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好青 趙杰
【摘要】自幼兒園課程改革以來,教育界對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水平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園本教研活動作為提高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很多幼兒園在園本教研活動實踐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豐富了經(jīng)驗。但是目前幼兒園在園本教研活動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說園本教研制度不夠完善,沒有得到落實;園本教研活動過程中幼兒教師缺乏參與積極性;園本教研活動的主題與教學實踐相脫節(jié)等。因此要想提高園本教研活動的有效性,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應以提高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目的,完善園本教研制度,營造舒適平等的園本教研活動氛圍,加強幼兒教師的理論學習。
【關(guān)鍵詞】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問題;策略
作為促進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種有效途徑,幼兒園的園本教研活動備受矚目,幼兒教師通過園本教研活動解決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進而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園本教研活動作為幼兒園保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幼兒教師為研究主體,以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研究對象,旨在促進幼兒教師、幼兒和幼兒園的共同發(fā)展為最終目的。但園本教研活動在開展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這樣會阻礙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這些問題引起了筆者的思考,在對園本教研活動開展現(xiàn)狀的分析基礎上,筆者指出了園本教研活動在實踐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對幼兒園在開展園本教研活動的時候有所幫助。
一、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存在的問題
1、園本教研制度不完善,無法得到落實
自課程改革的推廣和深入發(fā)展以來,鞍山市當?shù)馗骷売變簣@都相應的建立了園本教研制度,希望通過園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使本園的保教質(zhì)量能夠得到保障,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能力。可是從目前的現(xiàn)狀來看,很多幼兒園的園本教研制度不夠完善,有的幼兒園缺乏獎勵制度,從而幼兒教師就沒有物質(zhì)激勵。幼兒園一味的要求幼兒教師要怎么做,該做些什么,卻忽略了幼兒教師該享有的一些權(quán)力,進而幼兒教師的參與積極性就逐漸的會被削弱。同時,有的幼兒園可能有了物質(zhì)獎勵來鼓勵幼兒教師參與園本教研活動,可是卻缺少了必要的精神激勵,這同樣會降低幼兒教師參與園本教研活動的積極性。
目前幼兒園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使得園本教研制度的執(zhí)行也是自上而下的,有的幼兒教師只是被動的去執(zhí)行,就為了例行公事,完成任務而敷衍了事,并沒有把園本教研活動當成是自己的事。同樣,有的幼兒園為了忙其他的事情,把本來安排好時間的園本教研活動擠掉,改到其他時間進行,這大大地降低了園本教研活動的有效性。
2、園本教研活動過程中幼兒教師缺乏參與積極性
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是以園為本,以幼兒園全體教師為主體,以解決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目的的活動。在園本教研活動過程中,幼兒教師的態(tài)度決定了活動的有效性,園本教研活動中幼兒教師的主體地位,幼兒教師對園本教研活動的認識都會影響幼兒教師對園本教研活動的態(tài)度。當前很多幼兒園管理者的權(quán)威地位明顯,在園本教研活動中幼兒教師的主體性差,這樣只會導致幼兒教師在園本教研活動過程中聽而不語,沉默寡言。同樣,在幼兒園里,部分教師還不能夠正確的看待園本教研活動,看法片面,不能積極參與到其中。
3、園本教研活動的主題與教學實踐相脫節(jié)
當前很多幼兒園存在著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即在制定園本教研活動目標時,忽略以幼兒教師為主體的理念,偏離了幼兒教師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而更多的是把管理者制定的內(nèi)容作為園本教研活動的主題。管理者在制定目標時往往不能夠考慮到一線幼兒教師的感受,從而使得園本教研活動的主題與幼兒教師的教學實踐相脫離。
同時,在實際的園本教研活動過程中,教師們之間的交流和探討往往使得活動的主題跑偏,這樣使得園本教研活動失去了針對性,該解決的問題沒有得到實際的解決,大大降低了園本教研活動的有效性。
二、完善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的策略建議
1、完善和落實園本教研制度
園本教研制度是幼兒園開展園本教研活動的有力保障,完善的園本教研制度才能保證園本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全面的園本教研制度應包括集體教研制度、分組教研制度、聽評課教研制度、教師培訓制度、園本教研專業(yè)引領制度、教師反思制度、獎勵制度、激勵制度、效果評價制度等,然而當前很多幼兒園缺乏一定的激勵制度,尤其是精神激勵方面,精神激勵在園本教研活動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調(diào)動幼兒教師參加園本教研活動的興趣,增強幼兒教師對園本教研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從而促進園本教研活動的有效性。因此,幼兒園可以在園本教研制度中加入競爭機制,使幼兒教師在園本教研活動中通過各種公平的競爭,促進教師們在園本教研活動中的參與積極性。通過這種競爭機制,激發(fā)幼兒教師力爭上游的精神。
另外,幼兒園管理者要加強園本教研制度的落實,確保園本教研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管理者的培訓,使園本教研活動管理者真正認識到園本教研活動的重要性,從而避免園本教研制度成為一紙空文,流于形式。
2、營造舒適平等的園本教研活動氛圍
傳統(tǒng)園本教研活動中,幼兒園教研管理者高高在上的權(quán)威形象特別明顯,從而使得園本教研活動中管理者往往處于主導的地位,幼兒教師處于被動執(zhí)行的地位。因此幼兒園管理者要轉(zhuǎn)變思想觀念,擺脫受傳統(tǒng)教研的影響,放下身段,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園本教研活動中,平等對待每一位幼兒教師,和教師們共同探討、交流。這樣教師們才能徹底地敞開心扉,積極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讓幼兒教師們暢所欲言,體驗到園本教研活動的快樂。在園本教研活動過程中多鼓勵幼兒教師創(chuàng)新,拒絕教師的保守主義、平庸主義以及激烈競爭的個人主義,鼓勵幼兒教師跳出個人的圍墻,這樣才能提高園本教研活動的有效性。當平等自由的觀念滲透到園本教研活動中,年輕教師不會受到資歷的約束,懼于與老教師切磋教學;教師不會因為面子觀念,羞于提出自己的教學困惑;讓教師變得“敢言”,保證了園本教研的實效。
3、加強幼兒教師的理論學習
目前很多幼兒教師缺乏理論知識的學習,幼兒園應加強對幼兒教師理論學習的重視。在每次的園本教研活動進行之前,讓幼兒教師針對活動的主題搜集資料,學習相關(guān)理論知識,這樣才能提高園本教研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和幼兒教師理論知識的水平。另外,幼兒園要鼓勵教師間進行理論知識對話,教師可以尋找同伴、專家或領導進行理論知識的交流,以增長自己的見識,豐富理論知識經(jīng)驗。幼兒園應為教師間互助學習和研究提供便利和有利的條件,為她們搭建很好的交流平臺。同時,在繁忙、瑣碎的工作之余,鼓勵教師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方面閱讀與園本教研和專業(yè)相關(guān)的理論書籍和期刊另一方面,還可以積極利用網(wǎng)上的信息資源,拓寬教師的閱讀范圍。
【參考文獻】
[1] 朱家雄. 走向基于行動的園本教研[J]. 幼兒教育, 2005(9).
[2] 趙志毅. 大力提倡幼兒教師自己的教育科研——兼談“園本研究”的內(nèi)容特征與操作機制[J]. 學前教育研究, 2005.7(8).
[3] 蔣麗英. 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中教師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 廣西教育, 2009.7(8).
[4] 呂敏霞. 中美校本教研比較研究[D]. 中國優(yōu)秀博碩士學位論文網(wǎng), 2008(4).
【作者簡介】
代好青(1991—),女,漢族,河北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單位:鞍山師范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趙杰(1974—),女,漢族,吉林人,碩士研究生學歷,遼寧鞍山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