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猴頭栽培技術(shù)

2016-05-14 01:39路曉玉張智超周紅昕李希政夏宏志
農(nóng)業(yè)與技術(shù) 2016年7期
關(guān)鍵詞:猴頭菌栽培管理生物學特性

路曉玉 張智超 李 濛 周紅昕 李希政 夏宏志

摘 要:著重論述了猴頭菌的生長的適宜條件,對其栽培管理技術(shù)及畸形菇的防治技術(shù)進行了闡述。

關(guān)鍵詞:猴頭菌;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畸形;防治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S5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1039

1 概述

猴頭菌(Hericium erinaceus)又名猴頭、猴頭菇、刺猬菌、對臉蘑等。分類學上隸屬于擔子菌亞門、層菌綱、非褶菌目、齒菌科、猴頭菌屬[1]。是一種形狀奇特的菇類,其子實體圓而厚,布滿針狀菌刺,因形如猴子的頭而得名。猴頭菌只有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內(nèi)蒙古、山西、河南、河北、浙江等省。猴頭菌在我國有悠久的應用歷史。其外形誘人,味道鮮美可口,色、香、味上乘,是我國著名的八大“山珍”之一。自古與海參、熊掌、燕窩并列為我國四大菜肴。其營養(yǎng)豐富,每百克干品中含蛋白質(zhì)26.3g,脂肪4.2g,碳水化合物44.9g,粗纖維6.4g,灰分8.2g,且含有多種礦質(zhì)元素和維生素。在蛋白質(zhì)中含有16種氨基酸,其中有人體所必須氨基酸的7種氨基酸。明清兩代,猴頭菌定為貢品,呈現(xiàn)清室皇宮。據(jù)史書《御香飄渺錄》記載,慈禧太后特嗜猴頭。除其營養(yǎng)外,臨床實踐證明,猴頭菌確有“助消化、利五臟”[2]的功能。對消化道等多種疾病均有較好的療效。國內(nèi)多家藥廠利用液體或固體發(fā)酵產(chǎn)物,進行加工制藥,收效顯著。如上海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與上海第三制藥廠對猴頭菌的研究,1977年通過鑒定,確定了療效,并制成“猴菇片”供醫(yī)藥市場。另有吉林省生物研究所與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制藥廠合作,利用長白山小刺猴頭、銀耳、靈芝3種真菌浸膏,加入維生素C及維生素E制成“強力康”沖擊,對提高人體細胞免疫功能,增強體質(zhì)及改善肝功能等,均有較好的作用,并可作為抗癌的輔助治療。以猴頭菌絲體制藥,還有“胃友”與“胃育”等。近年又有猴頭保健飲料等相繼問世,亦倍受歡迎。

我國猴頭菌的人工馴化栽培始于1959年,20世紀70年代開始推廣,東北、西北等省區(qū)為主產(chǎn)區(qū),其他省、市也有少量出產(chǎn)。近年來,猴頭菌人工代料栽培獲得成功,具有栽培原料種類多、生長周期短、投入少、收益大等特點,猴頭菌的生產(chǎn)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因此大力開發(fā)加工系列產(chǎn)品有著廣闊的前景。

2 生物學特性

2.1 形態(tài)特征

猴頭菌由菌絲體和子實體2部分組成。菌絲體在不同的培養(yǎng)基中略有差異。在試管斜面培養(yǎng)基上,初期稀疏呈放射狀生長,后變濃密粗狀,氣生菌絲呈粉白絨毛狀;在木屑基質(zhì)中,濃密呈白色或乳白色,其菌絲細胞壁薄,有分枝和橫隔,直徑10~20μm。子實體肉質(zhì),外形頭狀、倒卵形或梨形。基部著生處較窄,外布有針形肉質(zhì)菌刺,刺直伸而發(fā)達,下垂毛發(fā),刺長3~5cm,直徑1~2cm。新鮮子實體潔白或微帶淡黃,干后變淡黃褐色,形似猴子的頭,直徑4~20cm,猴頭刺面布有子實層并產(chǎn)生孢子。孢子橢圓至圓形,無色透明,光滑,直徑5~6μm,內(nèi)含油滴,大而明亮。

2.2 生態(tài)習性

猴頭菌為木腐生真菌,闊葉林與混交林中較多,但多發(fā)生在活樹的死亡部位。主要腐生于櫟樹等殼斗科植物及胡桃、山毛櫸等樹種,少數(shù)生于松樹及樺樹上。在林木稀少,有少量陽光直射的林內(nèi),地面有一定坡度的柞樹上較多。猴頭菌多生在樹干的上半部,距地面2~3m處。生長在倒木上的猴頭菌多生在樹干上。菌絲穿透能力較強,常生長在猴頭菌的樹干附近,甚至背后也生長猴頭菌。

2.3 生長發(fā)育條件

2.3.1 營養(yǎng)

猴頭菌是一種木生腐生真菌,分解纖維素、木質(zhì)素的能力相當強。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有碳源、氮源、礦物質(zhì)元素及維生素等

2.3.1.1 碳素營養(yǎng)

野生猴頭菌多生長在闊葉樹的樹干上,分解利用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zhì)素、淀粉等含碳物質(zhì)。人工栽培利用棉籽殼、木屑、玉米芯、豆秸、稻草、麥麩、酒糟、釀酒殘渣等代料為培養(yǎng)料。猴頭菌絲對不同碳源的同化能力不同,生長的適宜碳源為葡萄糖、甘露糖、麥芽糖、乳糖、淀粉、木糖、蔗糖較次之,有機酸類最差。

2.3.1.2 氮素營養(yǎng)

野生猴頭菌氮素營養(yǎng),主要來源于木材中的蛋白質(zhì)及氨基酸等有機氮化合物。而木材皮層中的含氮量,要比心材高得多。在栽培中為補充鋸木屑等培養(yǎng)料內(nèi)氮量的不足,常向培養(yǎng)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含氮豐富的麥麩、米糠等谷類副產(chǎn)物。

2.3.1.3 礦質(zhì)與微量元素

猴頭菌除大量的碳、氮營養(yǎng)外,尚需少量的磷、鉀、硫、鈣、鎂、鐵、錳、鋅、鉬等礦質(zhì)與微量元素。這些物質(zhì)能提高菌絲的生理活性,是菌絲與子實體不可缺少的。噴施1.25ppm的硫酸鋅有明顯的增產(chǎn)效果。

2.3.2 溫度

猴頭菌屬中溫型食用菌。菌絲生長溫度是6~32℃,最適宜溫度為25℃左右。在此溫度下菌絲濃密、粗壯、潔白、菌苔厚、生長旺盛。高于或低于最適溫度,菌絲生長均較次之。低于6℃時菌絲幾乎停止生長,超過35℃菌絲完全停止生長。子實體的形成與生長溫度為18~20℃。高于25℃時,不能形成子實體,已形成了的子實體生長也受到抑制。溫度低,子實體生長緩慢,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14℃,子實體呈淡紅色,并隨溫度下降而顏色加深。低于6℃時,子實體停止生長。

2.3.3 水分與濕度

猴頭菌的子實體與菌絲體的含水量高達80%~90%,水是猴頭菌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物質(zhì)。猴頭菌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的需量也不同。一般情況下,猴頭菌絲體生長階段,培養(yǎng)料的含量以60%為宜。但含水量應根據(jù)培養(yǎng)料的種類與質(zhì)地靈活掌握。培養(yǎng)基質(zhì)地緊密,通氣狀況不好,含水量應低點,相反,則要求高些。木屑、麥麩培養(yǎng)料的適宜含水量為55%左右,含水量超過70%,菌絲雖能生長,但生命力大為下降,子實體小。

猴頭菌的生長不僅與培養(yǎng)料的含水量有關(guān),也與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密切相關(guān)。進入生殖生長階段,無表皮保護,裸露于空氣中的子實體,當空氣的相對濕度低于70%時,會因水分大量蒸發(fā)而干縮變黃,菌刺短小,生長緩慢,且影響產(chǎn)量與質(zhì)量。如果空氣相對濕度超過95%,由于通氣不良而出現(xiàn)畸形??諝庀鄬穸鹊陀?0%,產(chǎn)生不能恢復的永久性斑痕,局部雖可以繼續(xù)生長,但子實體必呈畸形。子實體階段相對濕度以85%~95%為宜。

2.3.4 空氣

猴頭菌屬好氣性真菌,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必須滿足氧氣的供應。當空氣中CO2含量達到一定含量,菌絲生長就會受到抑制。CO2含量低,則呼吸量盛,生長速度快。不同生長階段,對CO2的忍受能力不同,營養(yǎng)生長階段,對CO2忍受力強,在含量0.3%~1%時,菌絲仍可正常生長。而進入生殖生長階段時,對CO2變化十分敏感。通風不良,子實體不易分化,或菌柄細長,并產(chǎn)生分枝,菌刺彎曲而成畸形,孢子成熟遲緩。通風良好,CO2含量低,子實體生長迅速,球塊大。所以在子實體形成時,空氣中CO2含量要控制在0.1以內(nèi)。

2.3.5 光照

猴頭菌菌絲生長不需要光,宜在完全黑暗中生長。子實體生長,需要一定散射光,以50~400lx為宜。當光照過強,達到2000lx以上,子實體受抑制變黃。

2.3.6 酸堿度

猴頭菌較喜偏酸性,pH值在2.4~5.4范圍內(nèi)均能生長,最適pH值為4,此時菌絲生長快,而且菌絲粗壯、濃密、整齊、潔白;適宜范圍為pH4~4.5。當pH值大于7.5時,菌絲難以生長,pH值2以下或9以下時,菌絲則完全停止生長。在實際工作中,多將培養(yǎng)料的pH值依最適pH值提高1~2,即把pH值調(diào)至5~5.5,或加入適量的石膏粉或碳酸鈣。因為當培養(yǎng)料滅菌及菌絲生長過程中產(chǎn)生有機酸,從而能使環(huán)境酸化,自身生長也會受到抑制。這2種物質(zhì)不僅可以調(diào)節(jié)培養(yǎng)料的酸堿度,同時還能為猴頭菌提供所需的鈣質(zhì)營養(yǎng)。

3 栽培技術(shù)

當前食用菌栽培技術(shù)不斷走向成熟,猴頭菇的人工栽培在各地已不同程度地形成生產(chǎn)規(guī)模[3],使得猴頭菇的食、藥用價值不斷得到開發(fā),滿足各類人群對其的需求。

3.1 培養(yǎng)料與栽培方式

3.1.1 生產(chǎn)配方

鮮酒糟:鮮豆腐渣:麥麩:白糖 = 14:8:3:0.1(體積比)。硬雜木屑(不含松樹)40%,農(nóng)作物秸稈(玉米芯、黃豆稈)30%,稻草10%,(切成小段或粉碎,沒有稻草可用稻谷殼),玉米面10%,麥麩8%, 黃豆粉2%(把黃豆炒熟后粉成粉)。另外加硫酸鎂0.2%,石膏1%,KH2PO40.3%,ZnSO40.1%, NaCL0.5%。

猴頭母種配方:松樹針100 g,土豆100g,葡萄糖20 g,瓊脂28 g,酵母膏2 g,磷酸二氫鉀3 g,硫酸鎂2 g,VB13片,VB23片,水1000mL,每支試管滴3~4滴米醋,1~1.2壓力下滅菌30min。

3.1.2 猴頭配方注意事項

不能用玉米稈栽培,否則只長菌絲,不長猴頭;配方中不得添加二銨,白灰,多菌靈;添加一定量的黃豆粉,硫酸鋅有明顯增產(chǎn)作用;必須調(diào)酸,用過磷酸鈣或米醋調(diào)pH值5~5.5。

3.1.3 猴頭發(fā)苦原因

品種問題,小刺猴頭極苦;原料中含有松樹木屑;采收過晚,孢子子散發(fā);菌蒂發(fā)苦。

3.1.4 栽培方式

目前猴頭菌栽培,主要有瓶栽與袋栽2種方式。瓶栽污染少,成功率高,子實體圓整美觀,但成本較高。塑料袋栽培,菌絲生長快,產(chǎn)量較高,操作簡便,成本較低,生產(chǎn)周期短。如果條件適宜,接種后18~20d就可形成子實體,要比瓶栽短10d,但由于裝料量大,塑料袋軟化后易破損,污染率較高。為減少袋的破損,可滅菌前在袋的外面再套1層紙袋為好。瓶栽猴頭菌,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時多用750mL廣口瓶,也可用其他不規(guī)格的廢舊大口瓶。用紙包扎瓶口時,就采用滿瓶裝料法,以棉塞封口,培養(yǎng)料應裝到離瓶口約2cm處。這樣可使菌絲迅速占領表面優(yōu)勢,增強抗污染能力,還可縮短發(fā)育期。如果培養(yǎng)料裝得淺,菌蕾在瓶內(nèi)形成,而瓶內(nèi)的CO2含量遠比瓶外高,影響生長。更由于料面距瓶口遠,菌柄過長,消耗營養(yǎng)多,會降低產(chǎn)量。

3.1.5 栽培技術(shù)

應根據(jù)猴頭菌的品種特性及當?shù)氐臍夂驐l件而定。猴頭菌屬低溫結(jié)實型真菌,如利用自然溫度,首先要考慮的是,形成子實體時期的氣溫應在15~22℃間。由此來安排制種與栽培季節(jié)。一般春秋兩季都可栽培,春季南方在3月中旬~4月上旬開始制種,北方就推遲到3月中下旬以后。秋季應在自然氣溫降至25~28℃時播種,1個月后正值原基形成,氣溫降至20℃左右。這樣,前期氣溫較高,利于菌絲體生長;后期氣溫下降,又可滿足子實體生長的低溫條件。南方的播期可選9~10月間播種,北方則應選在8月上中旬左右播種。

3.2 管理技術(shù)

3.2.1 菌絲體培養(yǎng)

培養(yǎng)料裝瓶、滅菌、接種后,培養(yǎng)室的溫度控制在25±3℃間,低于或高于這個溫度,應采取相應的增溫與降溫措施。溫度過低時,除對培養(yǎng)室加溫外,還可提高菌種瓶的對方密度,以減少熱量的散失。具體方法是將瓶(或袋)成行的橫臥于地上,依次碼起12~13層,每行瓶(或袋)間留一人行道,每2~3行培養(yǎng)瓶的上面覆蓋塑料薄膜,使菌絲產(chǎn)生的生物熱能不致散失。培養(yǎng)室的門窗以塑料薄膜密封。室溫過高時,應以石灰粉刷墻壁,門窗掛簾遮陰。春秋兩季北方空氣干燥,要向地面灑水,必要時也可想棉塞噴石灰水,增加空氣濕度。

室內(nèi)空氣濕度要求在50%~60%,不超過80%。濕度大,棉塞容易污染雜菌。因此,硬加強通風。如果潮濕陰雨,室內(nèi)擺放石灰箱子可有效降低濕度。

接種1周后,應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雜菌污染及時處理,培養(yǎng)一定時間后,表面就會形成菌蕾,而個別菌株,菌絲只長到菌種瓶的一半深度時,就開始形成子實體。如“常山99號”菌株,形成菌蕾僅有12d。當菌蕾接近棉塞或瓶口時,應及時移到栽培室培養(yǎng)。

3.2.2 子實體培養(yǎng)

為創(chuàng)造猴頭菌子實體生長所需要的良好環(huán)境,栽培室應清潔,有50~400lx的微弱光線,能保濕、通氣良好,溫度控制在16~20℃。栽培室長以7~8m、寬4m、高2.5~3m為宜。為提高保濕性,栽培室以水泥地為好,或用大塊塑料薄膜覆在地面,栽培種瓶可放在地面,也可置于培養(yǎng)架上。人防工程與山洞是栽培猴頭菌較理想的場所,具有溫度穩(wěn)定、濕度較大等優(yōu)點,但必須設置燈光照明和排氣通風裝置。子實體生長階段,應重點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3.2.2.1 空氣濕度

菌蕾形成初期,栽培室的空氣濕度應保持90%~95%,通過空中噴霧,掛濕布或地面噴水等方法來提高空氣濕度,而不直接向幼嫩子實體噴水,以免造成腐爛。晴天時,每天噴水4~5次,陰雨天可酌情少噴。當子實體長出菌刺時,空氣的相對濕度降至85%~90%。濕度過低影響菌刺的生長,濕度過大,也會抑制子實體的生長。

3.2.2.2 溫度

栽培室的溫度以18~20℃為宜,高于22℃,子實體生長快,但秋塊小,顏色變黃,如果溫度超過25℃,子實體生長明顯減慢,或不長菌刺,甚至腐爛死亡。當子實體形成后遇高溫天氣,應采取加強通風,增加噴水,以及白天用草簾遮蓋門窗等措施,降低栽培室溫度。菌蕾尚未長至棉塞或扎口紙之前,出現(xiàn)高溫天氣,可推遲拔塞日期,以控制生長,待氣溫降到正常后,再拔棉塞。16℃以下子實體變成粉紅色。此時,應采取增溫措施,確保子實體正常生長。但應嚴防CO2積累過多,造成菌蕾窒息死亡。

3.2.2.3 空氣

為滿足子實體對氧氣的需求,在子實體接近棉塞時,應及時去掉棉塞,將栽培瓶排放在培養(yǎng)架上,以利于子實體快速生長。袋栽猴頭菌,在接種口處形成菌蕾或在袋壁上出瘤狀突起時,應立即揭開膠布,或刮破形成溜狀突起的薄膜,讓其更好的接觸空氣。同時,每天還要通風換氣2~3次。溫度高于22℃(應加強夜間通風)。

3.2.2.4 光線

猴頭菌在弱光和完全黑暗條件下,也能生長,但品質(zhì)較差,甚至使子實體呈珊瑚狀。因此,保持栽培環(huán)境的散射光條件,也是子實體正常生長所需要的。

3.2.3 采收

當子實體菌刺長到1cm左右開始釋放孢子時應及時采收。采收時用小刀從瓶(袋)口內(nèi)切下,菌柄不宜留得太長,以免污染雜菌。采收后隨即清理料面,以防生霉生蟲。栽培瓶重新歸位,以利再次形成子實體。一般可收2次,多則3~4次。

采收的子實體應及時切除菌蒂,泡于20%的濃鹽水中 ,進行灌裝。也可曬干或烘干??傊?,采收后一定要及時將子實體組織殺死,否則會出現(xiàn)后熟,組織老化而降低產(chǎn)品質(zhì)量。

4 畸形猴頭菌與防治

4.1 畸形猴頭菌的類型

4.1.1 珊瑚型

子實體從基部起分枝,在每個分枝上又進行多次不規(guī)則分枝,成珊瑚狀。有一條菌絲束深入基質(zhì)吸收營養(yǎng)與水分。少數(shù)早期死亡,但多數(shù)能繼續(xù)生長,并在頂端膨大,形成分散的小子實體。

4.1.2 光禿無刺型

子實體呈塊狀,表面粗糙、無刺或少刺。菌肉軟實松脆,個體肥大,新鮮略帶褐色,味道同正常子實體。

4.1.3 色澤異常型

子實體形狀正常,唯獨顏色發(fā)黃,菌刺短而粗,部分子實體帶苦味。有的子實體呈粉紅色。

4.2 發(fā)生原因與防治方法

4.2.1 珊瑚型

引進原因是培養(yǎng)料含有芳香族化合物或有毒物質(zhì)。防治方法是滅菌的溫度不要過高,更不能使用含異味的松、杉等木屑做培養(yǎng)料。猴頭菌對CO2十分敏感。當栽培室中CO2含量超過0.1%時,會刺激子實體不斷分枝,形成珊瑚狀。因此,在保溫的前提下,栽培室應空氣暢通,特別是菇蕾形成后,每天都應進行通風1h。

4.2.2 光禿無刺型

主要是水分不足,溫度過高而引起的。栽培室不能超過22℃。相對濕度以90%~95%為宜。如果溫度高于24℃,濕度低于86%,就可能導致畸形菇的發(fā)生。因此,每天應堅持向空間或子實體噴霧,特別是溫度較高時,通風換氣時切忌讓風直接吹向子實體,以減少水分的蒸發(fā)。

4.2.3 色澤異常型

水分不足子實體表面干燥,會產(chǎn)生橘黃色。再由于栽培室溫度低于15℃,子實體開始變紅,隨溫度下降,顏色不斷加深。10℃左右子實體停止生長。在通風噴霧(尤其是早晚)時,應保持室溫不低于18℃。

此外,菌刺長短不一,子實體基部狹長,形狀不正常,是光線不足或光照不均勻而引起的。通過調(diào)正光源,即可得到解決。

5 總結(jié)語

猴頭菌是食、藥兩用真菌之一,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工栽培猴頭菌,可以提高市場新鮮猴頭菌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對于促進猴頭菌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沿江,吳金玉,孫艷輝等.猴頭菇的藥用功能及其菌絲粉沖劑的制作[J] .食藥用菌,2014,22(1):41-42.

[2]李碧瓊,陳政明,林俊揚等.猴頭菇高效栽培優(yōu)良菌株篩選試驗研究[J].中國食用菌,2014,33(3):5-6.

[3]李鳳美,張志軍,周永斌等.猴頭菇母種與原種培養(yǎng)基不同配方試驗[J].食用菌,2013,(4):35-36.

猜你喜歡
猴頭菌栽培管理生物學特性
猴頭菌素A2種包合物制備工藝的優(yōu)化及其穩(wěn)定性
猴頭菌片對大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
RP-HPLC法同時測定猴頭菌片中5種核苷
山楂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盆栽紅掌的溫室栽培管理技術(shù)
如何做好林業(yè)產(chǎn)業(yè)管理分析
猴頭菌顆粒聯(lián)合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78例臨床療效
响水县| 家居| 江都市| 伊川县| 海宁市| 重庆市| 天镇县| 阳春市| 扎鲁特旗| 聂荣县| 泰州市| 金乡县| 屏东市| 乐至县| 镇安县| 延庆县| 吴江市| 利辛县| 石首市| 洞口县| 荆门市| 剑阁县| 富源县| 英德市| 舞钢市| 辉南县| 岐山县| 广东省| 广灵县| 河源市| 和顺县| 南宁市| 赣州市| 昭苏县| 德州市| 南郑县| 砀山县| 珠海市| 增城市| 禹城市|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