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特
早就向往張掖丹霞地貌,2015年8月上旬,終于成行,飽覽冰溝丹霞經(jīng)歷億萬年風雨滄桑的奇特地理景觀,心靈為之震顫,感慨萬千。面對大自然的造化,只有嘆服,敬畏。其奇美,縱有如椽巨筆,也難書寫其中一二,只能擷取浮光片影,以人生見識之有限,管窺宇宙浩渺之淵博!
8月7日,陰天,向南望,祁連山影影綽綽,與天空一色。冰溝丹霞就在肅南祁連山中。
出發(fā)時,微雨飄飄,涼風習習。溯黎園河而上,兩邊地貌已呈奇形怪狀。其實河兩邊方圓百平方公里都有丹霞地貌,七彩丹霞以色彩艷麗聞名,冰溝丹霞則以形狀奇崛取勝。省道與梨園河并行。由此向南,過肅南縣城,大都麻埡口可通青海,也是一條穿越祁連山的通道,最高處海拔超過4000米。
冰溝丹霞為白堊系下統(tǒng)新民堡群下部的褐紅色泥巖、頁巖、粉砂巖及淡紅色含礫粗沙巖、沙礫巖、礫巖所構(gòu)成。因沙礫巖較堅硬,風化形成相對凸出的層狀巖凸——它們限制了上方泥巖侵蝕,使該巖墩上方形成凸包狀,也使下方泥巖不受侵蝕。
進大門,換乘電瓶車,進峽谷,到大、小西天分界處小廣場,舍車步行,沿人工鋪就的臺階,移步換景,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人們通過想象,自然而然把它們的形神與駱駝、烏龜、蟒蛇、老鷹等動物聯(lián)系起來,而更多的、更奇特的造型讓人“理屈辭窮”,感嘆自然之廣博、浩瀚,若搬出繪圖本《山海經(jīng)》對照,或許能看到那些千奇百怪神獸的原型,為之震撼,為之感動。走幾步,升高幾階,換了高度和視角,再觀望,它們的形態(tài)與氣象又變?yōu)槟吧鷦游?,極富魔幻色彩,追求新奇的藝術(shù)家,創(chuàng)造奇異形象的動漫影視界人士到此釆風,必更有感。心情繁累的塵世眾生,身臨其境,不知不覺會卸下千種糾結(jié)萬種煩惱。丹霞山在形成中或分離出單幅作品,或肢體相連,共蘊聯(lián)翩主題。因山巖之雄、之硬、之威風、之堅毅,人們更多聯(lián)想到古代戰(zhàn)將及與之相關(guān)的多情女子。肅南縣主要生活著裕固族,于是有些景點也被賦予民族特色。
到達海拔超過2000米的最高處,一覽眾山小,而那些似獸、似禽、似人、似神的諸多丹霞山石又換了樂章,不約而同,排列組合得如此協(xié)調(diào)!四周山嶺起伏,如巨濤疊涌。更遠處,祁連雪峰逶迤環(huán)繞天邊,康樂草原也呈現(xiàn)出世外桃源的詩意與恬靜。清人張潮說:“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大地之文章。”信然!
大西天在東南的一條溝里,乘觀光車行約10分鐘,步行上山。這里最具特色的地貌,是宮殿形成前的。中國古典建筑歇山頂,飛檐斗拱太精巧,難以表達?;蛘叩は純|萬年前造型過程中,也有過亭臺樓閣的奇妙組合,只是在風蝕雨刷中磨去棱角,變得渾樸厚重,更接近石頭建筑神韻,于是被命名為“中國盧浮宮”。我倒覺得像布達拉宮,那些交錯連接溝底與山腰的羊腸小道,不正是朝圣之路?
細雨伴我游賞。冰溝丹霞地貌極為罕見,但目前還是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璞玉。其魅力和內(nèi)涵尚需更多開發(fā)、更多認知! 丹霞山,因氣候、光線不同而在四季呈現(xiàn)不同景致,尤其是色彩的絢麗。每個人只能領(lǐng)略某一個時段的美麗,只是大海之一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這一瓢,也是獨有的,獨具特色的。為此,也就應(yīng)樂陶陶,感恩天地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