹枝間嘩嘩啦啦地跑掉了。野雞也經(jīng)常見到,而且它們的警惕性和反應速度非常差。我們趕路的時候驚動了它們,它們甚至會撲拉拉地飛到路上來,看見我們之后才倉皇逃竄。這時候阿卓和阿木哥倆就會扔下手里的其他東西,背著獵槍追上去,只聽得一聲槍響,不一會兒阿木就會拿著幾根野雞的羽毛不好意思地回來,一邊幫我們插在帽子上,一邊自己嘲笑自己的槍法,說自己的槍口離那野雞只有一米,竟然還是沒有打中。半夜里我們休息在帳篷中,可以清楚地聽到狼的嗥叫聲。我們把火堆架得很旺,不敢稍有挪動,后背一陣陣涼風嗖嗖。有時候向?qū)б灰苟疾荒芎涎?,一直小心地照看著火堆?/p>
原始體驗
在森林里我們切切實實地生活了四天三夜,當?shù)氐哪泻⒆尤』鸺寄芏挤浅8撸掷锍睗竦臉渲υ谒麄兪种休p易就能點燃,而且燃燒得很旺。離開宿營地的時候,他們也會很仔細地把火完全撲滅,不留一點火星,可以看出,他們也是非常小心地保護著這片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我們把臘肉和青菜——有些是采自森林邊緣的農(nóng)田,有些是挖來的各種野菜,還有我們從樹干上搜集到的新鮮木耳、蘑菇統(tǒng)統(tǒng)亂燉。不到半小時,飯就做好了,簡單但是很可口。遺憾的是始終沒有打到過野雞,否則還能品嘗一下真正的野味。
最后瘋狂
經(jīng)過四天三夜的風餐露宿和艱苦跋涉,我們終于慢慢地走出森林了。在我們以前的印象中,森林總是像一座秘密宮殿或者山洞,和外界有著明顯的界線,就好像是一扇門打開了,我們走進去,迎面而來的都是古木參天。事實上走進森林是不知不覺地,翻幾座山,農(nóng)戶沒有了,樹木越來越粗……不知道什么時候,一抬眼才驚覺自己已經(jīng)到了密林深處。在回程的那天,我們經(jīng)歷了真正的“夜行軍”。夜晚森林里陰風嗖嗖,本來就不明亮的森林此刻更是一片黑暗。當我們爬上一座山的山脊,忽然發(fā)現(xiàn)幾盞小小的燈光在山下忽明忽暗地閃爍著??吹剿鼈兊囊粍x那,我的內(nèi)心被喜悅、感激、留戀等等復雜的感情充斥著,我想在汪洋中看到燈塔、在沙漠中看到綠洲,可能就是這種感覺吧!那一點燈光,那么微弱,竟能化作我們心中如此巨大的希望?;氐浆幩搴螅覀儍蓚€女孩橫穿了森林的事在附近傳開了,經(jīng)常有人來找我們聊天,話題時常被扯到他們所向往的“大城市”,他們讓我講講,我竟然無言以對?;氐匠鞘欣铮λ固厣质冀K在我的心里郁郁蔥蔥地生長著,我的性格好像有了些改變,更沉靜,更寬容,更堅強……我想這一定是森林的力量。 帝之手的杰作。
后來,地質(zhì)學家通過大量勘探認為,這是地形抬升與侵蝕作用同時進行造成的結(jié)果。
原來,在撒哈拉的漫漫黃沙之下,是堅硬的巖石層。數(shù)十萬年前,由于地質(zhì)運動,沙漠下的巖石受到抬升,從沙土中脫穎而出。巖石層露出地面后,在大自然風吹、日曬、雨淋的侵蝕下,逐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凹地。由于巖石層的結(jié)構不盡一致,有的巖石十分堅硬,有的相對較松軟,在相同的自然條件下,堅硬的巖石受侵蝕程度較低,特別是一些硬度較高、不易受侵蝕的古生代石英巖基本保持了原貌。巧合的是,這些石英巖恰好組成了3個同心圓。于是,這個奇異的地貌便出現(xiàn)了。
不過,這只“眼睛”為何這么大、這么圓?還有,古生代石英巖為何獨獨出現(xiàn)在同心圓的圓弧上?這些謎題,科學家們尚未給出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