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
紅軍長征,三次在湖南境內書寫了戰(zhàn)略轉移的壯麗篇章:1934年8月,任弼時、蕭克、王震率紅六軍團先遣西征,會合賀龍領導的紅三軍發(fā)動湘西攻勢,開辟以永順、龍山、桑植、大庸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為中央紅軍長征開辟前進道路;10月,黨中央和中央紅軍8萬人長征進至湘南,連續(xù)突破封鎖線,血戰(zhàn)湘江,又出廣西進湘西南,僅余3萬人進軍貴州;1935年11月,任弼時、賀龍率紅二、六軍團從桑植誓師長征,挺進湘中,由湘入黔,北上抗日。工農紅軍三支雄師長征經過湖南今9個市州48個縣市區(qū)的廣大地區(qū),譜寫了長征史詩。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湘楚大地上人才輩出,更涌現出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本期,小編就帶您走進這段歷史,一睹紅色湖湘的風采。
毛澤東故居
用“經天緯地”來形容毛澤東應該不為過吧。毛澤東故居位于湘潭韶山沖上屋場,那里有一棟坐南朝北的“凹”字型農舍就是毛澤東的誕生地。
故居名為上屋場,坐落于茂林修竹、青翠欲滴的小山沖中。房屋是一棟坐南朝北,泥磚青瓦,土木結構,南方常見的普通農家住房。堂屋正門楣掛“毛澤東同志故居”金字紅木匾,為鄧小平書寫。
劉少奇故居
劉少奇故居位于湖南省寧鄉(xiāng)縣花明樓炭子沖。1898年11月24日,劉少奇誕生于此,并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故居在一座蓋有茅草的柵欄門內的四合院中。為土木結構,泥磚墻上粉飾著糠殼泥,屋面是一半小青瓦、一半茅草。門前有清澈的池塘,屋后是山巒。
彭德懷故居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彭德懷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縣烏石鎮(zhèn)烏石村石峰下,距湘潭城區(qū)6公里。
故居始建于1925年,座西北朝東南,磚木結構,粉墻青瓦,是典型江南風味的農舍。故居堂屋門楣上,嵌有鄧小平題寫的“彭德懷同志故居”匾額。還有彭德懷親手撰寫的門聯“為善最樂,見惡必除”。故居由其胞弟彭金華、彭榮華居住,故名“三華堂”,二人于1940年10月前后犧牲,遺體合葬在屋后面的山丘上。
賀龍故居
賀龍被稱為“兩把菜刀鬧革命”的元帥,作戰(zhàn)極為驍勇。賀龍故居位于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村,門首紅底金字匾額上的“賀龍故居”四個字為鄧小平手書。
故居為湘西常見的木架毛瓦平房,同時在同院內新建了賀龍生平事跡陳列室,此為一磚木結構房屋,共陳列賀龍不同時期的185張照片和50多件文物。
湘江血戰(zhàn)
湘江戰(zhàn)役,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以來最艱苦的一仗,是紅軍與國民黨軍隊展開的生死決戰(zhàn)。它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將中央紅軍消滅于湘江以東地區(qū)的計劃,同時也宣告了“左”傾軍事路線的破產。由于“左”傾領導者面對強敵和險境,指揮失措,紅軍付出慘重代價,兵員折損過半,全軍已不足3萬5千人,作戰(zhàn)部隊傷亡超過三分之二。但是英勇無畏的紅軍將士終于突破敵人設防最嚴密的一道封鎖線,以血的慘痛代價,保存了黨和紅軍的精英,為繼續(xù)長征奪取勝利打下了基礎。
岳麓山風景區(qū)
長沙無人不知岳麓山。其山脈屬南岳衡山,古人把岳麓山列為南岳七十二之一,稱為靈麓峰。南北朝劉宋時《南岳記》載:“南岳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岳麓為足。故名岳麓?!比欢?,世人皆知岳麓山上的岳麓書院,而對于山上埋葬的諸多革命先烈知之甚少。
岳麓山長眠了辛亥革命時期為推翻帝制、實現共和而獻身的先烈,為舍生取義而慷慨赴死的志士仁人,還長眠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抵御外侮而浴血疆場,以身殉國的中國軍民。那一座座為他們樹立的豐碑墓志,永遠昭示和激勵著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構成了岳麓山的一幅幅悲壯肅穆的人文景觀。
長征入湘處 八面山
《十六字令·山》,是毛澤東長征詩詞的首作,其中第一首“山”:“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寫的是長征入湘處湘南著名的八面山,通過獨特的山色風光,神奇地揭示了長征精神的精髓要義。
八面山位于湖南省東南部、桂東縣西部。有山八面,以此而得名,古諺“八面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去鞍;一線猿糅路,險如蜀道難”。主峰海拔2042米,為湖南省第二高山。八面山是革命圣地,1928年,毛主席在桂東沙田萬壽宮頒布《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后,經八面山到四都宿營,播下了革命火種。
八面山區(qū)內的桃遼有“紅軍村”之稱,1928年,該村19戶60多人中有17名青年參加了紅軍。1934年在此建立了紅軍長征后湖南的第一個蘇維埃政權,1936年中共西邊山區(qū)委會會部曾設于此,村內先后有46人為革命獻出了生命。
永順縣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
永順縣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建筑群位于湘西張家界,館舍為四合井院落,始建于清末,曾是西洋傳教士使用的天主堂,紅軍進駐之后,這里便成了孕育和產生影響中國革命歷史進程和決定中國前途和命運的偉大事件、偉大軍隊和偉大人物的地方,從這里走出去166位開國元帥將軍。
自古無湘不成軍。十大元帥中有三位是湖南籍,十大將軍里更是占據六席,毫不夸張地說,“三帥六將”相當于半壁江山。作為紅色旅游大省,湖南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