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忠
小學生都喜歡參加各類活動,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實踐表明,在活動式作文教學中,絕大部分小學生所寫的活動式作文呈現(xiàn)出如下狀態(tài):或千篇一律的描述過程,或簡單流水賬式的敘述,或東拉西扯式的不知所云。如何讓學生寫活動式的作文時避免產(chǎn)生以上幾種狀態(tài)?業(yè)內(nèi)人士已經(jīng)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取得了相應(yīng)的成效。他們大都從教師的“教”著眼,選擇活動載體,引導學生,調(diào)動寫作的積極性,掌握活動式作文的寫作技法,提高寫作水平。但“教”的結(jié)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相當一部分的學生作文沒有明顯的進步,對教師的“教”只是機械教條式地按部就班,不懂得舉一反三,作文雷同現(xiàn)象嚴重,缺乏個性化作文。誠然,活動式作文的“教”很重要,但怎么“教”,“教”什么,從哪里著手,就值得我們研究了?!读x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作文教學應(yīng)“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yīng)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從這一點上看,學生自身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就尤為重要了。怎樣在小學生活動式作文指導中高效地激發(fā)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創(chuàng)作出富有個性特征的作文呢?筆者將新媒體信息技術(shù)運用于小學生活動式作文教學,取得了顯著效果。
一、運用新媒體輔助活動式作文教學的意義
第一,新媒體輔助活動式作文教學,對于學生的活動體驗具有激趣引導的功能。新媒體網(wǎng)絡(luò)信息平臺移動終端在學生活動前,提供類似形象化的圖片與文字資料,對學生即將開展的活動的觀察體驗起到激趣導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對學生活動觀察體驗后的語言表達發(fā)揮了學習和借鑒的功能。
第二,新媒體輔助活動式作文教學,增強了習作指導的針對性,有利于克服千人一面的寫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表達。作文指導時,怎么提煉中心,哪些是觀察、寫作的重點,如何做到點面結(jié)合,個性化的人物怎么寫等,均是習作教學的重難點。習作前鼓勵學生利用手機等工具及時地抓拍記錄場景畫面,互相傳送交流感受,這就給后續(xù)的習作指導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作文指導過程中,利用網(wǎng)絡(luò)信息平臺展示分享場景、微信中的心靈點贊語等,能喚起學生的記憶,反顧場景,多角度地借鑒,讓學生在選材、描寫、想象、表達等方面有所感悟內(nèi)化。這樣的作文指導課就顯得生動活潑,有血有肉,提高了活動式作文教學的效率。
第三,新媒體輔助活動式作文教學,有助于提高作文評講的實效性。在后期的作文講評時,多媒體可再現(xiàn)精彩畫面和學生習作,提供進一步修改的平臺和媒介,有效地提高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二、運用新媒體輔助活動式作文教學的做法
1.場景視頻演示法。
場景視頻演示法一般運用于活動式作文教學時的活動前和活動后。活動前,教師選取與本次習作主題有關(guān)的活動場景畫面,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如少先隊中隊活動計劃開展掰手腕比賽,活動前,教師下載了電影《小兵張嘎》中小嘎子和胖墩兒摔跤的場景,并利用軟件制作慢鏡頭,反復演播,指導學生觀察品評,讓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領(lǐng)悟?qū)а莸木帉悸罚瑫r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電子產(chǎn)品(手機、APP)捕捉精彩的視頻鏡頭,為“一次難忘的中隊活動”的主題作文積累素材。在掰手腕比賽活動過程中,學生拍攝收集了許多的場景視頻,存入自己的共享空間。到了指導寫《記掰手腕比賽》時,教師和學生共同篩選收集的信息,組合若干組場景圖片,利用課堂新媒體信息技術(shù)平臺,指導學生觀察掰手腕精彩的畫面,并結(jié)合自己的觀察體驗,寫出富有個性特征的作文。在評改學生習作時,教師有針對性地回放一些視頻畫面,就能起到矯枉的作用。場景視頻演示改變了傳統(tǒng)活動式作文單純的“為作文而活動”的特點,集藝術(shù)作品欣賞和習作指導于一身,增強了習作過程的趣味性,促進了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提高了學生根據(jù)目的進行觀察、搜集資料的能力,對于避免習作中平鋪直敘、流水賬式的寫法也有一定的作用。
2. 特寫鏡頭欣賞法。
要改變活動式作文千篇一律的寫法,就必須引導學生準確捕捉習作的重點,采用個性化的表述方式。而新媒體的優(yōu)勢之一,就在于可以圍繞主題捕捉特寫鏡頭,可以反復回放活動的精彩瞬間,這就降低了學生捕捉重點的難度,指導觀察也就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指導講評作文時可以展示多樣化的特寫鏡頭加以對照,既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多角度、多樣化的描述,也為課堂增加了趣味。這“趣”始于特寫鏡頭,而這些鏡頭也不乏學生的自拍;這“味”源于揣摩描繪特寫鏡頭中的“特”之所在。例如,在指導《有趣的班級模仿秀》習作中,筆者搜集了一些學生在模仿秀活動中捕捉拍攝到的幾組鏡頭,讓同學們評說篩選,有男生沉眉凝思仿黛玉,女生呲牙咧嘴仿猴王,有七“仙女”飄飄萬福下人間,有“武松”打虎逞英雄……學生們圍繞“趣”說發(fā)現(xiàn),談感想,課堂十分活躍。在隨后的寫作中,不少同學所寫的作文重點突出,描寫具體、形象,讀起來妙趣橫生,活靈活現(xiàn)。特寫鏡頭的欣賞可以再現(xiàn)活動中的精彩鏡頭,讓學生在對比中學會確定重點,更容易寫出具有個性特征的習作。
3. 互動媒體交流法。
隨著新媒體走進課堂,移動終端、交互式電子白板、云課堂多媒體計算機教室、互動電視等新鮮事物也應(yīng)運而生。活動式作文的指導得到相應(yīng)新媒體的輔助支持,學生的智慧學習便脫穎而出。如筆者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shù),指導點評活動式作文《捏雞蛋比賽》時,將學生作文投影到電子白板板面,在電子白板板面直接操作指導修改,學生踴躍參與,效果很好。一位學生將自己作文片段下載到電子白板上:“我從同學手中接過雞蛋放在掌心中,使勁捏它,可就是沒有捏破,我可是班級中公認的大力士呀??吹轿疑鷼獾哪莻€樣子,老師和同學們都笑了?!惫P者就請其他同學上臺進行批注修改互動。先后有6位學生參與批注修改,從錯別字到語句的通順連貫,再到特寫鏡頭的精彩描寫,他們一一予以修改。最后交互式電子白板呈現(xiàn)出這樣的一段精彩片段:“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講臺,從同學手中接過雞蛋,握在手中,我瞟了一眼雞蛋,然后大叫一聲使出吃奶的力氣捏,可雞蛋卻安然無恙,我可是班級中公認的大力士呀!看著我氣喘吁吁的樣子,同學們樂得前俯后仰,老師也在一旁掩嘴而笑?!庇捎诮换ナ诫娮影装宓呐⒐δ軓姶螅薷拇鎯Ψ奖?,而且具有過程的回放功能,學生配合著視頻畫面觀察體驗,很快吸收此次活動式作文教學訓練要求的知識點,在修改中予以落實,進而再遷移到自己習作的修改中。
4. 文字資料評鑒法。
所謂文字資料評鑒法,指的是在活動式作文教學中,結(jié)合新媒體手段的運用,有針對性地出示文字資料,以指導學生掌握寫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顒忧鞍殡S著視頻的文字資料的欣賞,可以給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榜樣、效仿的摹本。如在指導寫《記掰手腕比賽活動》時,在播放電影《小兵張嘎》中小嘎子和胖墩兒摔跤的場景后,出示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課文《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復習作者描寫順序以及描寫手法,讓學生揣摩領(lǐng)會作者是怎么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畫面內(nèi)容的。然后再組織開展活動,學生觀察方向更明確,寫起來也就更能得心應(yīng)手?;顒雍笾笇r寫作時,再提供一些文字資料,如作家的精彩片段、教師的“下水文”、往屆學生或其他班級學生有代表性的習作等等,引導學生展示對比評鑒的“教”,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當然,所提供的文字資料,也不應(yīng)局限于范文范疇,也可以提供一些相關(guān)資料等等。
5. 移動終端共享法。
移動終端共享法在活動式作文教學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當前,手機已經(jīng)普及到千家萬戶,QQ群空間、微信共享等為作文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廣闊天地。傳統(tǒng)的作文課堂互評互改雖然仍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新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教學的補充承載著傳統(tǒng)教學中所無法實現(xiàn)的功能。筆者建立了班級學生QQ群,開辟作文評鑒欣賞擂臺。比如指導寫活動式作文《班級“微型”運動會》,在學生完成習作修改后,筆者以“作文曬英臺”“習作門診部”“他山之石”“露一手”“記者在行動”等欄目鼓勵學生上傳相關(guān)資料,互幫互助共同分享。在QQ群共享中,學生可以欣賞到幾乎全班同學的作文,建議或點贊紛至沓來,甚至連家長也參與了學生習作的評鑒。
三、運用新媒體輔助活動式作文教學的注意點
活動式作文教學中,學生自身在活動中的體驗很重要。應(yīng)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活動時真實的情感體驗,才能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在習作中流露出真情實感。只有將學生在活動中主體生命的情感體驗與新媒體支持下的客觀輔助體驗有機結(jié)合起來,做到和諧統(tǒng)一,那么這樣的作文教學才能與時俱進,開辟出作文教學改革的新天地。
其次,在運用新媒體輔助活動式作文教學中,教師還應(yīng)避免學生對新媒體輔助產(chǎn)生依賴性。切忌機械地將“公眾化的素材”引為學生自己的素材。這樣容易扼殺學生思維的獨立性,造成作文千篇一律。因此教師在活動類的作文中運用新媒體輔助的“教”,在“度”和“量”上應(yīng)多斟酌,應(yīng)鼓勵學生多元化地觀察描寫,這樣學生才能創(chuàng)作出個性化很強的好作文,進而達到教師“教”的目的。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