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達明
曾國藩的心腹幕僚和弟子趙烈文有一部《能靜居日記》,不僅記錄了當時大量重要人物與著名歷史事件,而且記錄了曾國藩與趙烈文的大量私下談話。通過他們的交談,不僅可以走進曾國藩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能夠窺探和觸摸他的內心世界,更可以認識和了解一個完整而真實的曾國藩,是了解曾國藩和他那個時代的絕好信息,其他任何材料包括曾國藩家書和日記都無法替代。
他們具體談了什么呢?因《能靜居日記》篇幅實在太多,內容實在太豐富,斷難一一介紹,所以只能做個大致歸類,并擇其要者而言之。本文輯錄的,主要是他們兩人談論學問文章方面的內容。
一、著書立說必須“采銅于山”
不管做學問,還是寫文章,曾國藩有一個顯明觀點,就是必須堅持原創(chuàng)精神。文章寫不出新意,不如不寫;做學問沒有自己的觀點,不如不做,否則會把自己降格為抄寫員,而成不了學者和作家。另外曾國藩還認為,著書立說都由點滴積累而成,沒有豐厚積累,最終不能成為大家。這些都是千古至論。
怎么才能堅持原創(chuàng)精神呢?趙烈文做了很好的補充。他認為,寫文章也好,做學問也好,都必須注重第一手資料的收集,要像顧炎武先生那樣“采銅于山”。所謂“采銅于山”,就是寫書也像鑄錢一樣,必須親自到野外把銅礦石采回來提煉原料,而不能買舊錢當廢銅鑄錢。買舊錢當廢銅鑄出來的錢既粗惡,又把古人的傳世之寶毀壞了,豈不兩失?《日知錄》就是顧炎武“采銅于山”鑄造的杰作。正因如此,所以三百多年后的今天,這部書還在不斷重印,而那些買舊錢翻鑄的粗惡東西早就被歷史淘汰了。
原 文
下午謁帥久譚,帥方患喉疾……
今日帥言:“學問之道,必當心有所得,著書之法,必當未經人道。近世儒者,掇食陳文,復無分別條理,是抄胥耳,不如飽食高臥之為愈矣?!贝搜约赐ち窒壬撇摄~于山之說?!卧甓滤娜铡赌莒o居日記》
滌師來久譚,言:“古均(古同‘韻)之說,亭林先生首創(chuàng),而字之音讀一一印證,后人雖加至十三、十七、十九、二十一部,不為無見,然總不能出其范圍。譬廣廈已成,徒就其中分隔間架,不足以云締構明矣?!闭撝凉?。
又言:“著書須成片段,否則一知半解,終不能為大成。然說經又只能就己見之奇創(chuàng)者存之,若章解句說,必蹈前人牙慧,是抄胥耳。”
又言:“朱子大儒,然未必能做事?!?/p>
余言:“朱子系立言之人。立言、立功本是二轍,兼之者鮮。故其身雖不用,而至明祖其說即大行,以迄本朝典章制度,莫不原本朱子。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斯即王佐才也?!?/p>
余又言:“士生二、三千年后,去古太遠,中間作者不可勝數(shù),往往得一創(chuàng)說,而閱古人文集,輒已先道。故雖亭林先生自言采銅于山,尚不能十成把穩(wěn),況余人乎?”——同治六年五月四日《能靜居日記》
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同治六年五月六日曾國藩與趙烈文閑談,趙烈文向他請教《儀禮》中為什么多有覲饗之儀,曾國藩馬上老實承認自己解釋不了。
其實要回答趙烈文的疑問并不難。
作為主要記載士大夫之間禮儀的《儀禮》,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制的一本匯集,由于出書時間早(目前多數(shù)學者認為它成書于秦統(tǒng)一六國之前,但趙烈文看到的是黃刻宋本《儀禮》——筆者注),在社會上流傳的版本又非常多,久而久之,在某個版本中間雜著一些君臣之間的禮儀,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曾國藩就是要實打實地回答說不知道,絕不不懂裝懂、誤人誤己,真可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令人肅然起敬。
在這天的閑談中,曾國藩還對魏源的著作主動加以評論。他認為魏著《詩古微》和《書古微》都不完美,寫得最好的是《圣武記》,文集最差。
但趙烈文沒有接過這一話頭。當天的談話于是戛然而止。
是趙烈文沒有讀過魏源的著作不敢置喙,還是對曾國藩的評論不予認同,但又不好駁老師的面子?
后一點顯然不是趙氏風格,完全可以排除。
筆者認真查閱《能靜居日記》后,證實筆者的判斷果然不謬。
在咸豐九年(1859)二月二日的日記里,趙烈文雖曾將《詩古微》列為待訪書目,但此后并沒有閱讀方面的記錄;《書古微》和《魏源文集》更是沒有出現(xiàn)在《能靜居日記》中。趙烈文只讀過魏源的《圣武記》和《古微堂詩》,時間分別是咸豐十年(1860)六月二十六日和光緒二年(1876)七月二十一日。他對《古微堂詩》評價極高,稱之為“有韻之文,非復詩格。歷境雖多,而以奇肆為擅長,射可穿札,力能屈鐵,從來騷壇無此龍象。”讀《圣武記》時,趙烈文做了約五百字讀書筆記,也是比較欣賞的。
兩人對《圣武記》的看法既然一樣,曾國藩提到的魏氏其他幾種著作趙烈文又沒有讀過,他當然不會接話了。這也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表現(xiàn)吧!
筆者言猶未盡,還想說幾句不算題外的題外話。
作為近代著名啟蒙思想家和“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魏源因對乾、嘉之際沉迷于訓詁考據(jù)、繁瑣無用的學風十分反感,便從今文經學的角度對一些被許多人奉為神明的經典提出大膽質疑。在《詩古微》和《書古微》兩書中,他不僅指斥《毛傳》和大、小序皆系晚出偽作,而且認為馬融、鄭玄之學都出于偽作。他還覺得古文《尚書》是否存在都值得大大懷疑,“六經”更不是萬古不變的教條。魏源擺脫“章解句說”而直求經文,并以微言大義為經術政事理論張本的治學方式,按理說與前文寫到的曾氏觀點不謀而合,曾國藩怎么會覺得魏氏的《詩古微》和《書古微》都不完美呢?因筆者學識有限,所以不得而知。
但曾國藩充分肯定魏氏的《圣武記》一書,筆者就能完全理解。
鴉片戰(zhàn)爭失敗之后,痛心疾首的魏源希望統(tǒng)治者能夠勵精圖治,同時也是為了振奮人心,鼓舞國人抗擊強敵的士氣,于是發(fā)憤撰寫了《圣武記》一書并趕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之時完成。書中歷述了清初以來的武功方略,討論了兵制、戰(zhàn)術等具體問題,通過敘述清皇朝過去武功上的勝利,來與當時軍事上的頹勢進行對照,用意可謂相當良苦。對這樣的感憤時事又不乏實用之作,講究實用又具有強烈報國情懷的曾國藩當然欣賞有加了。
原 文
亭午,滌師復來譚,余詢《儀禮》稱士禮,而覲饗之儀雜出,何故?
師言:“此說不能解?!?/p>
又言:“魏默深詩、書古微皆不盡善,其著作當推《圣武記》,文集為最下云云?!薄瘟晡逶铝铡赌莒o居日記》
三、方苞的《望溪集》特別讓人讀不下去
對同一位作者的不同作品有喜歡和不喜歡,對于不同作家和他們的作品,自然更有喜歡和不喜歡。比如對桐城派兩位散文名家姚鼐和方苞,曾國藩和趙烈文便都喜歡前者而鄙薄后者。他們對方苞寫的墓志銘尤其有看法,說好似官府出具的履歷證明材料,一點讀頭都沒有。
為什么會這樣呢?咸豐十一年(1861)九月二十二日趙烈文第一次讀《望溪集》時,曾寫下一段《讀后感》,說:方苞給人寫墓碑文章,常常不相信死者家屬提供的材料,落筆時于是俱為疑惑不定之辭。趙烈文對此非常不理解,感嘆說:人家請方苞為先人寫墓志銘,無非是借重他的文名,方苞行文時卻不相信死者家屬的說法,寫出來的文章還有什么價值?寫諛墓虛文固然可恥,但像官府出具履歷證明材料一樣寫墓志銘,也是非??尚Φ???梢娳w烈文對方苞的墓碑文章十分看不慣。
原 文
滌師來久譚,見余題子密藏冊詩極賞嘆,因言:“今人作詩宜法韓、蘇,則才氣易展,蓋排奡不受束縛,則習氣鮮也?!庇盅裕骸氨境盼漠斒淄萍飨壬??!?/p>
余言:“《望溪集》文既平衍,而理尤沾滯,殊不令人喜看。其與人作志銘如州縣取保狀,尤可笑?!?/p>
師亦云然。——同治六年五月十日《能靜居日記》
四、謙虛中有自信,自信中有謙虛
說曾國藩是一個謙虛的人,肯定會得到不少人認同,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與趙烈文談天說地時,他有時也會表現(xiàn)出相當自信的一面,如同治六年六月十五日下午與趙烈文聊天時,曾國藩就毫不謙虛地說出了這種大話:“現(xiàn)在我常常反問自己,在古代詩人中,如陶淵明、白居易、蘇東坡、陸游等人,也不敢謙讓多少,但總是沒有閑暇,不能用筆墨抒寫出來。平生只有這件事,心中未免感到遺憾。”可能是趙烈文難得見老師這么張狂,于是馬上建議他編輯出版自己的文集,曾國藩卻又謙虛起來,說自己沒有什么值得留給后人的東西。真是謙虛中有自信,自信中有謙虛。
原 文
師又云:“人生無論讀書做事,皆仗胸襟。今自問于古詩人中如淵明、香山、東坡、放翁諸人,亦不多讓,而卒卒無暇,不能以筆墨陶寫出之。惟此一事,心中未免不足。足下胸襟大過于人,盍善抒其性靈,弗為塵土所淹沒?!?/p>
余曰:“誠然。觀人之事,不如觀人之言,故古史記言多于記動。降至《史》、《漢》,猶知其義,紀、傳中多描寫人之聲音笑貌,遂使千載之下,幾無遁影,所以足稱良史。師曷不以平生所撰示人,俾如余輩早為結集,否則千載以形跡相求,失公之神矣。”
師遜言:“無所有?!薄瘟炅率迦铡赌莒o居日記》
五、沒有成為文章學問家是曾國藩的終身遺憾
曾國藩不僅對自己的詩歌天賦很自信,而且在散文寫作方面,也有相同的自許。同治六年八月二十一日下午曾國藩到趙烈文處久談時,就毫不客氣地表達了這層意思。
曾國藩一生勤于學習,刻苦鉆研,不僅年輕時如此,而且其后行軍、作戰(zhàn)、政務繁忙之時,也從未停止學習。曾國藩的文章也寫得很好,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博得了后人相當高的評價。尤其是他寫的公文,既平實簡練、情理交融,又能與實際相結合,直接為現(xiàn)實政治服務,成為不少人仿效的榜樣。例如咸豐四年曾國藩督湘軍自衡州出動,迎戰(zhàn)太平軍時發(fā)布的檄文《討粵匪檄》,雖只一千余字,卻一氣呵成,氣勢磅礴,把道理說得清清楚楚,政策講得明明白白,可謂文理兼優(yōu)。還有后來他寫的奏折、書緘無不美妙絕倫,讀后令人難忘。只是身陷官場,迷戀政治,曾國藩才不能繼續(xù)他的文人事業(yè),為此他常常感到苦惱和遺憾。直到同治十一年二月一日,也就是曾國藩逝世前三天,他在日記里還如此寫道:“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極品,而學業(yè)一無所成,德行一無可許,老大徒傷,不勝悚惶慚赧?!?/p>
原 文
下午,滌師復來久譚。自言:“初服官京師,與諸名士游接。時梅伯言以古文,何子貞以學問書法,皆負重名,吾時時察其造詣,心獨不肯下之。顧自視無所蓄積,思多讀書,以為異日若輩不足相伯仲。無何,學未成而官已達,從此與簿書為緣,素植不講。比咸豐以后,奉命討賊,馳驅戎馬,益不暇,今日復番視梅伯言之文,反覺有過人處。往者之見,客氣多耳。然使我有暇讀書,以視數(shù)子,或不多讓。”
六、士氣比什么都重要
作為帶兵打仗的統(tǒng)帥,曾國藩和趙烈文閑談時,當然少不了探討軍事理論。如同治六年六月十五日下午,曾國藩一開口就說起了兵事。
從曾國藩和趙烈文這番談話里,讀者會有趣發(fā)現(xiàn),對于戰(zhàn)爭中武器與人的關系,曾國藩和趙烈文都認為人是第一位的。而在人的問題上,他們又非常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士兵的斗志和將領的謀略作用不可忽視,認為這才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根本因素。他們的軍事思想,不僅與《孫子兵法》中的“攻心伐謀”思想相暗合,而且對毛澤東軍事理論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這就怪不得毛澤東會說“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了。
原 文
下午復入內譚。
師論兵事,言:“勝負不在形而在氣,有屢敗而無傷,亦有一蹶而不振,氣為之也。余出兵屢敗,然總于未戰(zhàn)之先,留一退步,故尚不至覆巢毀卵。為將者設謀定策,攻則必取,不然毋寧弗攻;守則必固,不然毋寧弗守;攻之而為人所逐,守之而為人所破,雖全軍不遺一鏃,其所傷實多?!?/p>
余云:“言兵事歸之于氣,至矣,而氣又根之于心。故偶然之成敗,損益甚微,而謀定之戰(zhàn),一失算即將餒于上,士餒于下。何則?其心已奪,而氣不得不餒也。兵志所云,攻心伐謀,又曰折沖于樽俎,皆武之精至者也?!薄瘟炅率迦铡赌莒o居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