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勤勇
省試湘靈鼓瑟
錢起
善鼓云和瑟,嘗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diào)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按照唐代科舉制度,各州縣選拔士子進貢京師,試于尚書省,由禮部主持的進士考試,叫做“省試”,也叫“會試”??荚嚂r所作的詩,叫“試帖詩”。這種詩有嚴格的格律規(guī)定,容易束縛作者的思想,所以很難寫好。不過,有的作者善于“戴著鐐銬跳舞”,能夠即席發(fā)揮,寫出傳誦不衰的好詩來。中唐詩人錢起的《省試湘靈鼓瑟》就是試帖詩中的佳作。這首詩是詩人錢起于天寶十年(751 )參加進士考試所作,該詩傳誦一時,并奠定了他在詩壇的不朽聲名。
詩題“湘靈鼓瑟”摘自《楚辭·遠游》,其中包含著一個美麗的傳說——舜帝死后葬在蒼梧山,其妃子因哀傷而投湘水自盡,變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邊鼓瑟,用瑟音表達自己的哀思。
根據(jù)試帖詩緊扣題目,不得游離的要求,詩人在開頭兩句就概括題旨,點出曾聽說湘水女神擅長鼓瑟的傳說,并暗用《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的語意,描寫女神翩然而降湘水之濱,她愁容滿面、輕撫云和瑟,彈奏起如泣如訴的哀傷樂曲。
中間四句,詩人張開想象的翅膀,任思緒在湘水兩岸、蒼梧之野、洞庭湖上往復盤旋,把讀者帶入一個神奇虛幻的世界。
動人的瑟聲首先引來了水神馮夷,他激動地在湘靈面前伴樂狂舞,然而一個“空”字,說明馮夷并不理解湘靈的哀怨。倒是人間那些被貶謫過湘水的“楚客”,領(lǐng)略了湘靈深藏在樂聲里的哀怨心曲,禁不住悲從中來,不忍卒聞。接下來,詩人著意渲染瑟聲的感染力?!翱嗾{(diào)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鄙暟癖?,它能使堅硬的金石為之凄楚;瑟聲清亢響亮,它可以響遏行云,傳到那窮高極遠的蒼穹中去!瑟聲傳到蒼梧之野,感動了寄身山間的舜帝之靈,他讓山上的白芷吐出芬芳,與瑟聲交相應(yīng)和,彌漫在廣袤的空間,使天地為之悲苦,草木為之動情?!傲魉畟飨嫫郑L過洞庭”,這兩句寫湘靈彈奏的樂曲同舜帝策動的芳香在湘水之源交織匯合,形成一股強勁的悲風,順著流水,刮過八百里洞庭湖。
至此,樂曲進入了最高潮,感情達到了白熱化。憑借著詩人豐富的想象,湘靈的哀怨之情得到了酣暢淋漓的抒發(fā)和表現(xiàn)。然而全詩最精彩的還不在于此,令全篇為之生輝的是結(jié)尾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痹姷那懊娲蟛糠制际沁\用想象的畫面著力抒寫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結(jié)尾一筆跳開,描寫曲終人散之后,畫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幾峰青山。這極其省凈明麗的畫面,給讀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廣闊空間:或許湘靈的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綿綿不斷的流水,或許湘靈美麗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崢嶸的數(shù)峰青山;莫非湘靈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年年歲歲給后人講述她那凄艷動人的故事?莫非湘靈的瑟聲伴著湘江流水歌吟,永遠給人們留下神奇美妙的遐想?這一切的一切,都盡在不言中了。
在此詩中,詩人馳騁想象,上天入地,如入無人之境。無形的樂聲,在這里得到了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成為一種看得見、聽得著、感覺得到的東西。最后突然收結(jié),神思綿綿,更耐人尋味。所以雖然“不”字重出,也在所不惜。作者敢于突破試帖詩不用重字的規(guī)范,確屬難能可貴。大中十二年(858),舉行進士考試,唐宣宗問考官李藩:試帖詩如有重復的字能否錄???李藩答道:昔年錢起試《湘靈鼓瑟》就有重復的字,偶然也可破例吧。大中十二年離錢起考試的天寶十年,已經(jīng)百年,錢起此詩仍是公認的試帖詩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