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華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危,各諸侯強國都想當(dāng)霸主,甚至不惜為戰(zhàn)爭找上一些借口。正是這樣,鄭國因曾經(jīng)的站錯隊而遭到了危機——秦晉圍鄭?!稜T之武退秦師》就記錄了公元前630年(魯僖公30年)的這一次戰(zhàn)爭中的外交斗爭。燭之武經(jīng)過一番努力,用一番精彩的說辭打動了秦伯(秦穆公),最后使鄭國轉(zhuǎn)危為安??v觀整個事件,不由人不感嘆:那時代,怎一個“利”字了得!
首先,我們來看兩位好朋友——晉侯和秦伯。晉侯為什么要攻打鄭國,表面原因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這是真實的嗎?因其無禮就要大動干戈嗎?那也太霸道了吧!再說這是多久以前的事了?難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嗎?要這樣說,大家都是周天子的諸侯,地位應(yīng)該平等,有什么得罪的地方也可以請周天子來調(diào)解啊。這其實就是晉侯的自私心在作怪,就是想吞并掉鄭國嘛。想當(dāng)初,他遭遇危險出逃,餓得實在不行。路上遇一老翁只給了他泥土,晉侯很生氣,要想鞭打他,后被勸止??上攵?,在他心中,他是主人,雖然暫時落難,所有人也應(yīng)該禮遇他,否則就該受到懲罰。他是多么自私,或者說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F(xiàn)在他已做了晉國的國君,勢力已經(jīng)強大了,時過境遷了,過去受過的侮辱和不快并沒有忘掉,還想要讓別人一并還回來才好。這這種利己主義也太強大了。在這里,我覺得他似乎在下一盤更大的棋——獲得更大的利益。我們知道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們都躍躍欲試想號令天下,做盟主。晉侯經(jīng)過努力使自己國家強大起來,這不,前兩年才在城濮聯(lián)合秦國等打敗了強大的楚國,威名赫赫,如日中天。為何不趁此機會再擴大地盤,虎視天下?那拿誰來開刀呢?思前想后,覺得鄭國是最好的選擇。晉侯的算盤打得啪啪響: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鄭國可算是囊中之物了,攻打它名正言順,師出有名?。r且現(xiàn)在它弱啊,有沒有靠山了。這樣做對晉侯有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
討伐諸侯是有風(fēng)險的,晉侯的做法是無利而不往。
可是,明明憑晉國就可以干掉鄭國,為什么還要拉上秦伯呢?這就是晉侯的精明之處。他知道秦伯也想爭霸,城濮之戰(zhàn)時不是還幫過自己嗎。如果現(xiàn)在多一個幫手,力量會更加強大,也讓其他國家看到自己的號召力,說不定可以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喲。如果萬一鄭國殊死抵抗,有秦軍來幫忙,可減少傷亡,達(dá)到借刀殺人的目的。如果秦軍受到損失,晉國更高興,削弱秦國不是自己的終極目的嗎!如果有機會,甚至可以連秦國一起消滅,晉侯算計的挺好,想一箭幾雕。
在他那里,什么利益都想要最大化的。
可是沒好處了,晉侯還會執(zhí)著嗎?答案是不會——你看他最后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撤軍了。他清楚的知道,如果強攻一定會兩敗俱傷,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的,與其如此,還不如順?biāo)拼?,做個人情。晉侯在利益面前算的真的很精!
秦伯呢,名義上是幫親戚,他不想分杯羹,撈點好處嗎?秦國地處西北,在當(dāng)時很偏僻,被當(dāng)作蠻夷之邦。經(jīng)過幾代國君勵精圖治,國力變強大了,也想有機會要染指中原。秦伯早年就已經(jīng)積極插手晉國事務(wù)了。比如支持晉惠公回國。再后來有支持懷公,但為爭君位懷公不辭而別真的惹惱了秦伯。秦伯又把女兒嫁給晉侯,并幫助他回國取得大位。秦伯為什么要幫晉侯?還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秦伯小試牛刀,幫助晉侯打贏了城濮之戰(zhàn),如今更是再樹威名的大好機會,即使“越國以鄙遠(yuǎn)”也在所不惜的。現(xiàn)在,有了晉侯的邀請,師出有名。這樣既達(dá)到自己想達(dá)到的目的,又能博得好的名聲,一舉兩得。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币虼耍坏┛赡苋〔涣死?,而且還有可能要倒貼——“闕秦以利晉”,秦伯還會干嗎?回答是否定的。所以,秦伯不但立刻退兵,還“與鄭人盟”,助守鄭國,讓秦晉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秦伯還真的做得出來。很多年后,英國政治家和作家本杰明·迪斯雷利才終于認(rèn)識到:“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p>
其次,我們看鄭伯。鄭伯也不夠厚道,他一直不重用燭之武。也許因為燭之武的地位低,如果真的重用他恐怕也會遭到人們反對,因為那個時代可是個講身份的時代。(后來廉頗藺相如的故事可佐證)也許鄭伯還有其他考慮,我們不管它。鄭伯是否有利害的考量呢?當(dāng)他請求燭之武出馬遭到拒絕后,我們不知他有何想法,估計他很生氣。但從他的話來看,最后鄭伯是道歉了。不得了,一個堂堂國君還有錯,還要給一個曾經(jīng)管馬的小官道歉,這要多大的胸襟啊?其實我覺得這只是鄭伯隱忍不發(fā)而已。相對于亡國,失去一切來說,這點屈辱能算什么!鄭伯還不昏庸,不能因小失大的。為了維護(hù)自己利益,鄭伯也不忘恐嚇一下——你也有好處在其中。這讓燭之武退無所退,不管為公為私都得走一趟了。
鄭伯很會說話,整番話很謙卑,不說自己很危險,將遭滅亡,而一句如果鄭國滅了你也沒有好處的勸誡卻凸顯了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其實從之前來看,他既依附晉國,又依附楚國就已經(jīng)說明他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了才做出如此選擇的。
鄭伯,一個無奈,又勢利的國君。
第三,來看我們的主人公燭之武吧!燭之武在人們看來是一個智勇雙全的愛國義士。他之前只是鄭國的一個圉正,小小的養(yǎng)馬官,后來才成為鄭國大夫,有著懷才不遇的憤怨,但在鄭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只身去說服秦伯,足見其義、勇。歷來人們都對他稱贊有加。可是,我們仔細(xì)一看,他又是否那么完美無缺呢?“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燭之武怎么回答的呢:“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毖酝庵饩褪俏也桓砂?。為什么呢,估計還是心中有怨恨:哏,有好處時鄭伯你怎么不找我,你卻一直只讓我做圉正(養(yǎng)馬官)。這個時候,被包圍了,危險了,就想起我了。好吧,就算是我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泵鎸︵嵅@一番話,燭之武終于“許之”。其中,估計燭之武也躊躇過一番吧。為什么答應(yīng)呢?鄭伯說得好清楚,對你也不利啊。也許,鄭國滅亡對燭之武來說的確影響不大。但我們猜想如果真的滅國了,燭之武的固定的收入沒有了吧,他也是個凡夫俗子,需要俸祿養(yǎng)家。燭之武的卑微的地位也許都沒有了,成了亡國奴,那也是很慘痛的。從以后的歷史看,滅亡國家的子民終究要低人一等的就可見一斑。在此時,燭之武不可能頭腦里沒閃過一絲雜念——自己的利。他可能還想如果自己果真把事辦好了,說不定鄭伯會重用自己呢!要知道,他曾經(jīng)當(dāng)過管馬的官員,而且是“三世不遷”的官。否則為什么非得等到鄭伯給他掀底牌,他才肯出馬呢!這也許是他人性的弱點——另一種利己吧。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燭之武只是蕓蕓眾生的一員,有一點自私是可以理解的。
總之,春秋時期,人民已經(jīng)開化,各種思想都可以傳播,于是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各人也都從自己的視角看問題,都要維護(hù)自己或同類的權(quán)威和利益,因此燭之武最終能化解危機,恰好利用了人的自私——利己主義達(dá)到了一個暫時的平衡。這不能不讓人噓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