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山野有滋味

2016-05-14 08:13魈鳴
中國鐵路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橡子菌子橡樹

魈鳴

鄉(xiāng)村里的野韭菜

缺衣少食的那個年代,野韭菜對于鄉(xiāng)村莊戶人家來說,許多時候,并不一定是硬要去吃那個野韭菜的“野味”,更多的還是為了來飽肚。

雖說,那時上下都一致喊著“糧不夠、瓜菜代”,可一家老小好幾口人,也就那幾分地的巖拐子園田,即便是種出再多的花樣,生長出來的那點瓜菜,依舊是沒法來將一家老小的肚子給“代”飽的。

莊戶人家節(jié)儉慣了,講求的是個“精打細算”“細水長流”。越是缺少吃食,便越是省著糧食算計長遠的開銷。

于是,在自家的園田“瓜菜代”時常代不過來的時候,那些荒坡野壩、吃起來味道還不錯的野韭菜,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人們“瓜菜代”的另一重要目標。

野韭菜是山野鄉(xiāng)村里的一種最為常見的野菜,田邊垱腳、荒坡野壩,只要是有土的地方,就常有野韭菜的生長。況且,野韭菜的生命力極為旺盛,掐采時只要不連根拔起,幾天過后,新一撥的嫩韭菜就又會茂盛地生長出來?!l(xiāng)村的野韭菜永遠也掐不盡。

因而,大人們下地干活,歇息的時候,那些精于算計的鄉(xiāng)村女人,見到周圍田邊垱腳,或是莊稼地里,生長有茁壯的野韭菜,便都要手腳不停地去掐上一大把。有時候,家里的孩子們閑來無事,跟著大人們跑到地里去玩,那做娘的也總是忘不了要先吩咐一聲:“去!看看周圍有沒有野韭菜,掐一把帶回去好打‘糊糊?!绷⒖叹陀袗燮鸷宓钠拍飩冊谝慌愿蛊鸷?,說:“娃子!野韭菜打‘糊糊不好吃,掐了回去讓你媽給你做野韭菜煎雞蛋那才好吃呢!”撩得孩子們睜著大眼睛望著娘不停地吞涎水。

其實,孩子也知道,這是大人們故意來逗他取樂的。家里的雞蛋都要積攢起來用來換鹽吃,不過節(jié)、不來客,娘怎會舍得用野韭菜來煎雞蛋?!因而,野韭菜被掐回了家,更多的時候,還是攙和到主食里做飯充糧消化掉了。

能和野韭菜攙和在一起的主食,大多是一些湯湯水水的稀食,有時是一大鍋的面條,有時是一鍋包谷面“糊糊”,有時是一鍋的麥面“疙瘩”湯……不論是什么樣的稀食,一大把野韭菜切了掀入到鍋中,那稀食立刻就泛起一股好聞的清香。雖說,湯中并無太多的油水,可有清香的野韭菜摻雜在一起,那稀食的味道就一下變得格外的好吃,時常讓大伙吃得津津有味。

有時,遇上農(nóng)忙,家里的女人實在是無法抽出太多的時間去做飯,鍋里酌上油鹽,將隔餐的剩飯加入大把大把的野韭菜,炒成一鍋香噴噴的韭菜“油鹽飯”,就著幾碗自制的小菜,照樣也能讓一家老小吃得滿嘴的香。更有會當家理事的女人,見到地里生有粗壯青嫩的野韭菜,便連根一起拔了回來,將野韭菜頭洗凈切碎,用鹽一腌,就成為了一碗極為爽口的小菜。

當然,野韭菜最好吃的做法還是用它來做菜。倘若哪天,家里來了客人,為了待客,女人也會摸出幾個平時舍不得吃的雞蛋,來和野韭菜攙和在一起,做上一碗野韭菜煎雞蛋。常常菜還未起鍋,野韭菜的濃香夾雜一股土雞蛋的清香,就引得自家的孩子隔著幾間屋子不停地抽動鼻子。有時,家里實在是尋不出雞蛋,將面粉調(diào)稀了加入野韭菜,用油在鍋里煎上一碗薄薄的韭菜“粑粑”來當菜,也一樣讓客人吃得連連直咂嘴。包水餃時,若在餡里加入了大把大把的野韭菜,不僅味道鮮嫩,起鍋時,連湯水都有著一種特別的清香!

生活好了以后,很長一段時間里,野韭菜逐漸淡出了人們的餐桌。當有一天,人們猛然發(fā)現(xiàn),身邊的蔬菜里到處充滿了農(nóng)藥的殘留,好看的瓜果再也吃不出當初那種純天然的原味,大魚大肉不再是人們所奢求羨慕的美味,于是,鄉(xiāng)村里的野韭菜不由得又再次被人們請回了久別的餐桌,甚至還擺上了城里人們的高檔宴席。

一查資料,鄉(xiāng)村里的野韭菜不但味道鮮美,而且還營養(yǎng)豐富,嫩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碳化物、蒜素、甙類等多種成分,具有著溫中行氣、散血解毒、補腎益陽、健胃提神、調(diào)整臟腑、理氣降逆、暖胃除濕等多種功效。難怪吃慣了大魚大肉的城里人對它偏愛有加。

鄉(xiāng)村里,吃著露水長大的野韭菜,那可是一種真正的純天然、無公害的綠色蔬菜??!感謝鄉(xiāng)村里的野韭菜,讓過慣了現(xiàn)代生活的人們再一次地品嘗到了上天賦予人類的那一種自然天成的野香!

密林中的山胡椒

莊戶人家的飯桌上,菜碗總是顯得很熱鬧。除了熱鍋熱灶、現(xiàn)做現(xiàn)炒的一些主菜之外,時常還會有著三四個碗的小菜一并端上桌來。

小菜大多都是一些泡菜、腌菜和咸菜,且品種繁多。家里女人做上一罐或是一壇,總是能讓一家老小吃上好些天。遇上農(nóng)忙,大人們在田里忙活,手頭的事情一下做扯著了,無暇顧及回屋生火炒菜,只是吩咐家里孩子將鍋里的飯煮熟或是汽熱,回到屋,端出碗柜里的那幾碗小菜,馬馬虎虎對付著就可以是一餐。一家老小照樣是吃得飽飽的!

在鄉(xiāng)村,飯桌上的菜碗多少、味道好壞,是衡量這家的女人是否會當家理事、勤儉持家的“一桿稱”哩!

因而,精明的鄉(xiāng)村女人就時常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不停地變換更新小菜的制作,讓家里飯桌上的小菜總是源源不斷,每頓飯都吃得有滋有味。香椿生出來了腌椿芽,豇豆結了醬豇豆,嫩花椒出來了涼拌花椒,蘿卜長大了泡蘿卜……更有能干的女人,是見著什么制什么,只要是能吃的,想著法子都要制作出一些不同風味的小菜來。譬如山中哪里生有幾棵山胡椒樹,平日里記住了,等到開花結果、青嫩青嫩的時候,摘上一些回來,第二天早上家里的飯桌,立馬就會多上一碗爽口的涼拌山胡椒。新鮮的山胡椒既辛又辣,帶有一股濃濃的苦香,卻是開胃得很,常常讓小孩子們吃得止不住一個勁地直打噴嚏。

莫小看莊戶人家飯桌上的那些小菜碗,雖分量不太多,或咸、或酸,或腥、或臭,或辣、或麻,五味雜存,卻是碗碗都勁道十足!

其實,在我的老家,早先那些年,大伙都是少有吃山胡椒的。大伙只知道山胡椒成熟了采摘下來可以提到街上去賣錢,是一門炒菜提味的極好佐料,很少有人知道它還可以用來做小吃。因為,街上供銷社的收購門市部,每年都要收購山胡椒。空閑的日子,上山去摘上一籃回來,拿到街上去,立馬就可換回一些家里急用的油鹽錢,多好!據(jù)說,那山胡椒被收購之后,是運到城里煉什么特殊“油”去了,也有人說是運去當中藥了。就現(xiàn)在來看,那油應該就是后來的“山胡椒油”,一種能迅速消除腥臊等異味、殺菌力強,并能適當增加食品保質(zhì)期,對身體具有保健作用的調(diào)味品。當然,鄉(xiāng)村里的“白胡子”老中醫(yī)也說了,山胡椒本來就是一味中藥嘛!可溫中散寒,對診治中風不語、心腹冷痛很有療效哩!而且,還長期使用不傷身。而那時,對于這些,大人們都是懶得去管的。大伙們只是樸素地覺得,只要山胡椒摘了能賣錢,是拿去做什么都成。自然也就沒往制作小菜方面想。大人們懶得管的事情,小孩子們就更是懶得去關心了。小孩子只關心,那樹上剩下來的山胡椒啥時變硬了,摘下來當“子彈”,小伙伴聚到一起,好一同來玩竹子氣槍、練打仗。

以山胡椒作“子彈”的竹子氣槍,是山里孩子心目中最像“槍”的槍了,且制作起來也簡單。選一根一頭粗、一頭細,口徑如山胡椒般粗細的細竹,用一根筷子做撞桿,從粗口向細口頂上一顆山胡椒,然后再塞一顆用撞桿快速去擠壓,“啪”的一聲,前面的山胡椒就立刻飛了出去。槍響之后,槍口還會冒出一股如煙的霧氣,香香的,很是好聞。這只是“單發(fā)”,毫無技術含量,玩起來總是顯得不太過癮。好玩的還是那可以連續(xù)射擊的“排子”槍。即在槍管的粗頭挖上一個眼,呈“十字”裝上一根粗竹做彈夾,當撞桿抽回的時候,粗竹中的山胡椒自動落入槍膛,連續(xù)推擊,便可打出無數(shù)的連發(fā),好玩極了!

鄉(xiāng)下流行吃山胡椒是從啥時開始的?現(xiàn)在是已無從知曉。但絕對是因為某人某日在別人家里吃過了山胡椒,戀戀不舍地直叫好,然后才跟著學習制作起來的。鄉(xiāng)下野生的山胡椒本來就很多,加上其味道吃起來實在是好,這樣一來,一傳十、十傳百,于是,時興吃山胡椒的做法,就在整個鄉(xiāng)間全面流行開來。有的人家,甚至為了延長山胡椒的吃食時間,將新鮮的山胡椒摘回倒入油鍋里,加鹽干炒,然后拌上各種佐料,放到罐里來密封。這樣的山胡椒,吃的時間自然就長。雖顏色有些發(fā)黑,但味道卻絲毫未減。想吃了就挖出一點。做菜的時候,特別是做魚的時候,加上一勺,那味道真是好極了!

山胡椒雖是山野之味,但因為味道的奇特,時常也討得城里人們的喜歡。一些離開鄉(xiāng)間太久的城里人,遇上身邊有老家在鄉(xiāng)下里的熟人,在山胡椒成熟的時候,總是要想方設法托人帶上一些。甚至,有些城里人的鄉(xiāng)下的親戚,還特意摘了那山胡椒當禮物,專程拿到城里來送人哩!

跑瀑天的松樹菌

炎炎的夏天,雨,總是個很討人喜歡的東西。下雨,田能解旱、人能解涼,舒服??!于是,早晨一起床,就有人搖著蒲扇站在自家的稻場邊上,四下里望天??此闹艿奶炜?,是否有著起云的跡象,到時遠方會不會有烏云再飄過來?!袨踉骑h過來,說不定在什么時候,就能跑上一瀑。

“六月天,跑瀑天”。這跑瀑天的雨嘛,是誰也說不準,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上午還紅火大日頭,白亮亮地曬得人們直皺眉頭,可一到下午,后山的烏云就如同燒火土的野煙般,急吼吼地翻卷了起來,伴隨著幾聲轟隆隆的雷響,黑壓壓地漫天一鋪,日頭立馬就陰了。隨后,粗大的雨點就如同撒豆子般“啪嗒啪嗒”地落了下來,將地里那些來不及往回趕的人們,一個個全都攆得“像燕子飛”。

雨,急慌慌地下過三五陣,屋檐上的水慢慢地就開始動流。地上的水雖然還未形成積水,可漫山遍野就已開始彌漫起一股熱烘烘、濕濡濡的青草氣。等到那些被暴雨趕回屋的人們,慢條斯理地將打濕的衣裳收拾利落,閑下心來想要安安靜靜地看一看下雨時,誰知,幾聲悶雷響過,雨,陡然之間就歇息了下來。出門一看,天,居然一下又放晴了!連彩虹都現(xiàn)了出來。

天,是放晴了,暑氣也隨雨消除了不少??墒?,地里的莊稼已被雨水濕透,已容不得讓人再去勞作。于是,男男女女就正好歇歇假,索性一吆喝,聚到一起“姥姥、舅媽、姨”地日白閑聊。這個說,這樣的雨要是每天來一瀑就好了!那個說,瞧你說的,你能調(diào)動天老爺呀!平常愛好整吃食喝上一口的爺們,則望著山上成片的松林,說這樣的跑瀑天,山上的松樹菌子正肯長呢!松樹菌子燉臘肉,那可是上了書的美味!一旁的婆娘們聽了,就想,既然男人們想吃那脆嫩的松樹菌子,反正,明天上午地里也是濕咚咚的,什么事也干不成,不如相約明天一早,大伙一齊上山去撿菌子!

第二天一早,婆娘們果不食言,草草地弄過早飯吃了,就吆五喝六地一齊上了山。下過雨后的松林濕滑滑的,地上的松樹菌大的小的全都冒了出來,勁鼓鼓的,頭頂一層淡淡的紅,很是好看。女人們一進松林就咋呼開了,相互提醒著讓大伙都小心挑選,別傻乎乎地撿了毒菌子。說白菌子再好看也別撿,那是石灰菌有毒。要專撿那頭頂泛紅的松樹菌子才可以吃,別看它樣子顯老不好看,吃起來脆嫩著呢!還有,那黃艷艷的南瓜花菌子、頭頂有點點綠色的綠豆菌子也是可以吃的。一伙姑娘婆婆們吵吵嚷嚷、嘻嘻哈哈,驚得松林里的鳥一個勁地撲棱棱地飛。說著說著,一不留神,結果,就有婆娘一下滑倒在了地上,惹得大伙一個個全都笑得直不起腰來。

待婆娘們從陰坡到陽坡,山上山下一通跑下來,每個人的小籃就有了大半籃的菌子裝在了里面。一看,已足夠一家老小吃上兩三頓了,就打著哈哈開始各自回家。

回家,男人還正在家里眼睜睜地望著呢!一見,便趕忙討好地接過提籃,破天荒地主動去清洗翻揀。雖然這松樹菌看上去,模樣顯得很是粗糙,不像其他菌類那般的細膩嫩滑,菌瓣卻是極其脆嫩,一碰即斷,加之撿回時又夾帶了許多雜草,不是特別用心地去挑揀清洗,還真是不容易將它弄干凈。稍微有點馬虎,不是弄碎了菌子,就是還夾帶著草莖。男人因一心在想著這松樹菌子弄熟后的好味道,于是就做得特別的專心。不一會兒,就將小籃里的松樹菌清洗得清清爽爽,用開水泡了起來?!挥杏瞄_水泡過之后的菌子,做菜才不會發(fā)黑,顏色才會好看呢!

菌子清洗好了,男人說要中午就弄了吃,可婆娘不讓,說要等娃子們放學回來后,晚上再來弄了吃。在山里,這松樹菌子雖不是什么特別的稀罕物,可也要等季節(jié)到了才有撿。何況,這松樹菌雖說味道好,卻是生就只能野生,人工根本就培育不了,城里的人們是想吃都吃不到,說不稀罕也算稀罕呢!

到了晚上,娃子們都回來了,婆娘也不用男人去催,火一生起來,就先進里屋割了一刀臘肉出來,洗凈薄薄地切了往熱鍋里一掀,幾個翻炒,那肉就變得透亮透亮,油也就汪汪地冒了出來。油一出來,女人又隨手加上了一勺自制的農(nóng)家豆豉瓣。豆瓣剛在油鍋里變香,“噗呲”一聲,筲箕里的松樹菌也就隨之下了鍋。連續(xù)的幾個翻炒過后,鍋里的松樹菌就全被那汪汪的臘肉油所浸透。待最后再加入生姜大蒜等佐料,將適量的開水往鍋中一淋,熱氣騰騰,屋里屋外就全是那松樹菌夾雜臘肉味的清香。

據(jù)村里最會整吃食的老人說,這松樹菌是肉質(zhì)肥厚脆嫩,還非得大肉大油做成家常味了才好吃,最適合夾著臘肉做火鍋,是越燉越出味。吃起來清脆嫩滑,不僅有著野生菌子獨有的清香,同時還夾有一股臘肉的醇香,連湯都鮮香得不得了。

待女人將鍋里的臘肉松樹菌盛入火鍋端上桌,男人和娃子也不等飯?zhí)砩蟻?,捏著筷子就先咂巴開了。最后,是一家老小全都吃得熱汗直流……

據(jù)說,這松樹菌不光味道鮮美,還可入藥,具有強身、止痛、益腸胃、理氣化痰等功能。長期食用,可起到延防衰老、美顏健膚的功效呢!

橡樹與橡子豆腐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高枝”“綠蔭”“清涼”“威儀”?!艺f的是樹,是橡樹,詩人舒婷筆下《致橡樹》的橡樹。

其實,橡樹,在我的老家鄂西山區(qū)也是有的,而且,生長還極為廣泛。只是挺遺憾的是,它遠沒有舒婷筆下的橡樹那般高大、威儀,甚至,連名字都讓大伙給改了。鄉(xiāng)親們從來就不認識什么橡樹不橡樹,若干年來,就只知道一個勁地把它叫做櫟樹,青岡櫟!青岡櫟,木質(zhì)堅硬、結實,那可是山里頂呱呱的好燒柴哩!“除了櫟柴無好火,除了郎舅無好親”,這是山里流傳的老說法。因而,每隔幾年,大伙就要按時對其砍伐一次,或是用以燒火做飯,或是用以燒炭賣錢。而且,永遠也不用擔心它會被砍絕,只要不壞蔸,來年的老蔸上幾根新發(fā)的青枝就又生長了出來,兩三年一過又是幾棵新樹。如此循環(huán),山里的橡樹,就極少見有舒婷筆下橡樹那般高大威儀的風姿。至于那青岡櫟結出的果實應該叫橡子,那倒是大人小孩都知道的事情,若干年來都不曾改過口!

櫟樹也好,橡樹也罷。仔細地去一想,其實,那結橡子的樹,也確實應該叫它為橡樹才對。只是,老祖宗一輩一輩流傳下來的老叫法已經(jīng)喊習慣了,現(xiàn)在要突然來將櫟樹改稱為橡樹,實在是一件挺困難的事情。

櫟樹生長在山野,且一生就是一大片,一不需要施肥,二不需要整枝,用老百姓的話說是在“吃著露水”長大變粗,自然也就生長得隨意,開花結果也隨意。況且,鄉(xiāng)親們一直看中的是它的材質(zhì),并不一定奢求要它能夠結出多少的橡子來。反正,山里的橡子永遠也撿不盡。

撿橡子,山里人家俗稱“打山貨”的一種。那都是一些小孩子們干的事情,大人們是沒有那個閑工夫去干的。早些年,那橡子撿回曬干了就可直接拿到街上去賣錢,補貼家用?,F(xiàn)在經(jīng)濟條件好了,誰都懶得再來去掙那個辛苦錢??墒?,有些時候,偏又奈何不了自己的“嘴”,到了季節(jié),就想著要來嘗一嘗那橡子豆腐的好滋味——那野生的橡子是可以用來打成橡子豆腐供人食用的。用橡子打成的豆腐,那可是百分之百的綠色食品哩!因而,即便那橡子再不怎么值錢,最終,也還是有人想著要去撿的!

于是,一到橡子成熟的季節(jié),就常有三三兩兩的小孩子相約一同上山去撿橡子。說是去“撿”橡子,可實際上是去摘。山上落到地面的橡子總是極少極少,更多的時候還是要扯著樹枝去采摘。好在那櫟樹不論大樹小樹都結果,采摘亦只是伸伸手的事情。即便是遇到實在伸手也夠不著的高樹,小孩子們也有的是辦法。脫掉鞋子,三步兩步地攀上樹頂梢,揪住樹梢只是側著將身子一吊,那樹就乖乖地彎了下來。待摘完了橡子再一松手,“嗖”的一下,那樹就又重新回歸到了原位。

橡子的長相,和其他樹種的果實比起來,總是顯得有些大不同。栗色的大托碗裹住一顆青黃渾圓的小堅果,就像是一顆戴著貝雷帽的小腦袋,憨憨澀澀的,很是可愛。掰下頭頂圓圓的托碗,小孩子們說它像個用以吃飯的小飯碗;大人們卻說它像個用來裝東西的篾籮筐。小碗也好,篾籮筐也好,卻是一樣的極像。

每次,小孩子們在山上將橡子采摘得差不多了,下山的路上,總是要玩上一盤“斗橡子”的游戲,然后才肯回家。走著走著路,一眼瞥見路邊生有一塊光滑的大石板,立刻就有人領頭說要“斗橡子”。時常是話音剛一落,其他人就已從籃里將最大最飽滿的橡子挑選了出來,然后掰掉托碗,用小簽往頂端一插,兩根指頭只是輕輕一攆,那橡子立刻就如陀螺一般飛快地旋轉起來。一人一顆,所有的小伙伴,就全撅著屁股盯著橡子來看它們相互撞擊、相互打架,揣測誰的橡子會最后遭撞擊屹立不倒而最終獲勝。每每為誰的橡子先倒還是后倒而爭得臉紅脖子粗。

孩子們將橡子采回了家,可離大人們最終制作成橡子豆腐還得有一個漫長過程。橡子豆腐都是用去掉了外殼的橡仁制作而成的,而不是從里到外的整顆的橡子。因而,摘回家的橡子,還得先將它拿到太陽底下去暴曬,讓其自然退掉頭頂?shù)耐型耄瑢⒈∧鄣耐鈿窨葑兘?,然后再去用石磨一壓,用簸箕簸去外殼,留下來的橡仁就可用來正式打豆腐了?/p>

其實,制作橡子豆腐比起制作黃豆豆腐來還要簡單。先將干凈的橡仁用水泡好了,再用石磨細細地一磨,然后將磨出的橡子漿倒入包袱中不停地攪動擠壓濾出橡子渣,擠出的橡子汁用熱鍋燒開,最后倒入盆中讓其冷卻,第二天來看,那顫微微、光溜溜的橡子豆腐就有模有樣了。只是,這時的橡子豆腐澀澀的,還不能夠吃,得再用清水浸泡幾遍,直至完全去除了其中的澀味,這才可以正式食用。當然,這是山里傳統(tǒng)的老做法。據(jù)說,現(xiàn)在又有人發(fā)明了一種極為簡便的橡子豆腐制作法,那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將橡子全部用機械打成漿,再倒入包袱中不停地加水攪拌濾汁,直至最后無汁可濾倒掉干渣,讓那橡子汁自然沉淀形成橡子粉,然后曬干收儲。想吃橡子豆腐了,直接將那橡子粉按比例加水用熱鍋打成糊糊然后冷卻,就形成了橡子豆腐。這樣的橡子豆腐我沒吃過,我想,無論如何,它絕對不會比那用石磨磨出的橡子豆腐口味更地道!

山里的人們吃橡子豆腐常分為涼吃和熱吃。涼吃那就是直接將橡子豆腐切成條或塊后,加上各類佐料來涼拌。涼拌的橡子豆腐滑溜溜、涼嗖嗖的,帶有一種橡子特有的清氣,顏色又如同巧克力般的好看,是既清涼又爽口還養(yǎng)眼。據(jù)說,涼拌橡子豆腐可以清熱敗火,吃過之后立馬就見功效。山里的老輩子們都是這么說,我想這應該是真的!

橡子豆腐要熱吃可就復雜得多了。先得將那橡子豆腐切片曬干,想吃了,再用溫水微微一發(fā),隨后夾到臘肉中去一通爆炒,并加入適量蒜苗再起鍋。這樣爆炒出來的橡子豆腐,是橡子豆腐的清香和臘肉的醇香雙全,吃起來說硬不硬、說軟不軟的,是十分的有韌性,特別的筋道有嚼勁。只是,要想吃到這樣有筋道的干橡子豆腐,即便是在山里,不尋找到一戶常打橡子豆腐的人家,還真是難得吃到。

橡子豆腐,那可是大山賦予人們的天然美味!

猜你喜歡
橡子菌子橡樹
看不見的橡樹
小菌子撐開大產(chǎn)業(yè)
橡子粉的做法
迪氏迷孔菌子實體化學成分的研究
松鼠生存的智慧
松鼠生存的智慧
二年殘孔菌子實體化學成分的研究
做橡樹不做小草
讀《橡樹上的逃亡》有感
讀《橡樹上的逃亡》有感
承德县| 金昌市| 平湖市| 电白县| 博白县| 大同县| 米易县| 鄄城县| 密云县| 太仓市| 虞城县| 深圳市| 遂溪县| 屏山县| 兴海县| 永和县| 肇州县| 信丰县| 宿迁市| 扎鲁特旗| 岳西县| 邳州市| 敖汉旗| 孟村| 永善县| 赤壁市| 四子王旗| 灵武市| 西平县| 兴隆县| 阳春市| 大厂| 五莲县| 喀什市| 桦川县| 惠东县| 葫芦岛市| 邵东县| 孝昌县| 莆田市| 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