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讓孩子自然快樂地學分享

2016-05-14 09:06:16陳忻
為了孩子(3~7歲) 2016年6期
關鍵詞:輪流心情玩具

前陣子,我看到馬伯庸先生的一條微博:“馬小煩常和小區(qū)里的同齡寶寶一起玩,大部分陪同的大人會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把心愛的玩具給其他寶寶玩。不知何時起,寶寶們開始說類似‘這只螞蟻被鞋子分享了、‘我的腿摔倒了很分享的話,大概是某個寶寶認為這個詞的意思是利益受到傷害,并把這個用法迅速傳遍整個寶寶圈?!?/p>

不知道他寫的是真事,還是故意寫出來諷刺一些成人在教孩子“分享”時不顧孩子的感受,以至于讓孩子認為“分享”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自己的利益受到傷害的事情就是“分享”。

其實,我們不能指望一兩歲的孩子會自覺分享,或者理解什么是分享。而且教孩子分享,也不是讓他們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別人這么簡單。有句口號叫做:分享是關愛 (sharing is caring)。分享是一種親社會行為,它與人的社會認知發(fā)展是相關的。所以,在孩子學“分享”這件事上,也不能拔苗助長。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各年齡段認知發(fā)展的一些特點,然后按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來啟發(fā)他們?nèi)ビ^察、思考,作出決定(比如是否分享、怎樣分享等)。

要不要分享?先別忽略了孩子的社會認知發(fā)展

2歲以內(nèi)的寶寶往往不能理解什么是分享,他們通常以自我為中心?!拔以谕娴臇|西就是我的”,或者“我想要的東西也是我的”。他們也不能從別人的角度去理解別人的心情。所以,如果強行讓這個階段的孩子把正在玩的東西給別人,他們往往不能理解,并且不喜歡這樣強行“被分享”。

3歲的孩子能夠開始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如果讓孩子想一想:別人這樣對待你,你是什么心情(比如你會生氣嗎)?現(xiàn)在你這樣對待別人,別人會是什么心情(他會不會也很生氣)?他們往往能開始理解自己的行為可能對別人產(chǎn)生什么影響。而且,他們也開始理解什么是“輪流”。但他們克制沖動的能力還是很差,所以即使孩子理解需要輪流玩一樣玩具,仍常常會不耐煩地等待,甚至哭鬧,或上去拿別人手上的玩具,這些都很正常。

4~7歲的孩子能夠理解什么是分享,經(jīng)過成人的指點,也能理解自己的行為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比如,會不會惹別人生氣啊,會不會給別人造成傷害啊,等等。他們也能夠理解別人和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可能不一樣。但是,有時他們還是忍不住以自己的想法為重,看問題習慣從自我角度出發(fā)。所以,經(jīng)過提醒,他們愿意分享,學習分享的行為。不過,父母要理解孩子的發(fā)展特點,對他們的分享行為要有現(xiàn)實的期待,不能要求過高,特別是不要隨便評價他們,說他們小氣或不懂事,這對孩子培養(yǎng)分享的意識和行為沒有益處。

從被分享到主動分享,父母能為孩子做些什么?

孩子生活在這個社會里,就要遵循一定的社會規(guī)則。他們需要明白,他們不是世界中心。有時在公共場所玩一些玩具,不能不顧是否還有其他小朋友在等著而自己一直占著。特別對于孩子來說,要交朋友,要和別人一起玩,分享也是一種必要的社會技能。但孩子學習分享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練習且多管齊下。

1.父母以身作則。在生活中,父母或周圍的人要注意以身作則。因為觀察和模仿是孩子的一個重要學習方式。父母有時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孩子吃,把好玩的東西分給孩子玩。孩子都看在眼里,很多時候也樂意模仿。如果孩子把吃的東西分給我們,我們就欣然接受,并且說:“謝謝你和我一起吃?!庇行└改冈诤⒆臃纸o自己東西時,接過來以后又還給他;或者和孩子逗著玩,向孩子要東西,然后又還給他。這些做法讓孩子很困惑,他們會以為:我給別人的東西,都要還給我。如果孩子有了這樣的想法,以后父母就不能怪他小氣或不分享,因為父母沒有幫助他明白什么是分享。

2.幫孩子分清“你的東西,我的東西”。我的孩子2歲時去幼兒園,最先學會的幾個英語單詞里有一個是“mine(我的)”。在家里,所有的玩具是他的,因此很少有機會用到這個詞。但在群體里,必須要學會用這個詞。不過即使他們會說這個詞,有時也并不明白它的含義,他們常常會覺得“我看到的/我想玩的東西”就是“我的”。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明白什么是你的東西,什么是別人的東西。并且尊重他們對這些物品的所有權,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東西并且能夠對自己的東西做主。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逐步明白什么是主動的分享。比如在我們家,大部分玩具是兩個孩子共有的,但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玩具和物品。我不會強行讓他們分享,而是讓他們自己決定,如果他們決定不分享,那就聽他們的。同時,對于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需要得到別人的允許。

3.啟發(fā)孩子通過交換、輪流或一起玩來解決問題。我家孩子從幼兒園開始,我對他們有一個規(guī)則從小講到大,那就是分享。孩子在幼兒園里學習怎么輪流玩玩具,或交換玩具,或一起玩玩具,這些都被認為是分享行為。在孩子能夠主動分享前,父母可以鼓勵他們交換、輪流或一起玩,如果當時孩子覺得哪種辦法最好,就先嘗試哪種辦法。這不僅解決了問題,也是在幫助孩子用語言或者想出其他辦法逐漸獲得人際交往的能力。

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若他想玩別人的玩具,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不能一聲不吭上前去拿,可以先問問其他小朋友愿不愿意給你玩,或者拿著你自己喜歡的一個玩具,問對方愿不愿意和你換著玩。這可以幫助孩子學習以己度人,理解別人的愛好和感受,選擇什么玩具去說服別人來交換。

輪流玩也是一種辦法。我們這里有個書店的兒童區(qū)是湯馬斯火車,小朋友都特別喜歡玩。若孩子喜歡別人手里一個特定的火車,除了上面講到的可以嘗試用自己手里的火車去交換看看,如果不行就跟別人商量:“等一下可不可以讓我玩?”同樣,如果孩子手里拿了別人喜歡的一個火車,已經(jīng)玩了一會兒了,別人也想玩,這時父母可以請孩子想一想別人的心情,可以跟其他小朋友商量:“我先給你玩,我可以等一等,你玩一會兒能不能再讓我玩會兒?我們輪流玩?!被蛘吆⒆舆€可以向對方建議一起玩。

最后想指出,很多父母為了面子,強行讓孩子分享他們喜愛的玩具,這不叫培養(yǎng)分享的意識和行為。相反,這種做法本質上不尊重孩子,無法讓孩子學會分享真正的意義。主動分享,反映出一個孩子能夠理解、體諒別人的心情,也愿意給別人帶去快樂,或者能夠通過觀察、思考、權衡,最終作出決定去解決一些社交方面的問題。這些都必須建立在父母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基礎上,指出他們行為的一些后果,以及對別人心情造成的影響,并允許孩子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最終能夠作出親社會的選擇。這才是我們在培養(yǎng)孩子分享時希望他們獲得的一些能力,而并不是表面地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就算是分享了。

作者簡介

陳忻,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心理學博士,世界兒童發(fā)展研究協(xié)會會員。專注于研究嬰幼兒心理發(fā)展,著有《高效能父母的21個教子習慣》(全新修訂版)等。在教學、研究、帶倆娃的過程中,感悟和分享有趣又充滿啟迪的發(fā)展心理學常識。

猜你喜歡
輪流心情玩具
“祖母”餐廳
空化對軸流泵葉輪流固耦合特性的影響
大電機技術(2021年5期)2021-11-04 08:58:42
最好的愛情
讀者(2021年15期)2021-07-13 23:44:52
我的心情
平衡玩具
丟失的玩具
天天有個好心情
百姓生活(2016年4期)2016-10-26 14:34:34
小小玩具,大大樂趣
移動輪流反沖洗網(wǎng)式過濾器的設計應用
塑料制造(2016年5期)2016-06-15 20:27:39
心情
高唐县| 平舆县| 临泽县| 靖西县| 浦城县| 自治县| 杭锦后旗| 嘉黎县| 泗洪县| 沙洋县| 临漳县| 东乡县| 什邡市| 小金县| 留坝县| 大同县| 新绛县| 苗栗县| 周至县| 梅州市| 宝兴县| 衡阳市| 新民市| 伽师县| 西林县| 五河县| 锡林郭勒盟| 桐城市| 炉霍县| 方正县| 冕宁县| 宁晋县| 新津县| 永吉县| 彭州市| 镶黄旗| 利川市| 武定县| 黄陵县| 黄大仙区| 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