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亮
摘要:錢大昕的《疑年錄》共四卷,共著錄了自漢代至清代儒林人物生卒及享年三百六十二人。近代學(xué)者余嘉錫在研究《世說新語》時(shí),由于此作系未定之書,人物生卒享年有誤者甚多,遂考訂前兩卷,于后二卷闋如。學(xué)者馮先恕《疑年錄釋疑》又對后兩卷進(jìn)行考訂,亦多有缺誤。鑒于此,對錢氏和《明史》《清史稿》皆有錯(cuò)誤的九人,重新考訂生卒享年,以正史誤。
關(guān)鍵詞:錢大昕;疑年錄;考訂;生卒
中圖分類號:G256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6)08015502
《疑年錄》,作為錢大昕未定之書,共四卷,“撰次古今文人生卒年壽可考者,始鄭康成,終戴東原?!苯鷮W(xué)者余嘉錫在治《世說新語》時(shí),因偶檢王逸少、韓康伯二條,懷疑失實(shí),詳考之下,錢氏皆誤,于是余嘉錫“遂發(fā)憤盡出藏書,逐條考證,則牴牾乖異者往往而有”,據(jù)錢氏原文,考校一百零四人,發(fā)其文獻(xiàn)依據(jù),正錢氏之誤,為后世考訂人物之垂范。令人遺憾的是余嘉錫僅考校了前兩卷,由于明清兩代,時(shí)代彌近而書彌多, 只能希望“擬他日賡續(xù)成書”了[1]。后有學(xué)者馮先恕作《疑年錄釋疑》,對《疑年錄》有所考訂[2],然細(xì)核觀馮文,缺誤亦多。筆者對《疑年錄》卷三、卷四進(jìn)行稽疑考訂,補(bǔ)馮文所漏,發(fā)其文獻(xiàn)出處,訂正其誤,《明史》《清史稿》或《疑年錄》有誤者三十六人,無法考證訂者張照、王又曾二人,由于原文繁長,茲列正史、《疑年錄》皆誤者九人考訂如下(本文以以海鹽吳氏刊于嘉慶十八年本為底本.):
1李獻(xiàn)吉五十八,夢陽。生成化八年壬辰(1472),卒嘉靖八年己丑(1529)。
按:《明史》卷二百八十六,言李夢陽于弘治六年(1493)舉鄉(xiāng)試第一,弘治七年(1494)成進(jìn)士,未見生卒[3]?!秶I(xiàn)征錄》卷八十六有崔銑撰《江西按察司副使李公夢陽墓志銘》,其文云“公成化壬辰(1472)十二月十七日生,嘉靖己丑(1529)九月二十有九日卒,享年五十有八。”(注:后所引用傳記皆出自該叢書,不再注明)[4]此當(dāng)為錢氏所據(jù)。
然而,王世貞《明詩評》卷一載李夢陽“歸十六年卒,卒年五十九”[5]。《詞林人物考》云“年十八舉鄉(xiāng)試第一,明年弘治癸丑(1492)舉進(jìn)士……嘉靖辛卯(1531)就醫(yī)京口,還大梁病卒?!盵6]按上述文獻(xiàn),李夢陽當(dāng)于十九歲舉進(jìn)士,因此,李夢陽當(dāng)生于成化十一年(1475),卒于嘉靖十年辛卯(1531)后。按“卒年五十九”,則李夢陽當(dāng)卒于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睹讲亓袀鳌の脑酚洝份d夢陽卒年五十八[7],以此推,李夢陽當(dāng)卒于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
李夢陽于十八歲舉鄉(xiāng)試第一,是年為弘治五年(1492),這在上述文獻(xiàn)中皆如此,此外如《皇明三元考》([明]張弘道)卷八、《明書》([清]傅維麟)卷一百四十六、《罪惟錄列傳》([清]查繼佐)卷十三上、《明分省人物考》([明]過庭訓(xùn))卷一百零六、《中州人物考》([清]孫奇逢)卷四皆如此,錢氏、《明史》皆有誤。
2董玄宰八十二,其昌。生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卒崇禎九年丙子(1636)?!睹魇贰纷靼耸?,今據(jù)《松江》、《婁縣》二志,《星案》,玄宰生乙卯(1555)正月十九日。
按:《啟禎野乘》有《董文敏傳》云:“崇禎乙亥(1635)以禮部尚書兼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二?!盵8]按該文,董其昌當(dāng)生于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卒于崇禎十年丁丑(1637),錢氏、《明史》皆有誤。
3毛子晉六十三,晉。明萬歷二十六年戊戌(1598)生,順治十六年己亥(1659)卒。
按:《清史稿》無傳。錢謙益撰《隱湖毛君墓志銘》毛晉“生于己亥歲(1599)之正月五日,卒于己亥歲(1659)之七月二十七日,年六十有一?!盵9]另毛晉《野外詩》中云:“余與與治顧子皆生于萬歷己亥,顧余生春前日者,推為戊戌,與治生臘月在立春之后日者推為庚子,其實(shí)同庚也。來年六十,敬賦長句奉祝。”[10]兩者可證毛晉當(dāng)生于萬歷己亥(1599),錢氏有誤。
4魏環(huán)極七十一,象樞。明萬歷四十五年丁巳(1617)生,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卒。
按:《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三有傳,謂其于康熙二十五年卒,卒年七十一[11]9908。彭紹升撰《魏敏果公事狀》謂魏象樞卒于康熙二十五年,陳廷敬撰《魏公象樞墓志銘》言其卒于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2],然乾隆六年刻本《寒松堂集》中有《寒松老人年譜》與墓志銘合,此年譜為象樞口述,當(dāng)不誤,故魏象樞當(dāng)生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清史稿》有誤。
5萬充宗五十一,斯大。明崇禎六年癸酉(1633)生,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卒。
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有傳,謂其于康熙二十二年卒,年六十。《碑傳集》卷一百三十有黃宗羲撰《萬君斯大墓志銘》云:“崇禎癸酉(1633)六月六日,其生也??滴豕锖ィ?683)七月二十六日,其卒也?!盵13]《清史稿》有誤。
6萬季野六十,斯同。明崇禎十六年癸未(1643)生,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卒。
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有傳,但只言其卒年六十[11]13346。劉坊《萬季野先生行狀》謂萬斯同“生于明崇禎十一年(1638)正月廿四日,卒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四月初八日?!秉S百家撰《萬季野先生斯同墓志銘》謂萬斯同“生于某年月日,以康熙壬午四月初八日卒于京邸,年六十五”[14]。 錢大昕撰《萬先生傳》與《疑年錄》同。但以劉坊和黃百家同萬斯同之源淵,當(dāng)可據(jù)。故萬斯同當(dāng)生于明崇禎十一年戊寅(1638),卒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六十五。錢氏誤,《清史稿》亦有誤。
7黃昆圃八十五,叔琳??滴跏荒耆勺樱?672)生,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卒。
按:《清史稿》卷二百九十有傳,謂其乾隆二十一年卒,年八十三[11]10269?!侗畟骷肪砹庞嘘愓讈鲎饵S公叔琳墓志銘》謂其“乾隆丙子正月卒于里第,年八十有五”。同卷有戈濤撰《黃昆圃先生傳》云“自五歲入塾,壽八十有五……先生行年八十有三,授余《史通訓(xùn)故補(bǔ)注》”[15]。以此知黃叔琳當(dāng)享年八十有五?!肚迨犯濉酚姓`。
8蔣心馀六十,士銓。雍正三年乙巳((1725)生,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卒。
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傳,僅謂其卒年六十二[11]13389?!肚迨妨袀鳌肪砥呤^其乾隆四十九年卒,年六十一[16]945?!侗畟骷肪硭氖庞形尻谱妒Y君士銓墓志銘》,謂其“(乾?。┪迨甓露兆?,年六十有一”[18]。袁枚撰《蔣公墓志銘》、洪亮吉撰《蔣先生碑文》皆與王文同[23]??芍?,蔣士銓當(dāng)生于雍正三年,卒于乾隆五十年,年六十一?!肚迨犯濉贰肚迨妨袀鳌?、錢氏皆誤。
9曹來殷五十七,仁虎。雍正九年辛亥(1731)生,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卒。
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有傳,謂其于(乾隆)五十一年遭母憂,哀毀于途[11]13381?!肚迨妨袀鳌分^其“五十一年督學(xué)廣東,遭母憂,以哀毀,年五十七”[16]956?!秶全I(xiàn)類征初編》卷一百二十九有錢氏所撰墓志銘,王昶撰別傳皆與《疑年錄》同[19]。視兩文,可知曹仁虎母憂在乾隆五十一年(1787)后之“明年”,故曹仁虎當(dāng)卒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肚迨犯濉放c《清史列傳》皆誤,錢氏是。
參考文獻(xiàn):
[1]余嘉錫.余嘉錫文史論集[M].長沙:岳麓書社,1997:463—464.
[2]馮先恕.疑年錄釋疑[J].輔仁學(xué)志,1942,(1—2):187—246.
[3][清]張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7346.
[4][明]焦竑.國朝獻(xiàn)徵錄[G]//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第113冊.1991:250.
[5][清]王世貞.明詩評[M].臺北:臺灣明文書局,1991:13.
[6][明]王兆云.皇明詞林人物考[M].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xiàn)縮微中心,1987:605—610.
[7][明]何喬遠(yuǎn).名山藏列傳[M].臺北:成文出版社,1971:26.
[8][清]鄒漪.啟禎野乘[M].北京:北平故宮博物館發(fā)行,1936:260.
[9][明]毛晉.汲古閣書跋[M].北京: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8:1—2.
[10]清代詩文集匯編(第1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580.
[11]趙爾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
[12]四川大學(xué)古籍整理研究所.儒林碑傳(第12冊)[M].成都: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2005:130—136.
[13]錢儀吉,輯.碑傳集(第113冊)[M].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416.
[14]楊仕文,舒大剛.儒林碑傳(第12 冊)[M].成都: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2005:408—413.
[15]錢儀吉,輯.碑傳集(第110冊)[M].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36,41.
[16]清國史館原編.清史列傳(第104冊)[M].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945.
[17]錢儀吉,輯.碑傳集(第108冊)[M].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785.
[18]錢儀吉,輯.碑傳集(第13冊)[M].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329—333.
[19][清]李桓.國朝耆獻(xiàn)類征初編(第149冊)[M].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635,636,639.
(責(zé)任編輯:陳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