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銳
摘要:在現行教育制度下,教師越來越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動腦、勤于思考、敢于鉆研的學習態(tài)度。針對現階段的教學狀況進行深入的反思,從教學反思的定義、教學反思的意義、教學反思的內容、教學反思的對策四個方面進行論述,希望從反思中尋找到正確的小學語文教學之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反思 提高效率
教學是一個勤于思考的過程,有效的教學反思能夠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尋找到語文教學中的不足,還能夠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新課程改革中提出:教學反思就是對教學情境的過程進行綜合評價,從而尋找出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加以解決。筆者根據自己多年小學語文的教學經驗,談幾點關于教學反思的看法和意見,希望能給困惑中的教師指明方向。
一、什么是教學反思
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根據自己的課堂實踐活動,對整個講課的過程和學習對象開展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通過反思發(fā)現問題,通過反思找到方法,通過反思解決問題,使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使教師能夠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完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改進教師的教學內容,以積極的態(tài)度解決課堂中遇到的問題,使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二、語文教學反思的意義
1.能夠促進教師深度思維的思考。反思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一般性的思考容易遺忘,而深入的思考能夠給教師帶來教學的感悟。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進行反思,認真回憶、把握具體細節(jié)的表述,對于進一步完善課程教案,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具有積極意義。同時,教師對教學設計的反思,也能夠讓案例更加翔實可靠,思考也會進一步全面。
2.能夠促進教師理論水平的提高。簡單的思考過程,并不能將語文教師的思考與學習的理論知識結合起來,由此造成思考比較浮于表面。語文教學的深度反思,能夠讓教師對教學追求更高的質量,在這種動力驅使下,教師會加深自己的學習,經常性查看教學理論資料和課外書籍,進一步促進教師能力的提高,從而將理論與實踐相聯系,通過理論知識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3.能夠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教師采取教學反思,能夠促進語文教學的深入研究,使教師對講課的過程進行回顧和總結,對學生聽課的效果進行掌握,在課前、課中、課后不斷的反思,可以從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自己的教學經歷,增加自己的教學知識厚度,成為一名真正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小學語文教師。
三、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的內容
1.反思教學的經驗方法。對本節(jié)課學生反映較好的課程,課后教師也要認真進行反思和總結,把課堂教學思想滲透的層次和方法記錄下來,把本節(jié)課的思想感受寫下來,把教學改革的想法記錄下來,便于在今后的教學中尋找到正確的解題一道。同時,把成功的經驗總結出來,也能夠在校園內部交流中,交換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使小學語文教師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提高,促進本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2.反思教學的不足方面。俗語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課堂上每一節(jié)課程都會出現紕漏和瑕疵,小學語文教師要及時對出現的不足和錯誤進行改正,吸取教訓,總結不足,剖析問題,便于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正,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應對語文教學。
3.反思教學的整體過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隨著講課內容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師會進入一種忘我的角色,往往在教學中會語出驚人,有些智慧的思維會如靈光一現出現在腦海之中,有些話語是不由自主發(fā)自內心的,所以,對于這樣的獨特見解和想法,教師課后要及時進行總結,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否則就很容易遺忘。
4.反思教學的互動過程。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上不應該過于死板,而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對于學生的一些奇怪和獨特的想法,教師不要打消其積極性,要給予充分的贊美和鼓勵。特別是學生對于課堂上一些意見和想法,教師要及時記錄下來,反思學生提出問題的真實想法,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擴寬教師的教學視野。
5.反思教學的課堂設計。教學設計對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教師在設計教學課程的時候,要經常的根據教學的反饋效果,及時調整講課的結構和設計,做到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真正把課堂設計的短板補齊,使教學課程設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四、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的幾點對策
教師反思對于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十分必要,教師通過什么方式方法,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開展教學反思。
1.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思想。思維決定行為人的意識,決定著教學的質量。教師的教學反思首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符合當前教學改革發(fā)展理念,更新改變舊有觀念和制度,對教學方式時常進行創(chuàng)新,保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互助的關系,使課堂能夠保持一種愉快自由的氛圍。時常反思教學理念,就是反思自己的能力是否與當前教學要求相符合,通過網絡學習、繼續(xù)再教育學習、向書本學習,多研讀國內外名著和優(yōu)秀語文教學成果,通過不斷的自身學習,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2.教師要對課堂講課效果及時反思。每節(jié)課結束后,小學語文教師要回顧課堂講課的效果,與學生互動交流的情況,通過學生的反映狀況,來判斷教學的質量。對本節(jié)課的過程進行認真總結,深入反思存在的不足之處,便于在今后教學中進行更改。同時,教師還要制定專門的反思筆記,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和課后的想法,及時記錄在記錄本上,對于課堂教學過程重新進行改進,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筆者在三年級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三年級小學生學習的生字量突然增加,通過對一段時間以來的教學反思發(fā)現,學生記字的能力非常差,對此,筆者加強了生字的練習,要求學生每天中午抽出固定的時間練習生字,在午睡之前把所有學習的生字復習一遍,以此鞏固印象。通過此方法,學生的記生字能力有了明顯的增強。
3.教師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青年教師從師范院校畢業(yè)后,走入小學校園開始講課,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有些教學理念和模式根深蒂固,不容易改變,通常選擇比較保守的常規(guī)教學方法。比如,填鴨式教學和灌輸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扼殺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對于課堂教學本身十分不利。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學校教學質量下滑。所以,青年教師更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更高層次上有更高的教學要求,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教學相結合,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4.教師要對教學設計進行反思。一堂精彩紛呈的課堂離不開良好的備課。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想要保證課堂質量,就必須要課前充分地做好準備,確定本節(jié)課教學的內容和目標,設計好課堂互動問題和課后作業(yè)布置,通過良好的課程設計,保證教學內容能夠順利實施,讓學生在問題中增加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動力。
總而言之,教學反思是小學語文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必要方法?,F階段,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反思的還不夠,還需要順應形勢,把握大勢,繼續(xù)反思。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必須深刻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發(fā)揮反思在教學中的導向作用,通過反思、改進、再反思、再改進,逐步完善教學的方法,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李艷容.有關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的探究.教育教學論壇,2012,(25):81-82.
[2]陳獎.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的探索與研究.讀寫算,2015,(09):191-192.
[3]秦慧娣.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的策略研究.寧夏大學,2013.
[4]王林成.有關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的探討.軟件,201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