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群
蕭山令,字鐵儂,湖南益陽人。他是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犧牲的中國軍隊最高長官。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時,他臨危受命,一人身兼6大重職——全國憲兵副司令、首都警察廳長、戰(zhàn)時南京市長、代理南京警備司令、防空司令、渡江總指揮。
1937年11月26日,戰(zhàn)火迫近南京城郊,蕭山令將兵力作了如下部署:一、清涼山防守區(qū)、憲兵兩個團、一個重機槍營歸羅友勝指揮,防區(qū)從清涼山、草場門、定準門到老虎洞止;二、明故宮防區(qū),憲兵兩個團及重機槍連,歸陳烈林指揮,迅速進駐明故宮機場、復成橋與34標附近防線,并適時機動,支援前線據(jù)點作戰(zhàn)。
12月9日7時許,日軍首先攻進光華門,占領(lǐng)航空學校,再由光華門向通濟門攻擊。蕭山令以據(jù)守通濟門的教導總隊兵力薄弱,即刻命令據(jù)守清涼山的一個憲兵營急往增援。這時,日軍10余架九六式轟炸機對陣地輪番轟炸,以掩護步兵及30余輛坦克向前移動,中國將士誓死堅守陣地,奮勇殺敵,日軍傷亡慘重。另外,明故宮亦遭到由中山門逼近的日軍猛烈攻擊,為了殲滅更多來犯的日軍,蕭山令下令縮短防線,退守到淮清河、逸仙橋一帶,將力量集中,以便更好地抗擊敵人。
12月9日晚,清涼山方面軍情告急,為了阻擋逼近的日軍野炮部隊,蕭山令下令將水西門外圍的橋梁徹底破壞,又令憲兵部隊增援陸軍師,阻擊突入光華門的日軍。限于巷戰(zhàn),日軍的優(yōu)勢兵力和火力難以發(fā)揮,加上敵明我暗,地形熟悉,使日軍前鋒部隊嚴重受挫。
12月12日拂曉,南京城外的日軍源源開到。8時左右,日軍長程大炮開始向水西門、清涼山猛轟。下午4時,南門陣地陷落,我軍死傷枕籍,電訊中斷,一片混亂,守城部隊彼此失去聯(lián)系,只能各自獨立作戰(zhàn)。
正當蕭山令準備派傳令官分途傳達堅守崗位、與南京共存亡的命令時,接到首都衛(wèi)戍司令長官唐生智命令,要求所有在南京的軍、警、憲部隊撤退,并于12日晚10時前抵達下關(guān)江邊。蕭山令即令第一線軍警退卻,自己率余部進入蛇山、龍蟠山、五臺山一帶陣地掩護部隊后撤。
一路上敗退的衛(wèi)戍部隊有數(shù)萬人,加上沿途逃難民眾,車輛人馬雜沓,擁塞阻道,行進十分困難,因此延誤了上級規(guī)定時間,各部到深夜才陸續(xù)到達下關(guān)江邊。江水滔滔,天寒地凍,渡江無舟,蕭山令下令拆房扎木筏渡江,無奈人多船少,至13日凌晨,仍有三分之二的部隊無法渡江。而等待渡江的民眾還有1萬多人,哀號呼救之聲,不絕于耳。
13日7時許,日軍騎兵數(shù)千人猝至,敵海軍亦逼至江邊。水陸夾擊,一排排機槍瘋狂掃射饑寒交迫、又無陣地可掩蔽的撤退軍民。蕭山令義憤填膺,高呼殺敵,與日軍開展近距離的沖鋒肉搏,血戰(zhàn)5小時。終因孤軍背水,眾寡懸殊,江邊官兵無一生還。蕭山令大義凜然,舉槍自殺殉國,血染金陵,時僅46歲。他以自己的壯烈行動,實現(xiàn)了“與南京共存亡”的誓言。
蕭山令壯烈殉國的噩耗傳來,國人肅穆,老少同悲,贊佩他是民族精英、抗日英烈,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中將,并對其遺屬予以優(yōu)厚撫恤。抗戰(zhàn)勝利后,在南京雨花臺抗日軍人忠烈碑上刻名紀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