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江 張玉霞 丁昌鵬
從學生學習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入手,提到學習興趣則是發(fā)展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巨大動力。再從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分析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的方法,精心設置導入語,設疑誘思,引發(fā)學習興趣。利用直觀教學,穩(wěn)定學生興趣。講授新課時,運用生活故事再激學生興趣。講練結合,分層教學,以目標教學提升學生興趣。
地理教學學習興趣導入語直觀講練中學地理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而學習興趣則是發(fā)展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巨大動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學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苯虒W實踐也證明,只有當學生對學習對象發(fā)生興趣時,才會感到學習是愉快的,才肯動腦筋去思考,對所學的內容也就容易記住了;反之當學生對學習對象缺乏興趣時,則會感到學習空乏無味,成為負擔,產生厭惡情緒,不愿動腦筋思考,也就不可能學好。因此,地理教師應把能否引起學生興趣,視為地理課能否教好的關鍵。
一、精心設置導入語,設疑誘思,引發(fā)學習興趣
一堂課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整堂課的學習產生興趣,導入新課是關鍵之一。一個好的導入往往能起到“奠基”作用。在導入新課時,并不是一開始馬上就要學生打開課本,講今天上什么內容,這樣學生會感到索然寡味,處于被動狀態(tài),而是一開始就創(chuàng)造一定的懸念情景,突出一些能引起學生思考和聯(lián)想的問題。比如在講授“大陸漂移學說”時可先提問:“為什么在極其寒冷的南極大陸發(fā)現(xiàn)了只有在暖濕環(huán)境中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層?在講非洲時“為什么在炎熱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處,卻發(fā)現(xiàn)了古代冰川的遺跡?”學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自然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再如,講《四大地理區(qū)域劃分》時,設計以下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師:當前網絡上流行一個叫《豬都笑了》的FLASH,老師起個頭,你們根據(jù)自己所了解的地理、歷史知識接下去。北京人說他風沙多,內蒙古人笑了;內蒙古人說他面積大,新疆人笑了。
生1:新疆人說他民族多,云南人笑了。
生2:云南人說他地勢高,西藏人笑了。
生3:西藏人說他沙漠多,新疆人笑了。
生4:新疆人說他能吃辣,四川人笑了。
這個新穎獨特的導入,將當前最為流行的網絡、Flash、接龍等和地理知識相結合,充滿智慧,風趣幽默。學生在接龍的過程中,鍛煉了思維,調動了原有的知識儲備,了解了區(qū)域差異,一舉多得。
二、利用直觀教學,穩(wěn)定學生興趣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直觀性原則是學生認知規(guī)則的反映,具有使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的作用。實物和圖像易有為學生所感知,理解和記憶的明顯優(yōu)勢,直觀教學能使具體感與抽象性思維結合,能提高學習興趣。如運用教學掛圖、地圖冊、填充圖、地理版圖、地球儀、三球儀、地理標本、地理模型、幻燈、課件等多種教學手段,傳遞教學信息,充分發(fā)揮學生多種感官的功能。這樣,不斷變化刺激,易使學生大腦興奮,注意力集中。例如在教授各省形狀,數(shù)目多,記憶困難,如果把它和具體的可觀的物體形象結合起來,就容易記住。山西看做一個平行四邊形,山東像只張開拇指的拳頭,黑龍江省像只展翅高飛的天鵝,陜西像尊跪兵馬俑,廣東酷似大象頭,臺灣島像串香蕉,海南島像只大菠蘿,云南像只孔雀,內蒙古像只雄鷹,澳大利亞像個馬鞍,南極像個大問號,運用這些地理圖象,教學妙趣橫生,給學生以深刻印象。
三、講授新課時,運用生活故事再激學生興趣
學生聽課一段時間后,容易注意力下降,這就需要放松學生緊張的神經,講個小故事。教“世界的陸地與海洋”一課時,講哥倫布環(huán)球航行發(fā)現(xiàn)美洲新大陸的故事,并啟示學生,哥倫布之所以能完成人類歷史最偉大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除了他具有堅定意志和熟練的航海技術外,他還擁有淵博的地理知識,對歐洲、非洲及大西洋沿岸的風向海流及氣候等自然地理知識十分熟悉。正是這些地理知識,幫助他駕駛帆船,橫渡大西洋,到達今天的美洲。明白了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學生的熱情格外高漲,課上的很順利。
四、講練結合,分層教學,以目標教學提升學生興趣
教學大綱要求減輕學生負擔,地理課不宜布置過多的課外作業(yè),一般要求當堂消化,尤其是初中生。這就意味著地理教學更需要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根據(jù)中學生,特別是初中生好動,思維活躍的特點,應啟發(fā)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動口,動手和動腦的機會,做到講練結合,充分發(fā)揮課堂的效益。例如,地圖上的“比例尺”時,根據(jù)比例尺,量出本地到北京的圖上距離,計算出實際距離,北京出差大約需要多少車費,既讓學生明確、鞏固了比例尺的含義,又完成了課本中的練習。又在教授南北極地區(qū)時,分層次做適當?shù)木毩暩菀渍莆諏W習內容,鞏固理解所學的知識。如何判斷南極或北極,如何判斷南極周圍的大洋,大洋周圍的大洲,如何判斷南北極上兩地點的方向,步步深入,教學效果良好。再如,除石油之外,海灣戰(zhàn)爭還有那些地理上的原因?日本發(fā)展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過程中,是如何揚長避短利用本國地理條件的?與日本相比,美國的發(fā)展,恰又得易于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而這些條件又是什么呢?發(fā)展中國家較成功的范例內中,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和借鑒呢?
郭沫若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敝挥挟攲W生對地理發(fā)生興趣時,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主動地、積極地、執(zhí)著地學習地理知識,學生的地理成績自然就上去了,我們教授地理這門學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