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繼新
【摘 要】文章闡述了體育課堂中教師語言藝術的意義和要求。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對語言技巧的運用和掌控,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體育課 語言藝術 要求 技巧
體育學科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它牽涉音樂、美學、力學、理學、倫理學、思維科學、交際學、邏輯學、生理學、醫(yī)學、營養(yǎng)學、語言學等多方面的知識架構。在基礎教育階段,這些知識的綜合運用比較廣泛,尤顯突出。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應采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教學。
一、語言藝術的作用
心理學把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稱之為學習動機。這種內部動力應該是學生“我要學”的學習需求所引發(fā)的。課堂上,教師必須把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出來,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度,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產生“我要學”的學習動機,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最高效率。如果教師的語言普通平淡,沒有藝術性、情感性和行為化,學生課堂上就會任其自我,無的放矢,這種本能的學習動機會持續(xù)很短,并且會產生負面作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靠教師的語言藝術吸引而產生的。學生學習的本能和核心在于學生自身的學習動機。而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的核心在于教師語言上的吸引、誘導和導向作用。我們只有把學生本能的學習動機開發(fā)出來,把學生的學習動機本能地轉化為更高層次的主動學習、自我學習,那么學生在任何時候學習都會收到良好效果。因此,體育教師的課堂語言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語言藝術的要求
(一)純樸明了
體育教師的語言要做到精確嚴謹,言簡意賅。純樸明了是教師語言表達的一種方式,更是語言表達的一種風格,這體現(xiàn)在:用語標準,簡單明了,表達準確。體育術語是說明體育動作的專門用語,有嚴格的規(guī)定,而錯誤的俗語會對動作要求的解釋產生歧義。
(二)變序創(chuàng)新
教師的工作是復雜、動態(tài)、創(chuàng)新的,所以要求教師在語言表達上必須具有創(chuàng)新性。學生學習運動技術,不僅是掌握運動技能的過程,也是一個積極思維認識事物的過程。教師必須真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指點和啟迪,必須依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安排設計語言表達的先后順序,讓學生欣然接受。通常使用比喻的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啟發(fā)引導
問題是教學的心臟,教學中有意識地運用啟發(fā)性問題,有助于引發(fā)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思維,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比如進行鉛球授課時,可以向學生提出“影響成績提高的因素有哪些?哪些因素更重要?”相比通過拋擲的原理幫助學生分析,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強調了學科間的整合,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四)激勵評價
體育教學離不開課堂評價,激勵性的評價語言能夠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性,為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如“完成得很好”“進步很大,繼續(xù)努力”等。對學生的激勵要于正確處激發(fā)潛力,既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又要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語言的藝術技巧
(一)聲調變化
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表達,除了要豐富、自然外,還要有一個語音語調的變化。如果教師的表達能力較差,語言呆板,沒有變化,學生就會覺得教師說話沒有水平,就會直接降低學習興趣。教師的語言要有抑揚頓挫的聲調變化,讓學生覺得真摯、懇切、生動,從而愿意接受。
(二)語速變化
教師的課堂語言要做到語速適中,語言流暢自如,有自己的表達特點和風格,要把握好快慢、重輕、停頓等等。
(三)語態(tài)變化
語態(tài)變化在體育課中非常重要。教師的語言要做到大方高雅,入理入情,和諧自然,動情動聽,入化傳神,富有感染力。但體育教師僅僅口齒伶俐還不夠,在體育教學中還要把肢體語言、心理語言與生動明了、準確自然和恰到好處的語言表達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受到學生的喜愛和歡迎。因此,教師的語言要準確,有藝術魅力。
(四)風趣幽默
幽默(hunour)是外來詞,意思是語言、動作有趣,易引人發(fā)笑。教師高品位的語言表達能力,其影響力不僅僅是博人一笑,還會使學生獲得精神快感,加深記憶,活躍教學氣氛,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幽默語言。語言是人人不可缺少的交際工具,在現(xiàn)代社會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中華民族文化經過五千年的積淀,形成了豐富的語言內涵,這些豐富的語言內涵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加和諧,情感更為融洽。
教師的語言藝術是一門學問,教師必須修整、簡化自己上課時的語言。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有自己的語言表達風格,并且了解學生的心理想法。教師恰到好處地運用教學語言,會讓學生容易理解、掌握教學內容,并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果一名體育教師對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充滿自信,并以豐富的語言有激情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必定會像磁石一樣吸引學生。上這樣的課,學生會感受到快樂,不斷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身心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也能展現(xiàn)出教師個人的魅力。
總之,課堂語言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是教師精心設計、認真構思的結晶。言簡意賅、生動形象、引人入勝的語言魅力,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陶冶學生的情操,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也能使教師更加具有人格魅力。
【參考文獻】
[1]白慕煒,梁建輝.“人格感化”教學方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5,21(04):415-416.
[2]肖志夫.試論體育教師的教學魅力[J].臺聲·新視角,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