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
在我到過的波蘭城市中,最喜歡華沙和克拉科夫。這兩座城市記載了波蘭作為一個中東歐大國的幾乎所有歷史。
克拉科夫是波蘭古都。懂中國歷史的波蘭人都會說它的歷史地位像中國的西安??死品虻亩ǘ寄甏?038年到1596年之間。雅蓋隆王朝在這里留下了瓦維爾城堡,至今完好無損地矗立在波蘭的母親河維斯瓦河的西岸高地上,俯瞰整個東歐平原。從瓦維爾城堡金碧輝煌的天主教堂里看出去,確有君臨天下的氣質(zhì)。這時候波蘭王國尚處青年時期,文化發(fā)達一時開歐洲之風氣。1364年,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大學雅蓋隆大學創(chuàng)立。我在克拉科夫采訪期間,雅蓋隆大學的斯拉夫語博士瑪茨卡帶我在這所寧靜的校園里穿梭,告訴她我最喜歡初秋時節(jié),看著古老的橡樹樹葉慢慢變黃,陽光越來越多地透過稀疏的樹枝,投入到高大的辦公室書桌上,心里充滿莫名的喜悅。
1569年波蘭—立陶宛聯(lián)邦成立。因為地理版圖的迅速擴張,克拉科夫的地理位置太偏南而不便對全國實施行政管理,1596年國王齊格蒙特三世將首都遷到華沙。在華沙老城參觀時,向?qū)М呥_對我說,波蘭人不喜歡這位遷都的國王。這大概是因為波蘭人喜歡克拉科夫多于華沙??死品虺休d的大多數(shù)是輝煌的波蘭歷史,華沙卻未必。
遷都之后,波蘭王國的文治武功確實一度達到頂峰。向東,王國領(lǐng)土擴張到了極限。1605年波蘭軍隊攻占莫斯科,1648年波蘭國王索別斯基在維也納城下率軍擊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軍隊,后來被視為阻止了伊斯蘭教向歐洲的擴張。但是盛極而衰。18世紀波蘭被三次瓜分。1795年科希秋什科起義失敗之后,波蘭徹底亡國。一段近現(xiàn)代史的悲劇上演了。
歷史遠去,但是卻腳步遲緩,一步三回頭。所以,在克拉科夫,生活就像在歷史書籍中散步。在銀行里匯款,一個小時里只有三位客人進來,但柜臺的姑娘似乎不跟你聊成老朋友,就不幫你辦事兒。老城廣場里人聲鼎沸,絲竹聲聲入耳,賣藝的人演出水平極高,以至于我情不自禁地掏錢去購買他們自己錄制的CD,然后躲進旁邊的咖啡館里,用一杯卡布奇諾來打發(fā)這人生半日閑暇。這里的街道狹窄彎曲,散步的人們多于來往匆匆的車輛。黃昏時分,教堂的鐘鼓齊鳴,喚醒了時間,也喚醒了記憶。
克拉科夫有它的悲劇,當?shù)厝吮仨氁c這些悲劇共存?!缎恋吕彰麊巍返墓适卤尘凹丛O在克拉科夫。當年的猶太人居住區(qū)猶存,舊樓仍在,公墓長出了野草,埋葬的卻不是戰(zhàn)爭之前曾經(jīng)住在這里的人——他們早已沉睡在奧斯維辛的土地里,或者化為維斯瓦河的苦水匯入大海。從市區(qū)乘坐公共汽車,就到達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這里已經(jīng)是旅游景點。汽車一路走,一路可以看見小鎮(zhèn)的窗臺上除了擺放鮮花,還擺放著許多圣母像,整潔、干凈,也象征著承受苦難,保持信仰。
參觀回來,我問瑪茨卡,你會為此感到恐懼嗎?她回答并不出我的意料之外:“奧斯維辛是納粹德國的罪行。波蘭對此沒有責任?!蓖A艘粫海a充說:“我們總得活下去?。 ?/p>
總得活下去,不僅是對猶太人而言,對波蘭人自己也是如此。這個國家亡國了123年,1918年再度復國。1921年在華沙戰(zhàn)役中擊敗蘇俄紅軍,被西方視為制止了布爾什維克主義向西歐擴張,波蘭人以此為驕傲,一時間把各種將領(lǐng)的雕像建滿華沙街頭。這是華沙與克拉科夫最大的不同。克拉科夫街頭雕像極少,但是在華沙,轉(zhuǎn)彎就可見一座:畢蘇斯基、西科斯基、哈勒爾、索別斯基、基林斯基、顯克維奇、肖邦、居里夫人、哥白尼、密茨凱維奇、貝林格。除了本國人,還有外國人,例如戴高樂和里根。各種名人匯聚在一起,讓整座城市充滿一種歷史和詩意交織的迷人氣息。
華沙的名字用英文翻譯,可以直譯為“戰(zhàn)爭之鋸”。沒有到達這座城市,也不用雕像群提醒,就已經(jīng)知道華沙的許多故事。電影《鋼琴師》真實地記錄了華沙在被納粹德國占領(lǐng)期間的兩次起義:一次是1943年猶太人起義,第二次規(guī)模更大的起義是1944年華沙起義。1944年起義本來計劃48小時即贏得勝利,最后卻持續(xù)63天,華沙人以至少15萬人陣亡的代價換來了失敗。惱羞成怒的德國兵用炸藥包以德式嚴謹把一棟棟房子夷為平地,連有400年歷史的老城也不例外。
今天在這座城市,人們喜歡告訴你,他們是如何憑借著戰(zhàn)前仔細測繪和臨摹的圖紙,盡量使用廢墟里的一塊塊磚頭重新修復了老城;他們喜歡說,在1989年,他們是如何通過政治協(xié)商,重建了國家體制,實現(xiàn)了和平過渡;他們喜歡對市中心的科學文化宮指手畫腳,嘲笑蘇聯(lián)人援建的這座高大的新古典主義建筑是“斯大林的注射器”;他們喜歡告訴來訪的中國人,市區(qū)南部使館區(qū)瓦津基公園的小樓里當年曾經(jīng)有過新中國外交官和美國外交官的秘密接觸。
這里,每一個人都可以說華沙的歷史故事,現(xiàn)實而沉重,但從他們嘴里說出來,恍然有一種舉重若輕的感覺。在克拉科夫,人們不談論歷史,但是傳說卻口口流傳,國王的風流韻事,雅蓋隆大學的漫長歷史……這讓克拉科夫感到沉醉和放松,因為它已經(jīng)不擔負歷史的責任。波蘭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切斯瓦夫·米沃什,流亡國外40余年,最終在1990年代回歸故國,選擇了在克拉科夫度過余生,或許是漫長的一生到達終點前,他需要放下心靈的重負。
波蘭太沉重。鮮血和殺戮浸透了它的近現(xiàn)代史,因此,反而是歷史褪色到忽明忽暗的克拉科夫,人們會感到稍微能夠透一口氣。但沒有人能夠脫離歷史的語境。在瓦維爾城堡的出口外,就豎著一座白色十字架,上面寫著簡潔的一個單詞:“卡廷”。它紀念當年蘇聯(lián)1942年在卡廷森林等地處決2萬多名波蘭被俘軍官。
在華沙看到紀念碑和紀念館更多,“卡廷大屠殺”僅僅是其中之一。你可以看到猶太人紀念館,華沙起義紀念館,無名烈士墓。那種深深的悲戚、驕傲和頑強從未有過絲毫的遮掩,仿佛這就是這座城市的天然氣質(zhì)。在克拉科夫,它的寧靜、舒適、未遭戰(zhàn)爭破壞的精致,加上當年奧匈帝國的波西米亞式生活方式,吸引著游客們駐足。
兩座城市一起,共同構(gòu)造了波蘭人的認同。華沙是悲劇和抵抗,克拉科夫是成長與精美。但是這種認同因波蘭歷史的變遷變得更加層次豐富。德國戰(zhàn)敗,蘇聯(lián)解體,使波蘭幾乎解除了地緣危機。正如格但斯克團結(jié)工會博物館的大門上寫著“歐洲從此開始”一樣,今天的波蘭人相信自己是歐洲人,并且滿懷責任感地投入到歐洲一體化進程中。這種心態(tài)讓作為首都的華沙變得更加生機勃勃。華沙有了高樓林立的CBD,有了新城市規(guī)劃,有了越來越多的大幅廣告。
有一瞬間,我在想,是否會因為發(fā)展過快,華沙會失去它原有的色彩,變得像一個毫無特征的商業(yè)都市。但是我迅速用一個念頭安慰自己:只要雕像、紀念碑和紀念館還在,華沙就還是華沙。再說,波蘭還有一座千年不變的克拉科夫。它完全有可能驕傲地維持另外一個千年而不變。城市和城市精神是永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