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平
今年5月13日傍晚,在青島市市北區(qū)延安二路臺東公交車站附近,一名女教師下班后在此等公交,突遭陌生男子生拉硬拽。女子驚恐萬分,幾度大聲求救,然而,周圍無成年市民出手相助。其間,四名放學準備乘公交車回家的初中生挺身而出,組成人墻,擋在陌生男子與女教師中間,并欲撥打110報警。陌生男子見狀遂逃跑。(見《齊魯晚報》)
與武俠小說中的少年英雄不同,這幾位初中生并沒有高強的武功、絕對的把握,他們只是憑借正義感與勇氣挺身救人,這樣的英雄之舉無疑更真實、更可貴。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場的好些個成年人無動于衷,本應(yīng)作為孩子榜樣的他們,并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反而是孩子們,用實際行動對成年人進行了逆向教育。
榜樣淪陷與逆向教育,這兩種現(xiàn)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jīng)越來越多見。比如在武漢,一對年輕父母在紅燈的情況下拖著兒子過馬路,但兒子知道紅燈不能過馬路,大吵大鬧。在鄭州,有媒體報道,一老先生拉著孫女猛拍公交車車門,要在路口上車,上車后對司機破口大罵,但小孫女卻為爺爺?shù)男袨榈狼?,連稱是爺爺不對,車沒進站不能攔門上車。
其實,孩子在“逆向教育”中教給成年人的事,都不是什么復雜的道理。某些冷漠的成年人,想必曾經(jīng)也是單純的中學生,只是在環(huán)境的熏染之下,變成了市儈的利己主義者。作家劉瑜曾說過,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讓人變得深奧,而在于讓人變得天真。所謂“深奧”就是功利算計,所謂“天真”就是寶貴初心。拋開算計,才能回歸本真。
當社會中發(fā)生一些丑惡現(xiàn)象時,幾乎人人都會感到不安,都會期盼社會變得更加美好。但把這種美好的愿望變成現(xiàn)實,需要的是每個人的身體力行;如果我們都把做好人看成是別人的事情,自己遇事避之唯恐不及,那無疑就是一種“平庸之惡”,只會讓社會道德更加千瘡百孔。
逆向教育能觸動多少冷漠的成年人?也許這個問題的答案并不令人樂觀。我擔心的卻是另一個問題:榜樣淪陷,是否會在單純的中學生心中留下陰影?他們總會長大,會不會也逐漸失去對真善美的信仰,變成當初自己討厭的模樣?作為成年人,我們應(yīng)該感謝單純中學生,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提醒我們,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但我們更應(yīng)該做的,是呵護這份初心,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做合格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