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芹
閻若璩,清初著名學者,不僅精通經(jīng)史,而且“于地理尤精審,凡山川、形勢、州郡沿革,了若指掌”,著有《四書釋地》《潛丘札記》《重校困學紀聞》等書,可以說一生著作頗豐,歷史價值頗高。他能做到這一點,和他對學問的認證態(tài)度有關。
一次,閻若璩在尚書徐乾學家里參加夜宴。徐乾學對閻若璩說:“今天早上,我在皇上身邊當值。皇上說他看到一句話‘使功不如使過,不知道典出何處,我當時也答不上來,您知道嗎?”
閻若璩說:“宋朝時候,陳良時寫過一篇《使功不如使過論》,里面記錄的是秦穆公重用孟明視的典故。至于這句話本身出自哪里,我也不知道?!?/p>
回家后,閻若璩開始翻查書籍,可怎么也找不到這句話的出典。失望之余,閻若璩便把這件事情記在心上,時時留心,處處查閱。這件事也成為閻若璩的心病,不斷得到新的出處,同時又不斷被否定,古書不知道被閻若璩翻了多少本。
終于,十五年以后,閻若璩翻閱《唐書·李靖傳》,讀到唐高祖赦免李靖之罪,讓他戴罪立功,最后李靖立下赫赫功勞的故事。唐高祖說:“使功不如使過,果然!”閻若璩喜出望外,覺得終于找到準確出處了。
可是高興之余,他又告誡自己,不能草草下結(jié)論。之后,閻若璩又查證了五年,終于在讀到《后漢書·獨行傳》中,索盧放勸說更始帝的使者不要處死太守時說:“夫使功者不如使過?!闭聭烟幼⑨屨f:“若秦穆公赦孟明而用之。”
有了上次的教訓,閻若璩又用了十年查閱,沒有發(fā)現(xiàn)新的出處。至此,他才對自己的好友徐乾學說:“‘使功不如使過這句話最早出典是《后漢書》。”
徐乾學知道閻若璩為了這句話用了三十年的時間來查證后,佩服得五體投地,并把這件事報告給康熙,康熙也為閻若璩這種鍥而不舍的求知精神所感動。